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第 3 3 讲讲 基因在染色体和伴性遗传基因在染色体和伴性遗传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50 分)1(2017邢台摸底)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伴性遗传均有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现象B初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中都含 Y 染色体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随性染色体传递解析:当致病基因位于 Y 染色体上时,该基因只能男传男,没有交叉遗传的现象,伴性遗传也不一定有隔代遗传的现象,如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可能代代有患者;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 Y 染色体,但由于形成精细胞时经历了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故精细胞中不一定含有 Y 染色体;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答案:D2下列关于人类 X 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女性的 X 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BX 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C伴 X 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D伴性遗传都具有交叉遗传现象解析: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X,一条来自母亲,另一条来自父亲,A 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所以 X 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B 正确;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C 正确;只有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具有交叉遗传、隔代遗传的特点,D 错误。答案:D3某隐性遗传病表现为交叉遗传特点,一对夫妇中女性为该病患者,男性正常。不考虑变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父母双方均为该患病女性提供了致病基因B这对夫妇的子代中女儿均正常,儿子均患病C女儿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中患者均为男性D儿子与正常女性婚配,后代中不会出现患者解析:该患病女性的基因型为 XbXb,则父母双方均为该患病女性提供了致病基因Xb,A 正确;因为 XbXbXBY1XBXb1XbY,所以这对夫妇的子代中女儿均正常,儿子均患病,B 正确;这对夫妇的女儿的基因型为 XBXb,与正常男性婚配:XBXbXBY1XBXB1XBXb1XBY1XbY,所以女儿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中患者均为男性,2C 正确;这对夫妇的儿子的基因型为 XbY,假如婚配的正常女性的基因型为 XBXb,则后代的情况为:XBXbXbY1XbXb1XBXb1XBY1XbY,所以儿子与正常女性婚配,后代中会出现患者,D 错误。答案:D4某 XY 型的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型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纯种品系进行的杂交实验如下:实验 1:阔叶窄叶子代雌株全为阔叶,雄株全为阔叶实验 2:窄叶阔叶子代雌株全为阔叶,雄株全为窄叶根据以上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仅根据实验 2 无法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B实验 2 结果说明控制叶型的基因在 X 染色体上C实验 1、2 子代中的雌性植株基因型相同D实验 1 子代雌雄杂交的后代不出现雌性窄叶植株解析:实验 2 中子代雌株表现父本性状,子代雄株表现母本性状,亲代的母本为隐性性状,父本为显性性状。子代雌株和雄株的表现型不同,说明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实验1、2 子代中雌性植株都为 XAXa。实验 1 子代为 XAXa和 XAY,子代雌雄杂交不出现雌性窄叶植株。答案:A5(2017栖霞模拟)果蝇的黑背对彩背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黑背纯合子致死;红腹对黑腹为显性,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一只彩背红腹雄蝇和一只黑背黑腹雌蝇杂交,所产生的子代中( )A彩背红腹雄蝇占1 4B黑背黑腹雌蝇占1 4C雄蝇中红腹和黑腹各占1 2D雌蝇中黑背和彩背占1 2解析:根据题意,假设黑背、彩背受等位基因 A、a 的控制,红腹、黑腹受等位基因B、b 的控制,则彩背红腹雄蝇的基因型为 aaXBY,黑背黑腹雌蝇的基因型为 A_XbXb,又因为黑背纯合子致死,所以黑背黑腹雌蝇的基因型为 AaXbXb,它的后代中:彩背红腹雄蝇aaXBY 占 00,A 错误;黑背黑腹雌蝇 AaXbXb占 00,B 错误;雄蝇全部为黑腹,C1 21 2错误;雌蝇中黑背和彩背各占 ,雄蝇中黑背和彩背也各占 ,D 正确。1 21 23答案:D6下图为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某家族系谱图,6 号个体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乙病为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C7 携带甲病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 2D5 与6 后代乙病的再发风险率为1 4解析:根据3、4 无病,而后代8 是女儿且患病,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据5、6 无病,且6 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而10 患乙病,乙病为 X 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设3、4 分别为 Aa、Aa,7 为正常人(AA、Aa)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5、6 的基因型分别为 XBXb、XBY,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 。2 31 4答案:C7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即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别突变基因在 X 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 F1个体最好是( )A突变型()突变型()B突变型()野生型()C野生型()野生型()D野生型()突变型()解析:根据“一只雌鼠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 ,可以得知应该是显性突变。