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写作单元写作 语言简明语言简明教材分析 语言表达“简明”,指通过删除多余语句、消除歧义等方式,达到表意简洁明确的目的。 语言表达简明是对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第五单元的写作训练是“文从字顺”,主要训练表 达要准确;本单元的“语言简明”,侧重训练表达简洁明确。学情分析 简明是写作时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之一。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用语重复啰唆、表意不清、 行文不围绕中心来写的现象,没有养成精心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1.了解语言简明的基本要求,在比较阅读中,体会“简明”的内涵。 2.总结阅读和写作经验,把握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技巧。 3.修改习作,使其更加简明,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使语言简明的基本方法,并运用于语言实践。 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生成问题 写作时,老师经常要求大家在作文时语言简明,那什么是语言简明呢?简,即简要、简洁。 明,即明白,清楚。其本质要求是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送最大的信息量,达到最高的准确性 和可理解性,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语言简明呢?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写法指导 1.语言简明的三个避免: (1)避免啰唆不说废话; (2)避免歧义防止误解;2(3)避免晦涩便于理解。 2.使语言简明的方法: (1)找主干,理枝叶(发现和消除歧义); (2)分析句间关系(发现和删除重复的语句); (3)把握文段主旨(发现和删除游离中心或话题之外的内容); (4)恰当地运用省略和称代; (5)恰当地对某些内容进行概括和合并。 步骤二:案例解析 下面一段话中有重复啰唆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三处? 一个人之所以会变坏的原因,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没有把 握住自己,受了坏人的影响,才逐渐变坏的;如果这个人能把握住自己,能抵制多方 面的各种坏的影响,那么,他还会变坏吗? 【交流点拨】 “一个人之所以会变坏的原因”中,“之所以”和“的原因”都表示原因, 显得赘余,必须任删一个。由于处已经说了“受到坏的影响”,所以处“受了坏人的影 响”显然是重复了,必须删除。处“多方面的”和处“各种”都有表示不止一种的意思,有 些重复,因此这两处也必须删去一处。这样,答案应该是:(或)、(或)。 步骤三:实践说练 身为青少年的我们,好奇心特强,正因如此,我们才努力去获取知识。请以“好奇心”为 话题写篇作文,要注意语言简洁明晰。 写作提示: 1.要认真审题。弄清题干的每一个字,明确要求我们写什么。 2.要精心选材。无论是司空见惯的平常事,还是别具特色的偶然事件,都必须具有典型 意义。 3.重组材料,确定要点。要分清主次。主要材料要详写,对次要材料要学会概括。 4.要有真情实感。在叙事过程中,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字里行间,在适当之处或议论或抒 情,使主题得到升华。 5.要有新颖别致的开头和结尾。注意段落的过渡和呼应,特别是要写好每一段的首句。 6.人称统一、线索明确。记叙文可用“你、我、他”三种人称,但如果题目要求使用某 种人称,则必须遵循要求;叙事类记叙文一般按照事件发展的前后顺序进行叙述。 第二课时 根据写作学案,完成本单元的写作实践题目。板书设计语言简明简要明白1.行文围绕中心 2.避免词语的重复 3.不要堆砌词语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来源:Zxxk.Com?1.了解语言简明的基本要求,在比较阅读中,体会“简明”的内涵。 2.总结阅读和写作经验,把握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技巧。 3.修改习作,使其更加简明,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语言简明的方法,并运用于写作实践。 课时安排?3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下面我们一起看下面的文字,看看有什么毛病。 小红给在外地工作的妈妈写信:“亲爱的妈妈,好久不见了,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 秋啊!现在我的成绩是日新月异,老师对我的关怀是无所不至。祝你健康快乐,永垂不朽!” 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不当并找出来。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地使用语言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学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语言 简明。 二、什么是简明 简明,就是简要、明白。简要,就是用较少的文字,把主要的意思说出来,不重复,不啰唆;明 白,意思清楚明白,不会令人费解或误解。概括起来说,简明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 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和可理解度。 现代社会里,一切工作,一切活动,都要求快节奏,高效率,运用语言也不例外。用语简明,就 是达到运用语言高效率的一个基本条件。用语重复啰嗦,或者表达的意思不明白,都会影响 表达效果。 例如:还有一种立体的会说话的图书,也很吸引人。它们的插图都是立体的。当你把书 打开的时候,书里的人和动物马上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这段文字说明的意思是,有一种立体的书能够活动。但是语言不够简明。 “立体”的书 和插图都是“立体的”,字面重复;“会活动”和“会站起来”,“吸引人”和“跃然纸上”,栩 栩如生,意思重复;“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语言累赘。它可以修改如下: 还有一种书,插图是立体的。打开书,书里的人和动物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修改后的文字,语言简洁,意思也很明确。 三、怎样做到语言表达简明 (阅读教材内容和实例后,再总结巩固练习) 举例分析 1.她说她在等候上车的时候,她心里一直在后悔。(词语重复) 改:她说在等车的时候,她心里一直在后悔。 2.接着是整座城市被火山熔岩淹没,直到 1709 年才被一些考古学家将这座城市发掘出 来。(句式杂糅) 改:接着是整座城市被火山熔岩淹没,直到 1709 年才被一些考古学家发掘出来。 3.小伙子天天锻炼,身体显得很健壮结实、强壮有力、敦实健硕。(词语堆砌) 改:小伙子天天锻炼,身体显得很健壮结实。 4.