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5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5页 / 共35页
第6页 / 共35页
第7页 / 共35页
第8页 / 共35页
第9页 / 共35页
第1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片段作文景物描写片段作应试技巧1.审清命题要求,把握写作方向。2.宜单刀直入,直奔主题的方式,不需要许多前因后果,但中心要明确。3.符合相应的文体等要求。高 考 回 顾u【2009】 以“家乡春色”为描写主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恰当使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格。u【2010】 以150字左右的篇幅,描写一个令你印象深刻的场景,要求恰当使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格。u【2011】根据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作景物描写,要求恰当使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格,字数为150字左右。 u03年、06年、07年、08年2011 评 分 标 准【2011】根据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 鸭先知”作景物描写,要求恰当使用两种以上 的修辞格,字数为150字左右。 (1)描写形象,语言生动。合理使用两种以上的 修辞手法。(910分) (2)描写有一定形象性,语言通顺,只使用一种 修辞手法。(68分) (3)不是描写;语句不通;不能合理使用修辞手 法。(5分及以下) 说明:文字超过200字或少于130字,扣1分.记叙和描写记叙 描写u对具体事物的总貌和 过程的述说u较注重事物细微之处 的刻画u着重于交代和介绍u侧重于描绘和刻画u叙述时感情往往比较 冷静、客观u描写时常常感情较强 烈、鲜明露珠在叶子上 。(晶莹的)露珠 在(翠绿的)叶 子上(滚动)。记叙和描写晶莹的露珠在绿 得发亮的叶子上滚 动,像一颗颗璀璨 的钻石在叶间闪烁 着耀眼的光芒,他 们有的眨巴着大眼 睛好奇地互相打量 着;有的嬉笑着, 追逐着,打闹着。记叙和描写描 写描写,是指用准确、鲜明、生动 的语言文字,对人、事、景、物进行 具体描绘和刻画。主要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 场景描写。景物描写一般指对自然环境的描 写,又称写景。例 文四月细雨霏霏,门前茂密的青竹林已经 冒出尖尖的竹笋,微微有些泛寒的春风摇曳 过竹林,树叶被吹出沙沙的声响。那翠绿的 缝隙间,隐约一抹妩媚的红若隐若现,原是 有几只桃花开出了生机盎然的颜色,着急地 装扮四月的春光。微风过处,桃花花瓣伴随几许竹叶飘下 ,跌落到盈盈湖水中,在春风吹起的小小漩 涡中荡漾。此时节,湖水尚寒,唯有湖面上 几只嬉戏的小鸭伴着飘落的竹叶桃花点缀这 山水画卷。可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 暖鸭先知”名 段 赏 析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 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 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 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 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 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 ,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 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 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 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 了。 描写主要技巧1.用五觉法描写景物 (视、听、嗅、味、触五觉并用) 2.安排好写景的顺序,要有条理性 3.点面结合 4.善用修辞:比喻、拟人等 5.动静结合 6.融入感情,言之有情 善用修辞u比喻:“在描写时,不能不设喻。”(老舍)“第一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 二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则 是蠢才。”(比喻要创新) u拟人:是把没有思想感情的生物当作有思 想感情的人来写,它也往往能使语言富有 魅力,富有感染力。 视、听、嗅、味、触五觉形状、大小、颜色、数量、质地以及声响、 气味等方面。动静结合只写静景,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 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只有将静态描写景 物形态特征和动态描写利于传神的长处结 合起来,所绘景物才会具体、生动,给读 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景物描写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写景要有顺序。 人们观赏景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或定点环顾,或边走边看。描写时也应该“顺其自然”。例如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 天一文,描写济南城周围的环境时写道:“小山把济南 整个儿围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景物描写与 作者的定点鸟瞰相吻合,自然清晰,形象准确。又如凡妮 的野景偶拾一文,按照沿途所见,依次描写绕村的溪 流,山梁的小路、盆地的高粱、山坡的谷穗、旷野的幽静 、落日的霞光、宛如绸带的河流和公路、华美如贝雕的田 野和山林。移步换形,有如移舟前进,时过景迁,景观随之改换,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2、写景要有选择 写景时应要有所取有所弃,抓住最能代表彼时彼地特征的 景物加以描写,其它的景色则略写或不写。老舍先生的 在烈日和暴雨下,为了突出天气变化的过程,就着力描 写了杨柳的动态:“一点风也没有时枝条一动懒得动; 有一点凉风时枝条微微动了两下;风大起来时柳 条横着飞。”通过杨柳的动态。显示了风的从无到有、由 小到大,而对暴风雨降临时其它景象的变化,作者作了简 略处理。这样,抓住特征,既形象地表现了天气变化的过 程,又避免了描写的呆板重复,使得文字准确而精练。 3、写景要有情致 人们观赏景物总是要带有某种感情的。因此,描写时也应 该将这种感情一起表达出来,做到寓情于景,情景相映。 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反映旧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 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时,笔下的景色是“苍黄的天空下,远 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而脑海中闪现 出少年闰土的美好形象时,则为“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 金黄的圆月。”景物描写之中渗透着作者爱憎分明的思想 感情。以景促情,情景交融,有力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描写技巧1、善用修辞:比喻、拟人等2、动静结合3、虚实结合4、点面结合5、斟词炼字,写景要准确传神6、妙加修饰语7、用五觉法描写景物(绘形、描色、闻声) 8、安排好写景的顺序,要有条理性9、要有丰富的联想、想象。