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 1 -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国际学校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国际学校 2017-20182017-2018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科历史文科考试范围:必修二专题一到专题五;考试时间:9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第 I I 卷(选择题)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一、单选题(本题共 3030 道小题,每小题道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6060 分)分)11954 年,同仁堂实行公私合营后,工人们干劲十足。他们的感受是:“以前再怎么样,也是给东家干活儿。公私合营后,我们就是给自己干活儿了。 ”这是因为公私合营( )A变私有制为公有制 B排除资本家的管理C提高了生产效率 D变资本家所有为工人所有2 “价格革命”给 16 世纪的欧洲带来的变化有( )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 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暴利 封建主势力加强 劳动人民日益贫困A B C D31956 年,中共“八大”指出: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之所以说中共“八大”关于国内矛盾的论断是正确的,主要因为这一论断( )A借鉴了苏联的经验教训B反映了阶级剥削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结束的客观实际C强调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D指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蓬勃开展起来419561966 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不少挫折与失误,好心办了坏事。它给我们今天的新农村建设留下的教训有( )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经济建设要切合实际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A B C D- 2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根本上看这是( )A由中共的政党性质决定的 B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由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 D邓小平理论指导的结果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都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都以经济建设为党的主要任务C都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D都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成功探索知识点二 改革:从农村到城市7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凤阳出现这种巨大变化,得益于党的哪次会议作出的正确决策( )A中共十四大 B中共八大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81979 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的一副春联写道:“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 。横批:“已经过去” 。这副对联说明了( )A对过去丰衣足食生活的怀念 B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已成过去C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的喜悦心情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得人心9.右图是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 。这一发展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农民走上农业合作化的道路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广泛开展 D政企分开政策的实施与推广10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11992 年,美国时代周刊说邓小平“在 13 年里转了第二圈” 。这主要是指邓小平( )- 3 -A主持中央和国务院的工作 B对国民经济实行全面整顿C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D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知识点二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2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图一的取消以及后来图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图一 粮票 图二 股票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 B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D经济形态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13.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 )A有计划地开展全行业公私合营 B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当分离C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D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4下列这组图片与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有关。下列有关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革管理体制,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B改革所有制形式,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C改革分配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D改革产权制度,实行以私有化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15下列服装在中国开始流行的先后顺序是( )- 4 -西装 长袍马褂 列宁装 唐装A B C D16上海外滩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 ,至今仍保存有大量的西洋式建筑。这种现象反映了( )A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影响 B上海是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C洋务运动全面开展 D中西文化交流频繁17下列礼仪体现民主共和精神的是( )三跪九叩 长拜作揖 鞠躬 握手A B C D18假如王名生活在 1915 年的上海,在假日和家人外出游玩,他可以坐( )轮船 火车 汽车 飞机A B C D19甲午战争期间,如果你是前线将领,有十万火急的军情要向朝廷报告,你当时会采用哪种方式( )A通过驿站传递 B通过轮船传递C通过有线电报传递 D通过无线电报传递20辛亥革命时期,我国不可能存在的社会现象是( )A到邮电局发送电报 B到影院里观看电影C在家拨打有线电话 D在家里看电视节目21 刚果真象一书中写道:“凡是在白种人因贪求黄金而跟劣等民族接触的地方,那里便发生种种残暴罪行。 ”材料主要揭示了( )A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B西方工业化的消极影响C不同文明之间的融合 D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22西方人普遍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将要统治世界的慈善的白人帝国主义之父和一个晚近被推举为天主教圣徒的候选人” 。在西方人看来,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作用是( )确立欧洲对世界的统治 传播天主教 掠夺金银财富 推动商品输出A B C D23有一本名为归来没有统帅的传记,记述了欧洲航海家环球航行的事迹,其主人翁肯定是(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5 -24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C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扩张的根本原因25美洲在 1618 世纪出产了大约 13.3 万吨白银,占世界白银产量的 85%,这部分白银先后流入欧洲和亚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银流入同样影响了欧亚两大洲 B白银流入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C白银流入没有刺激亚洲经济的发展 D白银流入带动国际贸易中心的转移26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送给美国总统奥巴马一本书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该书名喻指拉丁美洲曾经( )A出现几何形国家边界 B爆发民族独立战争C形成畸形单一作物制 D遭受西方殖民侵略27下图是荷兰五大城市人口在 1618 世纪的变化曲线图。导致 1700 年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五大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开始进行工业革命 B海外殖民地的增加C丧失海上殖民霸权 D海外贸易快速发展28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机械特色不同 B通讯工具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29工业革命的影响包括( )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 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 带来环境污染 有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6 -A B C D30 “知道美洲对钉子的需要的人,如果没见到过美洲极大量地用木头建造的房屋,是会感到惊异的”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 )A技术支持 B劳动力支持 C市场支持 D资本支持第第 IIII 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二、材料题(本题共二、材料题(本题共 3 3 道小题道小题, ,第第 3131 题题 1212 分分, ,第第 3232 题题 1616 分分, ,第第 3333 题题 1212 分分, ,共共 4040 分)分)31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12 分)分)材料一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曲春天的故事材料二 请回答:(1) 材料一中的“老人”指的是谁?春天指的是什么?歌词“画了一个圈”又是指什么?(4 分)(2)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二中图示的内容补充完整。(注:E、F 分别为福建省的城市和地区)- 7 -(8 分)3232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1616 分)分)在当年麦哲伦遇难的地方,菲律宾马克坦岛北岸,建有一座奇特的纪念亭,亭中耸立着一块石座铜碑。碑上载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 年 4 月 27 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和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指挥下,于 1521 年 5 月 1 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 1522 年 9 月 6 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在这块墓碑的反面,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 年 4 月 27 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请回答:(1)麦哲伦船队实现环球航行以前,人类航海史上还有哪些远航活动?(4 分)(2)客观分析欧洲人在十五、十六世纪能够开辟新航路的客观条件。 (6 分)(3)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 1500 年前后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从此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请说明原因。 (6 分)3333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浓缩着历史的、民族的、时代的精华。其发展变化体现了一个民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浓缩着历史的、民族的、时代的精华。其发展变化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族的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1212 分)分)材料一 近代中国人们的衣着服饰- 8 -长袍马褂 西服 中山装 30 年代旗袍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