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第 2626 讲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2018湖北武汉模拟)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a顺浓度梯度内流产生动作电位,故兴奋的产生与传导不消耗 ATPB肌肉兴奋时,细胞内外的兴奋传导方向相反,而局部电流方向相同C神经冲动(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传递过程通过内环境才能实现D某大学生大脑皮层言语区的 H 区和 S 区意外受损,不可能读书写字解析:选 C。Na顺浓度梯度内流产生动作电位,但恢复离子浓度差需要消耗能量,兴奋的产生与传导消耗 ATP,A 项错误;肌肉兴奋时,细胞内外的兴奋传导方向相同,而局部电流方向相反,B 项错误;神经冲动(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传递过程通过突触间隙的组织液,C 项正确;某大学生大脑皮层言语区的 H 区和 S 区意外受损,可以读书写字,但听不懂别人说话,也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D 项错误。2(2018四川大教育联盟诊断)将蛙的离体神经纤维置于某种培养液 M 中,给予适宜刺激后,记录其膜内 Na含量变化如下图中曲线所示、膜电位变化如下图中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培养液 M 只有 Na的浓度会发生变化B图中 a 点后,细胞膜内 Na的含量开始高于膜外C曲线的峰值大小与培养液 M 中 Na的浓度有关D图中 c 点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答案:C3(2018山东潍坊模拟)机体内相邻的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起来,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是由上一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与下一神经元的轴突建立的结构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性C突触后膜上存在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保证了兴奋传递的单向性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后神经元必然产生动作电位解析:选 C。突触是由上一神经元的轴突与下一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建立的结构,A 错误;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 错误;突触后2膜上存在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保证了兴奋传递的单向性,C 正确;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由于神经递质有抑制型和兴奋型,故突触后神经元不一定产生动作电位,D 错误。4(2018江西新余一中月考)以图 1 表示神经纤维在静息和兴奋状态下 K跨膜运输的过程,其中甲为某种载体蛋白,乙为通道蛋白,该通道蛋白是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图2 表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时膜电位的变化。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图 1 A 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内侧,B 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外侧B图 2 处膜外为负电位,而 Na浓度膜外大于膜内C图 2 兴奋传导过程中,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D图 2 处 K通道开放;处 Na通道开放解析:选 B。K从 B 侧运输到 A 侧是通过离子通道完成的,不消耗能量,所以 A 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外侧,B 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内侧,A 错误;图 2 处膜外为负电位,而 Na浓度膜外大于膜内,B 正确;图 2 兴奋传导过程中,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C 错误;图 2 中处 Na通道开放以形成动作电位,处 K通道开放以形成静息电位,D 错误。5(2018甘肃张掖二中月考)下图 1 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图 2 为图 1 中的 A 结构放大后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中填字母标号,_上填写文字):(1)图 1 中表示效应器的结构是 。(2)如果手指不小心碰到针尖,会立即缩回,但是当医生用针刺手指皮肤取血化验时,手指可以不缩回。此现象说明_。针刺手指皮肤时,人会感到疼痛,写出人体接受针刺产生痛觉的过程_。(3)当神经冲动传导到 A 结构时,图 2 中结构 1 以_方式将 3_释放到突触间隙里,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突触后膜的膜外电位由(不考虑抑制)_。解析:(1)反射弧由五部分组成,根据神经节所在位置均可判断出,图 1 中 B 是感受器,C是效应器。(2)手指不小心碰到针尖会立即缩回,是非条件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当医生用针刺手指皮肤取血化验时,手指可以不缩回,是条件反射,其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低级中枢位于脊髓,此现象说明了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控制。人体接受刺激产生痛觉的过程是感受器(手部皮肤)传入神经大脑皮层(产生痛觉)。(3)当神经冲动传到3A 突触时,图 2 中结构 1 突触小泡以胞吐方式将 3 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钠离子内流,突触后膜的膜外电位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答案:(1)C(2)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控制 感受器(手)传入神经大脑皮层(3)胞吐 神经递质 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课下作业】基础达标1(2018江西南昌高三调研)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某部分遭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表现为有感觉但无收缩反应,则受伤部位可能是( )A感受器 B感觉神经中枢C传入神经 D传出神经解析:选 D。由题意可知,某部分遭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表现为有感觉但无收缩反应,这表明感受器能感知刺激,并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感觉神经中枢,产生感觉,但不能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故受伤部位可能是传出神经。2(2018福建厦门高三质检)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K外流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的主要原因B正常机体的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可双向传导C神经递质的释放与生物膜的流动性关系密切D大脑皮层 H 区受损则无法形成听觉解析:选 C。