10、融入感情,言之有情“一切景语即情语”,也就是 说景物描写与人物心情密切相 关,融情于景,景随情移。一 般来说,美丽的景物表达人物 高兴愉快的心情,反之,则表 达人物悲伤的心情。学学别人的好片段:1:秋天的校园也充满诗情画意。树叶变黄了 ,也变得调皮了,时不时从树下读书的同学脸 旁飘过,甚至还有几片停在了同学的头发上, 让人忍俊不禁。树叶儿好像故意要与树下扫地 的同学嬉戏,刚刚将地扫完,不一会儿又落满 了树叶,它可真调皮呀!我爱校园秋色。2:秋天的校园让人伤感。树叶儿全变黄了, 不断地飘落下来。校园道上满是枯叶残片,走 在上面伴着吱吱的压碎声,使人心生凉意。一 阵风吹过,地上的残叶随风飞舞,让人心眼迷 离。一会儿,校园里又飘起了绵绵细雨,我心 里不禁打了一个寒战。观察美 感受美 抒写美观察美感受美抒写美描写的方法:1、妙加修饰语2、善用修辞3、斟词炼字,准确传神4、多方结合(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点面结合) 5、用五觉法描写景物(绘形、 闻声、描色等) 6、言之有序如何写景呢? 首要的一点是要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要想抓住 景物的特征,当然离不开“观察”。只有深入细致 地进行观察,才能把握景物的特点。景物描绘得 生动形象,完全是作者用一双慧眼细致观察的结 果。 观察,不仅靠眼睛,它需要调动视觉、听觉、触 觉、味觉等多方面的感觉器官去感受事物的特征 ,描绘景物的色彩、形状、声音,让景物具有立 体感。 观察,要选择好观察点,适当变换观察角度,按 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绘,或由远而近,或由近及 远,让景物形态具有全景感。海上日出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 ,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 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 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 真红,却没有亮光。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 慢慢 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 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 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 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 因 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 。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 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 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 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 观察,还应着眼于变化,以突出景物形态的丰富性 。景物的形状因时间、空间的变化各有不同,善描 绘者当细心观察,多方描摹,用心感受。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 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 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作者先是传神地描绘山间早晚不同的景色,接着, 作者进一步把笔墨铺展开去,细致地选取富有特征 的景物来描绘山间四季景物的变化,作者对景色变 化的观察既深且细,给人不同的审美享受。当然,要想生动形象地把所描写的对象勾勒出来, 还需要借助一定的写作技巧: 、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 事物有动也有静,动与静是相对的,恰当地运用静态与 动态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当然,采用化静为 动的表现手法,更是可以不着痕迹地赋予静态景物以流 动感。它比用修饰语来得形象,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 效果。不过,无论是动态描写还是静态描写,都不是单 一的,必须注意它们的有机结合。如紫藤萝瀑布2、借助一定的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 、对比、通感等。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 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 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学习写景,既要认真观察,对景物有准确的了 解,又要找准景物与自己感情的契合点。只有这 样,才能写得情景交融。 怎样把写景与抒情结合起来呢?通常有触 景生情、寄情于景等方法。 触景生情是指眼前的景物触动和引起了作 者内在的思想感情。作者由此展开联想, 抒发自己的情思。 寄情于景是指作者在写景时带着某种主观 感情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 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 景物的描写中,以客观之景来寄寓主观之 情。能力提升示例:三峡之秋三峡已经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 岸的橘柚树树开始。这这些树树,生长长在陡峭的山 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坚硬、挺 直。越到秋天,它们们越显显出绿绿得发发黑的颜颜色 ;而那累累的果实实,正在由青变变黄,渐渐渐渐 从 叶子中间显间显 露出来。就在这时这时 候,它们们开始 散发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满了成熟的秋天的 气息。当早晨,透明的露水闪闪耀着,峡风风有些凉 意,仿佛满满山的橘柚树树上撒了一层洁层洁 白的霜 ,新鲜鲜而明净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了,橘柚 树闪烁树闪烁 着阳光,绿绿叶金实实;三峡中又是一片 秋天的明丽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跃 ,长长江也变变得热热烈了,像一条金鳞鳞巨蟒,翻 滚滚着,呼啸啸着,奔腾腾流去;而一面又把它那 激荡荡的、跳跃跃的光辉辉,又投向两岸陡立的峭 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荡漾,三峡又充满满了秋天的 热热烈的气息。下午,太阳还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层青色的雾雾。 这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别早,而去得特别迟别迟 。于是 ,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齐拥 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线发 光的天空,长长江平静而 轻缓轻缓 地流淌,变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夜,终终于来了。岸边边的渔渔火,江心的灯标标,接连连亮起 ;连连同它们们在水面映出的红红色光晕晕,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