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4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3页 / 共44页
第4页 / 共44页
第5页 / 共44页
第6页 / 共44页
第7页 / 共44页
第8页 / 共44页
第9页 / 共44页
第1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外语教育的学科属性与相关学科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言学应用?语言应用学?外语教育学?教育语言学?二语习得理论?其他学科? 1关于外语教学的学科属性与研究范式的争论(国内)张玉华, “语言教育学漫谈”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1998 桂诗春,应用语言学1988:2欧阳护华, “外语教师发展问题研讨会”主题发言(2005)刘永灿, “外语教师发展问题研讨会”主题发言(2005)束定芳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18) 夏纪梅, “外语教学的学科属性探究”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第 四期 夏纪梅现代外语教学理念与行动第二章“外语教学研究问题”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关于外语教学的学科属性与研究范式的争论 (国际) Theo Van Els et,al: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1977, 译自 Oirsouw,1984:128) Henry Widdowson(1980:76引自Van Els,1984 ) Chomsky (Bolinger, 1968:34 引自Van Els) Spolsky, B. Educational Linguistics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Inc. (1978) 3在国内,已经有人对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的关系提出挑战:张玉华在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8:9)曾发表“语言教育学漫谈” ,提出建立“语言教育学”的设想。他指出“长期以来,语言教育在狭义 应用语言学的招牌下客居于语言学,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 桂诗春(1988:2)也说过“语言学与语言教学虽只有一字之差,其内涵 却很不一样”。桂诗春在阐述应用语言学的特征时,将其归纳为独立的 学科,边缘学科,应用学科,试验性学科,并且认为“中国外语教育的 发展有赖于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发展”。(1988:14) 束定芳(1996:18)认为,“外语教学属于applied linguistics 而不是 linguistics applied。外语教学必须建立自己的语言理论和描写模式, 同时必须全面考 察所有可能影响外语教学过程的种种因素, 结合外语教学在具体实施过 程中的环境因素, 制定出外语教学的原则, 并设计出贯彻这些原则的方法 和手段。” 4在国际上,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就已经有不少关于外语教学与 语言学的关系的论述。 Van Els (1977, 译自Oirsouw,1984:128)等代表一批对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的关系持 怀疑态度的学者认为“外语教学的历史长期以来误将语言学当作唯一的来源学 科多少年来, 在许多情况下, 人们想当然地以为有效的语言学理论必定导 致有效的语言教学以为语言教学是语言学家的孩子。” Widdowson( 1980:76引自Van Els,1984) 也认为 “语言学者与语言学生对语言问 题想的不是一回事”。他们提出反对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殖民统治” (Van Els 1984:129)。许多语言学家也声明语言学理论是“纯科学理论”,与实践应用没 有关系(Stern,1984:23)。据说连乔姆斯基本人也对语言学是否对外语教学有直 接贡献表示怀疑(Bolinger, 1968:34 引自Van Els)。 因为生成转换理论对外语教 学内容的制定完全没有直接的关联(Mackenzie, 1981:25引自Van Els)。什么是应用语言学?Widdowson (1979) 对此有两种理解, 一种是applied linguistics, 另一种是linguistics applied。从字面翻译, 前者是应用语言学, 后 者是语言学应用。 但从Widdowson的解释来看, 前者应译作“语言应用学”, 因为它对某学科的研究可以不借助语言学理论, 如对法律纠纷的言语问题研究 。而后者才应译作“应用语言学”,即把语言学理论运用到某学科的研究, 如将 语言学理论用于数学、文学、计算机科学、病理学等。 5Spolsky (1978) 认为把外语教学归属于应用语言学容易引起误 解,以为是语言学的应用。因此提出“教育语言学”。他指出( 1978:1),语言学与教育学没有直接的关系。应用语言学也 远比把语言学应用于教育广泛得多。把语言学理论直接运用 于外语教学实践所带来的害处与益处一样多。语言学 教育学教育学描述语言 教学论语言理论 学习论教育语言学教育语言学语言学习理论语言学习理论语言教学理论语言教学理论语言应用理论语言应用理论6本世纪以来,我国一些外语教学界的后起之秀已经在自己 的研究范式方面采用了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研究成 果受到国际权威的认同和好评。欧阳护华(2005)借鉴人类学和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将教 师在课堂的劳作比作“田野工作者”,因此研究范式也应当 包括人类学的学科属性。