K外流是大多数神经细胞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Na内流才是产生神经冲动的主要原因,故 A 错误。正常机体的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因为有神经元间的传递,所以都是单向的,故 B 错误。神经递质的释放是胞吐,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故 C 正确。大脑皮层 H 区受损是听不懂别人讲话,而不是听不见,故 D 错误。3如图为人体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反射弧中,突触的多少取决于轴突末梢的突触小体数量的多少B刺激图中 B 处,A 处和 C 处均能检测到膜电位变化C图中甲指的是效应器,乙指的是感受器D突触后膜都是胞体膜解析:选 A。一个反射弧中,突触的多少取决于轴突末梢的突触小体数量的多少,A 正确。刺激图中 B 处,C 处可以检测到电位变化,而 A 处不能检测到电位变化,这是因为兴奋在4突触处单向传递,B 错误;图中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因此甲指的是感受器,乙指的是效应器,C 错误;突触后膜不一定是胞体膜,还有树突膜,D 错误。4当呼吸道黏膜受到机械刺激或化学刺激后,产生的兴奋传到延髓的相关中枢,进而引起呼吸肌快速收缩或舒张,产生咳嗽反射。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机械刺激可导致呼吸道黏膜中的某些细胞显著活跃B传入神经纤维兴奋部位膜内电流的方向是双向的C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传入神经元传递给传出神经元D直接刺激延髓的相关中枢也可引起呼吸肌的咳嗽反射解析:选 A。据题干信息可知在呼吸道黏膜中分布有感受器,所以机械刺激可导致呼吸道黏膜中某些细胞显著活跃,A 正确;在该反射活动中传入神经纤维兴奋部位膜内电流的方向是单向的,B 错误;兴奋由传入神经元传递给传出神经元,经过了突触结构,故其在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上是以化学信号传递,在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的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或局部电流)传导,C 错误;反射活动的产生必须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D 错误。5如图为人体神经肌肉突触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f 为突触前膜,上面的褶皱是由于释放神经递质形成的e 属于内环境,当其中的蔗糖含量过低时肌肉不能正常发挥功能d 处进行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换e 处出现了神经递质也不一定能引起肌肉收缩A BC D解析:选 D。f 是突触后膜,其上有识别神经递质的受体,引起肌肉收缩,错误;蔗糖是植物特有的糖类,故人体的内环境中不含有蔗糖,错误;d 突触前膜处进行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换,正确;e 处出现的神经递质可能是兴奋性递质,也可能是抑制性递质,所以不一定能引起肌肉收缩,正确。6(2018云南曲靖模拟)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反应 刺激部位 破坏前破坏后左后肢左后肢收缩右后肢收缩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不收缩5右后肢左后肢收缩右后肢收缩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收缩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被破坏的部分可能是( )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感受器和效应器 感受器 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A或或 B或或C或或 D或或解析:选 D。根据题意,破坏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前施加刺激,左后肢和右后肢都有反应,说明兴奋可以通过反射弧传递到左后肢和右后肢的效应器,破坏后刺激左后肢,左、右后肢不收缩,说明破坏的部位是左后肢上的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刺激右后肢,左后肢不收缩而右后肢收缩,说明破坏的是左后肢上的传出神经或效应器,综合得知:两次破坏的部位组合为:感受器和效应器或传入神经和效应器或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7.科学家用被同位素标记的离子做实验,发现神经纤维在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与未受到刺激时相比,Na的流入量增加 20 倍。由此说明( )ANa以主动运输的方式流入神经细胞B动作电位是伴随 Na的大量流入而发生的CK以协助扩散的方式流出神经细胞DNa主要分布在细胞外,K主要分布在细胞内解析:选 B。神经纤维在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与未受到刺激时相比,Na的流入量增加 20 倍,说明 Na的大量流入形成动作电位,因此说明动作电位是伴随 Na的大量流入而发生的,故选 B。能力提升8图甲中 A、B、C 为三个神经元,图乙是图甲中突触结构的放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B、C 细胞间信息的传递方向为 ABCB刺激部位,该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是由正变为负C当神经冲动传到 D 点时,将导致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DX 物质的释放引起的效应是 E 细胞的持续兴奋解析:选 D。图甲由于 A 上有神经节,因此 A 为传入神经,故 A 选项正确;刺激部位,将产生动作电位,膜外电位变化是由正变为负;当神经冲动传到 D 点时,将导致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与突触前膜融合,通过胞吐释放神经递质;X 物质是神经递质,引起的6效应是 E 细胞的兴奋或抑制。9(2018陕西宝鸡模拟)如图表示突触后膜接受兴奋性递质后发生的过程。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消耗 ATPB蛋白质 P 是一种通道蛋白C该膜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DK也能通过 P 蛋白进入突触间隙解析:选 B。突触后膜接受兴奋性递质后,Na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内,不需要消耗能量;蛋白质 P 是专门用于 Na通过的通道蛋白;该膜发生的是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通道蛋白具有专一性,K不能通过 P 蛋白。10将刚刚离体的神经细胞置于生理盐水中给予适宜刺激,膜两侧出现的电位变化如图甲所示,图乙是突触部分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 a 表示神经纤维没有受到刺激时的静息电位,此时,由于神经纤维膜主要对_有通透性,造成该离子_(填“外流”或“内流”)。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_的通透性增加,产生动作电位。(2)图甲中 bc 段 Na进细胞_(填“需要”或“不需要”)能量。cd 段 Na出细胞_(填“需要”或“不需要”)能量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