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64.6 神奇的眼睛神奇的眼睛 一、单选题1.望远镜能对远处的物体进行视角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 ) A. 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B. 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 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某同学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他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了他移走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片是()A. 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 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 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 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3.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如图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者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应该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A. 远视眼,凸透镜 B. 远视眼,凹透镜 C. 近视眼,凸透镜D. 近视眼,凹透镜4.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针对如图所示的成像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 B. 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凹透C. 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 D. 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5.视力正常的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对于近视眼而言( ) A. 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 B. 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C. 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 D. 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6.关于正常的眼睛看远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 B. 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厚C. 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 D. 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薄7.谷歌公司推出了一款“谷歌眼镜”,它是一个戴在眼睛上的微型电脑,如图所示,使用时要盯着眼前12mm 处的镜片屏幕,上网阅读、观看视频等,它的推出让人惊叹科技的进步但由于距离眼睛太近,长期使用易导致近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B. 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要佩戴凹透镜矫3C. 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佩戴凸透镜矫正D. 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要佩戴凸透镜矫正8.若要使眼睛看见一个物体,则( ) A. 这个物体一定是光源 B. 物体上肯定有光线进入眼睛C. 物体和眼睛必须在一条直线上 D. 眼睛能发光二、填空题9.观测月球等天体时应选用_镜,观察细胞内部结构时应选用 _ 镜. 10.人的眼睛是一架神奇的“照相机”,角膜和_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看远处的物体时,靠_自动调节晶状体,焦距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让物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上;看近处的物体时,_使晶状体变厚,折光的能力_,焦距_,从而让物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上 11.善于观察的小明发现,张老师上课时,观察远处的同学时要摘下眼镜,而看近处的课本时,又要戴上眼镜这样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非常不方便张老师的眼镜属于_(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如图所示的是一种新型眼镜,这种眼镜的镜片分上下两个区,A区厚薄均匀,B区可以矫正视力张老师戴上这种眼镜就可以通过_(填“A”或“B”)区看远处同学,再不需要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了12.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_ 的实像;再经目镜成_ 、_ 的虚像,其原理与_ 相似;经过物镜和目镜的共同作用,大大增加了_ ,从而可以看清微小的物体 三、解答题13.为什么正常视力的小明戴上爷爷的老花镜看到的东西都很模糊? 四、实验探究题14.如图:将眼镜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清晰的像变模糊;只将光屏远离透镜,光屏上又能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将眼镜乙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模糊了,只将光屏4靠近透镜,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1)甲乙两眼镜中,_ 是凸透镜 (2)在实验现象和中,属于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 _ ,属于远视眼矫正原理的是 _ (填写实验现象序号) 15.小宇在家里自制了一个显微镜用来观察盐粒的细微之处,他的显微镜结构及实验装置如图 3 所示。(1)小宇装置中的“水滴”相当于真正显微镜中的_(选填“物镜”或“目镜”)。“水滴”之所以能代替凸透镜,是因为_的特点。 (2)根据你对显微镜原理的理解,填写下表:成像特点放大或缩小倒立或正立虚像或实像水滴_ _ _凸透镜 _ _ _(3)小宇用自制的显微镜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盐粒的分子结构,你猜想其原因是_。 五、综合题16.人的眼睛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关于眼睛,请你填写下面的问题: 5(1)如图所示中_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它能将光线_(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_ (2)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_的_像眼睛与普通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_ (3)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_cm,叫做明视距离某人视力正常,当他用平面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_cm 处最为合适 6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 【解析】【解答】解:望远镜望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故选 D【分析】(1)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答案】A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光屏上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应大于 2 倍焦距,像距在 1 倍焦距和 2 倍焦距之间,但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说明像距不合适,由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知像距太远了,所以当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说明该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是远视眼镜片故选 A【分析】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使光线的会聚点推迟延后;近视眼是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凹透镜3.【答案】D 【解析】【解答】解: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进行矫正故选项 D 正确故选:D【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4.【答案】B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选 B。【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75.【答案】B 【解析】【分析】(1)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太长,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2)近视眼戴凹透镜使光线发散一些,使像成在视网膜上(3)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太短,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4)远视眼戴凸透镜使光线会聚一些,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解答】A、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如果用凸透镜矫正,光线会聚能力增强,使成像更靠前,更看不清不符合题意B、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如果用凹透镜矫正,光线会聚能力减弱,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能看清物体符合题意C、远视眼看近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如果用凸透镜矫正,光线会聚能力增强,使成像靠前落在视网膜上,能看清物体不符合题意D、远视眼看近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如果用凹透镜矫正,光线会聚能力减弱,使成像更靠后,更看不清物体不符合题意故选 B【点评】(1)掌握正常眼睛看近处和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是如何调节的(2)掌握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如何矫正6.【答案】A 【解析】【解答】解:(1)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2)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偏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则选项 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 A【分析】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通过视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7.【答案】A 【解析】【解答】近视眼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原因是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但是我们可用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使光线会聚能力减弱,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能看清物体故只有选项 A 正确。8故选 A。【分析】(1)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太长,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2)近视眼戴凹透镜使光线发散一些,使像成在视网膜上。8.【答案】B 【解析】【解答】若要使眼睛看见一个物体,一定是物体发出的光,或者反射的光线进入眼里,这个物体不一定是光源故:ACD 错。故选 B。【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眼睛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或者反射的光线进入眼里。二、填空题9.【答案】望远;显微 【解析】【解答】开普勒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这样我们就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光学显微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相当于放大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可以把物体两次放大.月球是远处的物体,应选用望远镜观测;细胞是微小的物体应选用显微镜观察.故答案为:望远;显微.【分析】观察较远物体时要用望远镜,观察较小物体时,使用显微镜.10.【答案】晶状体;凸透镜;睫状体放松;变大;睫状体收缩;增强;变小 【解析】【解答】解:人的眼睛是一架神奇的“照相机”,角膜和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人眼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变弱,使像成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