如果是常染色体则为:aa 变为 Aa,如果是伴 X 遗传则为:XaXa变为 XAXa。这样的话,不管是伴性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就会有“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为野生型,也有突变型” 。因此,若要通过一次杂交试验鉴别突变基因在 X 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 F1个体最好是野生型(雌)突变型(雄)。野生型雌鼠与突变型雄鼠杂交,若符合交叉遗传特点即后代表现为雄鼠都是野生型,雌鼠都是突变型,则突变基因在 X 染色体上;若后代性状与性别无关联,则在常染色体上。4答案:D8(2017韶关一模)一个家庭中,父亲正常,母亲患血友病,婚后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 XXY 的正常儿子产生这种变异最可能的亲本和时间分别是( )A父亲、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母亲、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父亲、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母亲、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解析:血友病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 H、h 表示)。父亲正常,母亲患血友病,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 XXY 的正常儿子,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 XHYXhXh,儿子的基因型为XHXhY。根据儿子的基因型可知,他是由含 XHY 的精子和含 Xh的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所以问题出在父亲,是父亲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XH和 Y 移向同一极,形成异常精子所致。答案:C9(2018菏泽一模)若控制草原野兔某相对性状的基因 B、b 位于 X 染色体上,其中某种基因型的雄性胚胎致死。现将捕捉到的一对雌雄草原野兔杂交,F1代雌雄野兔数量比为 21,则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致死基因为 b,则 F1代雌兔有 2 种基因型、2 种表现型B若致死基因为 B,则 F1代雌兔有 1 种基因型、1 种表现型C若致死基因为 B,则 F1代草原野兔随机交配,F2代存活的个体中隐性性状占6 7D若致死基因为 b,则 F1代草原野兔随机交配,F2代雌兔中的显性个体隐性个体31解析:由于控制野兔某性状的 B、b 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若致死基因为 b,则 F1代雌兔有 2 种基因型(XBXB和 XBXb),1 种表现型,A 错误;若致死基因为 B,则 F1代雌兔有 2 种基因型(XBXb和 XbXb),2 种表现型,B 错误;如果致死基因是 B,则成活野兔的基因型有:XbXb、XBXb和 XbY,雌性有显性和隐性两种表现型,雄性只有隐性类型。让 F1代野兔随机交配,F2代( )XbXb、( )XBXb和( )XbY、( )XBY(死亡),则 F2代存3 41 23 81 41 21 83 41 23 81 41 21 8活的个体中隐性性状占 ,C 正确;由于控制野兔某性状的 B、b 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若6 7致死基因为 b,则 F1代野兔随机交配,F2代雌兔中都是显性个体,D 错误。答案:C10(2017银川二模)人类 ABO 血型由 9 号染色体上的 3 个复等位基因(IA,IB和 i)决定,血型的基因型组成见表。若一 AB 型血红绿色盲男性和一 O 型血红绿色盲携带者的女性婚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5血型ABABO基因型IAIA,IAiIBIB,IBiIAIBiiA.他们生 A 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 8B他们生的女儿色觉应该全部正常C他们 A 型血色盲儿子和 A 型血色觉正常女性婚配,有可能生 O 型血色盲女儿D他们 B 型血色盲女儿和 AB 型血色觉正常男性婚配,生 B 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 4解析:根据分析可知,二者婚配生 A 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 IAiXhY ,A 正确;1 21 41 8单独分析色盲,男性的基因型是 XhY,女性的基因型是 XHXh,后代女儿的基因型是XHXhXhXh11,女儿色觉正常的概率是 50%,B 错误;根据分析可知,A 型血色盲儿子的基因型是 IAiXhY,A 型血色觉正常女性的基因型可能是IAiXHXh、IAIAXHXh、IAiXHXH、IAIAXHXH,因此后代可能会出现 O 型血色盲女儿,C 正确;B 型血色盲女儿的基因型是 IBiXhXh,AB 型血色觉正常男性的基因型是 IAIBXHY,二者婚配,后代生 B 型血色盲男孩(IBIBXhY、IBiXhY)的概率为 ,D 正确。1 21 21 4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11(12 分)(2017揭阳统考)果蝇是雌雄异体的二倍体动物,是常用的遗传研究材料。请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1)有一个自然繁殖、表现型正常的果蝇种群,性别比例偏离较大。研究发现该种群的基因库中存在隐性致死突变基因 a(胚胎致死)。从该种群中选取一对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1中有 202 个雌性个体和 98 个雄性个体。导致上述结果的致死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F1中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让 F1中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雌雄比例是_。从该种群中任选取一只雌果蝇,鉴别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的方法是:将该雌果蝇与种群中的雄果蝇杂交,如果杂交后代_,则该雌果蝇为杂合子;如果杂交后代_,则该雌果蝇为纯合子。(2)能否从该种群中找到杂交后代只有雌性个体的杂交亲本?请作出判断,并根据亲代和子代的基因型情况说明理由。_。解析:(1)分析可知,该果蝇存在 X 染色体上的隐性纯合致死;从该种群中选取一对6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1中有 202 个雌性个体和 98 个雄性个体,推测亲本基因型是XAXaXAY,子一代的基因型是 XAXA、XAXa、XAY、XaY,比例是 1111,其中 XAXA、XAXa是雌性,XAY 是雄性,XaY 胚胎致死;F1中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AXAXAXaXAYXaY3131,其中 XAXA、XAXa表现为雌性,XAY 表现为雄性,XaY 胚胎致死。从该种群中任选取一只雌果蝇,鉴别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的方法是:将该雌果蝇与种群中的雄果蝇杂交,如果是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