战胜了挫折,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无限光辉灿烂的无比光明的美好前景。(词语堆 砌) 改:战胜了挫折,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无限光辉灿烂的前景。 归纳要点与巩固练习 (1)围绕中心,抓住要点,不旁生枝节。 要做到语言简明,首先是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不要节外生枝。不过仅仅围绕中 心还是不够的,还应该抓住要点。俗话说“简明扼要”,从表达上说,只有扼住“要”,才能 做到简明。 例 1:这种笨重的汉书使用起来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 1204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 3 000 片竹简,是由两名身强力壮的 武士抬到宫廷里面去的。汉武帝把竹简一片一片地解下来看,足足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看完。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简牍文书“笨重”使用“不方便” 。首句提出看法,接下去两句 用两个事例说明这一看法。文字较简洁,意思很明确。 (2)善于概括,巧用指代。 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都不能总是具体叙述而不作必要的概括。只有把必要的 叙述和概括结合起来,表达才能简明。再者,运用必要的复指成分,也是表达中不可少的。 不用复指成分,就会啰唆。 (3)避免重复,删除多余。 鲁迅在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时曾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 删去,毫不可惜。要想写出简洁明了的文章,我们应该不断地修改、锤炼。这是确保表达简 明的又一方法。 例 2:读下面的一则报道,本着语言文字要简明的原则,完成文后两题。 科学院举行超对称性和超引力学术讨论会。为加强基础理论工作和准备参加国际性 粒子物理会议,中国科学院最近在郑州举行全国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学术讨论会。对 超对称性和超引力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超对称性”和“超引力”是 70 年代在国际 上才引入物理学中的新概念。在这次会上,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对于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 研究的情况,展开了热烈、自由的学术讨论,在某些问题上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1)应删除的两处语句是(写画线处的序号): 。 (2)应简略的一处语句是(写画线处的“序号”) ,这句可改为 。 解析:这是一则完整的报道,有标题,有导语,有主体。一般说来,标题应是导语内容的概 括,导语应是主体部分内容的概括。据此,这篇报道的标题概括地叙述了举办单位、会议内 容、会议性质,因而是必须有的,不能删除。导语共有两句话。第一句概括叙述了会议的 目的、举办单位及时间、会议的内容和性质,因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但是,因为第一句已 经表达了导语该有的内容,再来一句说明会议的内容,便同前一句重复,所以是必须删除的,否 则就显得啰唆、累赘,而不简明。主体部分首句交代“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的由来,因 而是不能删除的。因为标题、导语都已经说明会议是“学术”讨论会,所以的“学术” 是与上文重复的,可有可无的,应当删除。再看主体部分的,因为上句已经出现了“超对称 性”和“超引力”这两个概念,处再一次出现,读来显得重复累赘,但又不能删除。倘若删 除,是介绍国内外的什么情况又不明确,因此应该改用指代性词语作复指,如改为“对于这两 个问题”,就会既“简”又“明” 。 有同学认为应该删除,这是不对的。因为它是对这次学术讨论会所取得成绩的评价, 没有最后这一分句,报道的主体部分便不完整。 这道题比较集中地反映出要做到语言表达简明应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围绕中心,抓住 要点;二是巧用复指,善于概括;三是避免重复,删除多余。 四、怎样避免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令人误解或费解,是常见的语病,也是与“简明”的要求相违背的。那么怎样 避免表意不明呢? 少用单音节词,多用双音节词。 有些单音节的多义词,一不小心,就会造成歧义。如“县里通知赵乡长 15 日前去汇报” 一句中,“前”是多义词,可以理解为“15 日之前”去汇报,也可以理解为“15 日前往”县 里去汇报工作。如果要表达的是前一个意思,应改用“之前”;如果要表达后一种意思,就改 用“前往”,并删除“去” 。5调整语序,交代明确。 语序不当,交代不明,也会造成歧义。如“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 别存入了两家银行”一句可以作多种理解,如果只是“背着总经理”,可以改为“他背着总 经理,偷偷地和副总经理一道,把这些钱存入了两家银行” 。如果是“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 ,可以改为“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把这笔钱偷偷地存入两家银行” 。还有其他理解、 其他改法,这里不一一分析。 交代清楚,如实直说。 句中停顿的位置是否恰当,指代是否清楚,也影响着句意的表达。譬如:“这个精致的灯 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这一句表达得很不清楚。 “作为嘉宾的礼品” ,既可以理解为送给嘉宾的礼品,也可以理解为嘉宾送人的礼品;句中的“他”指代也不明, 作为前一义项时,可以理解为“嘉宾”,作为后一义项时,可以理解为“别人” 。这个句子可 以这样改:这个作为礼品的精致的灯笼,将送给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也可以改为:这个精致 的灯笼是嘉宾准备的礼品,今天谁得分最高将送给谁。这样的修改,意思都是明确的。 这个例子让我们知道,为“简”而简,有时会事与愿违,表意反而不清楚。 第二课时 一、回顾怎样才能做到语言简明 1.行文要围绕中心来写,不旁生枝节。 2.在没有特殊的表达需要时,要避免词语的重复。 3.还要注意不堆砌词语。 二、写作训练 文题一:修改片段 下面这段话不够简明,请加以修改。 篮球比赛结束后,比赛完的队友们一个个都坐上大巴走了。大巴是学校的车,学校有好 几辆大巴和小轿车。我没有上车,而是一个人默默地走回家。我在回家的途中,紧锁着眉头, 无奈地叹息,我心里很难受,不禁为比赛的失利感到难过。那个余晖满天的黄昏,我一个人站 在家门口,独自伫立在暮色之中。 写作提示: 1.抓住叙事的主题,去掉偏离中心的语句。 2.删掉语意重复的词语,使表达更加简明。 写作示例: 篮球比赛结束后,队友们一个个都坐上学校的大巴走了。我没有上车,一个人默默地走 回家。我心里很难受,无奈地叹息,独自伫立在暮色之中。 文题二:概括内容 用简明的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