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溶液的溶液的 pHpH 练习卷练习卷1下列数据为常见水果的 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 柠檬 pH=1.5 B. 苹果 pH=4.1C. 菠萝 pH=5.1 D. 柿子 pH=8.5【答案】A2苯甲酸可用作于食品防腐剂,其酸性比醋酸强。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不合理的是A. 苯甲酸溶液的 pH 小于 7 B. 苯甲酸的 pH 大于 7C. 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 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答案】B3如果人体中的 CO2不能顺利的排出体外,人体的血液 pH 将会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先变大后变小【答案】B4实验测得某些溶液的 pH 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A. 稀硝酸 B. 硼酸 C. 氯化钠溶液 D. 碳酸钠溶液【答案】D5下列图像与对应的表述相符的是2A. 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铜粉B.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水C. 向稀盐酸中不断加水稀释D. 向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答案】D6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其水溶液叫亚硫酸(H2SO3)。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其水溶液叫氢硫酸。已知相同的条件下,氢硫酸的酸性弱于亚硫酸。室温下向饱和的亚硫酸溶液中通入过量的硫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H2SO3=3S+3H2O。下列溶液的 pH 随通入硫化氢体积的变化曲线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C725时,向 20.0 mL 质量分数为 30%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 pH 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d 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是 NaCl 和 NaOH3B. 由 bc 的变化过程是酸性越来越强C. 向 d 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无色D. 图示能体现反应过程中放出了热量【答案】A8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1)数字化装备正逐步进入校园,利用数字传感器可以测得酸与碱反应过程中溶液 pH 变化的图象。如图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的 pH 变化的图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当溶液呈中性时,所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_;图中 b 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2)在“创新实验装置”的竞赛中,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引起同学们的兴趣。请写出仪器 M 的名称_,仪器 M 的优点_;打开 M 的活塞后,装置 A 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打开 M 的活塞后,装置 C 中的现象为_。(3)实验室里,现有一瓶未知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取该溶液 34g 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是 34.4g,将杯内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滤渣 2g。计算:瓶内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答案】(1)HCl+NaOH=NaCl+H2O 10 mL NaOH 和 NaCl (2)分液漏斗 通过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和用量,能够控制反应发生的速率和产气量 Zn+H2SO4= ZnSO4+ H2 装置 C 中有溶液流入,生成蓝色沉淀(3)3.4 g 49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的某些性质进行相关探究。【提出问题】它们溶液的酸碱性及与酸反应时溶液的 pH 如何变化?【实验探究 1】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加入几滴紫甘蓝汁液,同时用蒸馏水进行对比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如下:液体名称蒸馏水碳酸氢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蓝紫色蓝色绿色黄色查阅资料:pH7.591011.91214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蓝色绿色黄色【得出结论 1】三种溶液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实验探究 2】甲同学在烧杯溶液中加入约 5 mL 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由_色变为_色。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乙同学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到 pH 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 所示。【得出结论 2】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实验探究 3】向等体积、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到 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2、图 3 所示。【交流与反思】b 点的溶质为_(写化学式),将图 2 和图 3 的阴影部分进行叠加,发现两者基本重合,c 点的溶质_(写化学式)【得出结论 3】通过上述分析,碳酸钠和盐酸反应过程,可以依次用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_、_【结论与反思】探究溶液的酸碱性及反应 pH 值的变化,可以认识反应的原理及进行的过程【答案】【得出结论 1】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实验探究 2】无 红 NaOH+HCl=NaCl+H2O 5【得出结论 2】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交流与反思】NaCl、HCl NaCl、NaHCO3【得出结论 3】Na2CO3+HCl=NaCl+NaHCO3 NaHCO3+HCl=NaCl+H2O+CO210火力发电厂附近农作物产量急剧下降。经科技人员检测发现:附近雨水 pH 约为 5.0,土壤 pH 约为 5.4。已知一些主要农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 pH 如下:农作物玉米小麦马铃薯pH676.37.54.85.5(1)根据数据,该土壤最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 。(2)要改良酸性土壤应选择一种适合的碱,这种碱是 。(3)该地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燃煤中产生的 。【答案】 (1)马铃薯(2)熟石灰(或消石灰或氢氧化钙或 Ca(OH)2)(3)二氧化硫(SO2)11将 40g 稀盐酸逐滴加入到 2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 pH 变化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 。试回答:(1)图二从 A 到 B 过程中,溶液的 pH 逐渐_(填“增大”或“减小” ) 。(2)图二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_。(3)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 (1)减小 (2)B (3)3.65% 12小柯探究 pH 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其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组别ABC1mL 唾液1mL 唾液1mL 唾液1mL 盐酸溶液1mL 蒸馏水1mL 氢氧化钠溶液试管中依次加入物质 2mL 淀粉溶液2mL 淀粉溶液2mL 淀粉溶液水浴 10 分钟3737376各滴入 2 滴碘液后的现象变蓝不变蓝不变蓝(1)B 组实验不变蓝的原因是_。小柯观察到 C 组也不变蓝,认为氢氧化钠对酶的活性没有影响。老师提示他:“氢氧化钠会影响酶的活性。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 C 组没变蓝?小柯进一步分析并做出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变质。猜想二:氢氧化钠与碘发生了化学反应。(2)小柯按图甲实验,看到溶液变红,认为氢氧化钠没有变质。小常认为他的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_。在小常的建议下,小柯按乙实验,溶液中没有沉淀产生,从而排除了猜想一。(3)在原来 C 组实验基础上,只要继续_(写出操作和现象),就可以证明猜想二正确。【答案】(1)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完全分解(2)变质产生的碳酸钠也能使酚酞变红(3)滴加碘液直到出现蓝色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