刘永灿(2005)推介“后现代”或“后方法论”时指出,外语 教学研究已经远远超越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范畴及其方 法,必然与其他相关学科和边缘学科相结合。 7外语教学 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言学应用/语言应用学-Widdowson (1979) ,束定芳(1996:18),桂诗春 (1988:14) 教育语言学/语言教育学/外语教育学-Spolsky (1978) ,张玉华 (1998:9),夏纪梅(1995-,2003-)8语言应用学外语教育外语教育学 教 系统论输入输出心理学 认知学 L2习得理论 学外语教育的相关学科及其指导意义语言应用学管理学交际学人类学社会学9语言学 语言学研究语言和语言使用, 通过对语言进 行描写、分析、解释,揭示语言的本质、 特征、属性和功能。 语言学包括语音学、音系学、词法学、句 法学、文体学、语义学、语用学等。 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产生了不少新的 分支学科, 其中对外语教学有指导意义的有 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等 。 10心理语言学1 心理语言学研究大脑和语言。究竟人是如 何习得和学得语言的 ?(unanswerable) 心理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贡献在于它试图 解释大脑对听、说、读、写这些语言技能 的处理过程, 也是对语言的输入和输出,理 解和产生信息的处理过程。 (神经语言学)11心理语言学2 马达理论(Motor theory) Wray 1998:24语言的输入与理解过程:听和说 同伙理论(Cohort theory) Eysenck and Keane1995:281单词和语境 语言关联理论 Slobin 1979:175语言与思维12心理语言学3 课程设计P485 附录 2.9 夏纪梅:“外语电视教学中的心理现象”1988- 电视教学中的语言感知过程 - 电视教学中的记忆过程 - 电视教学中的技能形成过程13社会语言学1 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与社会的关系, 揭示语言在建 立人的社会关系中的功能和语言反映语言使用者 的社会特征的功能。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包括说话人的口音、方言、年 龄、性别、身份、背景、种族、态度;语言的时 代与区域性变迁;语言与民族、政治、权势、经 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关联;双语或多语现象; 变异语现象等。 社会语言学者还研究语言使用的适当性, 如何根据 不同的对象、场合、时间,用不同的方式使用语言(Hymes,1971:277 引自Wray,1998:89)。 14社会语言学2 标准语与非标准语、口音、语言变体 洋泾浜 语言与身份、权势、社会、政治、经济 语言的时代变迁:女性主义、种族平等、 生活方式、外来词语 语言规则与语用规则、交际规则15应用语言学 在我国,外语教学被归入“外国应用语言学” 范畴,属于“狭义应用语言学”。 外语教学不应该被视为“语言学理论在外语 教学中的应用”。因为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 系统本身而不是教和学语言的人与教学过 程。16教育学 教育学研究从事教和学的人和揭示教学本 质与教学规律。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和发展人, 其规律是教育 内部诸因素之间, 内部与外部诸事物之间的 本质联系。它们包括学校与社会、教师与 学生、德育与智育、知识与能力、初级到 高等教育等。17教 育 学1传统理论经验理论学科结构理论行为理论认知理论18教 育 学2理论派系 人脑 教育 课程 传统派 储藏室/仓库 百科全书/博物馆 经验派 幕后工作 结构派 学术殿堂 行为派 塑造行为 目的地 认知派 花园教育职能:知识价值,知识结构,人的经历、感知、潜能19心理学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内部)和行为(外部)功能 和现象的科学。.它关注的问题包括人的情 感、感知、感觉、学习、认知、动机、记 忆、个性等等。 20心 理 学2学习心理学感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动机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测量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组织心理学职业心理学21系统论1 科兹马(1978蔡振生译:8)认为“教学情景 的复杂性、独特性和相互依存性可以被视 为一种系统。这个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的相 互联系是由整个系统的目的或功能以及每 个要素的性质和分担的功能所决定的。这 些要素中最明显的是教师与学生。教师是 这个系统的管理者,各种学习条件的安排 者,又是这门课程内容的选择者。 22系统论2桂诗春(1988)认为外语教学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具有系统工程的 四个条件:1)要素,即教学大纲、教材、教师、学生、环境等;2)结构与功能,即要素组成的结构和完成的功能。教师是外部结构, 完成外语信息输入的功能;学生是内部结构,完成外语信息输出的功 能;3)目的性,即外语教学的目的;4)阶段性和层次性,即外语教学的阶段性和层次性。 杨忠(1995:220)认为外语教学-学习整体模式由四个部分组成:1)外部结构,即大纲、教材、教法、教师;2)内部结构,即学生的心理因素,如动机、态度、兴趣等;生理因素 ,如年龄、智力等;认知因素,如观察、感知、组织、分析等;情感 因素,如信心、情绪等;3)负反馈调节机制,即测试;4)环境。他认为外部与内部结构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的统一体,需要有机的结合,优化的结合,产生综合效应,系统效应 。对此,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