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 1 -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国际学校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国际学校 2017-20182017-2018 第一学年期中考试试卷第一学年期中考试试卷高二文科政治试卷高二文科政治试卷考试范围:必修三文化生活 ;考试时间:90 分钟;试卷总分:100 分注意事项: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第 I I 卷(选择题)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一、单选题(本题共 3030 道小题,每小题道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6060 分)分)1朱彦【宋】在游黄山一诗中写道:“三十六峰高插天,瑶台琼宇贮神仙。嵩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 ”下列关于黄山诗句的理解错误的是( )A. 诗歌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B. 文化是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C. 游黄山的创作属于文化活动 D. 黄山的自然美境造就了黄山文化2党的十九大于 2017 年 10 月 18 日在北京召开。选好十九大代表,是开好这次大会的重要基础,素质优良是成为党的十九大代表的重要条件。对十九大代表的这一要求主要体现了 ( ) A. 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B. 文化与政治日益相互交融C. 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3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老去。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诗句与之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A. B. C. D. 4 “如果你缺乏学习动力,可看看电影幸福终点站 、 风雨哈佛路 ;如果你自卑失落,可瞧瞧电影阿甘正传 、 肖申克的救赎 ;如果你厌倦生活,可欣赏电影在世界的转角遇见爱 、 搏击俱乐部 ” 。上述说法是基于( ) A.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 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 优秀电影是一种重要物质力量 D. 影视音像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52017 年 9 月 4 日晚,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文艺晚会在厦门闽南大戏院拉开帷幕。- 2 -这场文艺演出以大海为主线,围绕“扬帆未来”为主题,通过钢琴与提琴对话,在大海啊,故乡的乐曲中,背景呈现的是中国大雁塔,埃及金字塔,巴西面包山,几内亚独立纪念碑,俄罗斯夏宫,墨西哥玛雅文明遗址,印度拉克什米维拉宫,塔吉克斯坦索莫尼雕像,南非自由公园,泰国大皇宫,中国天坛。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对祖国的热爱。由材料可以看出( )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A. B. C. D. 6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声,至今已有 3000 多年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中国古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若对古琴的文化价值加以描述,你认为表述最准确的一组关键词是( )A. 大众文化、文化丰富性、文化交流与保护B. 先进文化、文化多元性、文化传播与开发C. 传统文化、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承与发展D. 区域文化、文化民族性、文化批判与继承7 “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与欧亚非各国之间商业贸易的通道,更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丝绸之路的开辟,遣隋使、遣唐使大批来华,法显、玄藏西行取经,郑和七下远洋中华文化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获得了丰富营养。这句话强调了 (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 文化在批判中继承 文化因互鉴而丰富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A. B. C. D. 8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热映受到观众喜爱。此前,其专辑在腾讯视频的播放量已经突破 2 亿。同时, 那年花开月正圆前期片花、MV、花絮等视频在乐视网的全屏播放量也逼近 2 亿,全方位立体式的传播使其未播先红。这主要佐证了(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文化的传播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 文化创新就是创新文化传播手段A. B. C. D. 9 “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 ”在 2 月 7 日晚的 2016 央视猴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安徽籍知名艺人赵薇演唱了六尺巷这首歌。六尺巷典故背后的谦让、包容的内涵对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仍具有深刻意义。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3 -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A. B. C. D. 102020 年是故宫建成 600 周年,故宫掌门人单霁翔院长的心愿是: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 600 年,让“故宫”真正走向“故宫博物院”!让故宫“火”起来、 “活”起来。这需要( )开发和推广文化创意产品 凭借科技元素传播故宫文化植根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 开发故宫文物的经济价值A. B. C. D. 11相声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近些年来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今年期间,有代表提议在高等院校设立曲艺学科专业以推广文化传统教育。这是因为( )A. 教育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因素 B. 传统文化发展要满足人们的需求C. 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 D. 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特定功能12文化创作必须坚持“走下去、走进去、走出去”的道路,与之相对应的有效做法是( )深入基层、立足社会实践 加强交流、推动文化传播高举旗帜、引领先进方向 深入人心、反映群众呼声A. 一一 B. 一一 C. 一一 D. 一一13为了原汁原味再现陕西关中农村生活,电视剧白鹿原正式开拍前,剧组安排所有主演提前一个月进驻陕西农村,与村民同吃同住体验生活。这表明 ( ) A. 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 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C. 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 D. 文化创新的动力是社会实践14国产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对原著进行了大胆创新,人物造型和动作场面既时尚现代,又保留了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赢得了各年龄阶段观众的喜爱,票房突破 9 亿元,成为中国内地最卖座的动画电影。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成功表明 ( )A. 文化创作要以观众的审美意愿为依据B. 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D. 文化创作既要有传统特色,又要体现时代要求1566 年,80 秒, “习马”双手一握,吸引了全球眼球,留下了许多经典,其中,堪称典范- 4 -的是习近平、马英九之互称“先生” , “先生”背后体现了搁置争议,相互尊重的精神,延伸了中华文化的智慧。在这里,中华文化的智慧主要指 ( )求同存异,海纳百川的胸怀 博大精深,独树一帜的风采 源远流长,绵延深厚的根基 兼收并蓄,相互包容的气度A. B. C. D. 16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下列古诗句中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是(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垂头自惜千金骨,伏枥仍存万里心A. B. C. D. 17央视推出一部公益广告:大家可以这样爱国!使用新能源汽车,为环境可持续发展付出自己的一点行动,这就是“爱国” ;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拼搏,这也是“爱国” ;走出国门,遵守规则,这还是“爱国”这部公益广告告诉我们( )A.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B.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之魂C. 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 D. 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182017 年 7 月,电影战狼 2上映以来好评如潮,影片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这一台词引起了无数华人的共鸣。这部电影之所以如此好评如潮是因为( )激发观众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了观众的精神力量影片蕴含了强大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影片取得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体现了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A. B. C. D. 19某中学每逢大型考试,一尊名人雕像前都会放满各种各样的水果、鲜花、食品,一些学生企图通过这种途径获得理想成绩。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这说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文化生活色彩斑斓 这说明当前人们的文化生活还存在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它是一种落后文化,应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剔除 它是一种腐朽文化,与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密切相关A. B. C. D. - 5 -20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 )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 全面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A. B. C. D. 21 “汉字听写大赛”受到全国观众热捧之后, “见字如面” 、 “成语大赛”等节目相继问世,风格各异,而又贴近各类不同观众,深受欢迎。这说明( )人们对文化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文化建设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主导作用 人民大众需要的是经典的高雅的文化A. B. C. D. 22日前,文化类综艺节目朗读者在央视播出,获得了观众的一致点赞。当董卿被问到“怎么想到做这样一档节目?”董卿回答是这样的“一个国家的自信最终是文化的自信,文化是更加持久、更加基本、更深层的力量。作为国家媒体,弘扬和传播优秀文化,责无旁贷。”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大力宣传先进文化,弱化大众文化的影响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各种文化需求 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推动文化发展A. B. C. D. 23201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