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我们经常食用的甘蔗里含有丰富的蔗糖(C12H22O11) 。下列关于蔗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A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B蔗糖分子中含有 11 个水分子C蔗糖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8D一个蔗糖分子中含有 45 个原子【答案】B2下列过程中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氮作制冷剂 B乙炔与氧气形成高温氧炔焰C酒精洗掉沾在试管壁上的碘D洗洁精通过乳化作用除去油污【答案】B3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是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在氧气中硫接触到氧分子的几率大B夏季在校园里闻到阵阵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中和反应都有水生成H+和 OH-结合成水分子【答案】C4乙醇(C2H5OH)是可再生资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3O22CO2+3H2O,该化学方程式中,不存在的物质种类是( )A单质 B含氧化合物C金属氧化物 D化合物【答案】C5下列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2H2O2H2+O2 BH2+CuOCu+H2OC3Fe+2O2Fe3O4 DAgNO3+NaClAgCl+NaNO32【答案】D6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硼为金属元素 B碳的原子序数是 12.01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D三种原子中质量最大的是铝【答案】D7NaClO2广泛用于造纸工业,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B0C+3D+5【答案】C8(2017 广安)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金属离子的是( )【答案】D9下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氮原子,能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答案】A10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2H2O:2 个水分子BSO4:硫酸根离子CN2:2 个氮原子D:镁离子3【答案】A11小华同学为母亲过生日,下列庆祝活动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编制花环 B榨取果汁 C点燃蜡烛 D切分蛋糕【答案】C12油画上的白色含铅颜料经过一段时间会变为黑色的硫化铅(PbS) 。使其恢复为白色的方法是蘸涂双氧水(H2O2) ,发生如下反应:PbS+4H2O2X+4H2O,其中 X 的化学式是( )APbSO4 BPbSO2 CPbSO3 DPbHSO3【答案】A13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 3 种物质 B反应后原子个数增多C该图可示意 CO 与 O2的反应 D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都为 0【答案】A14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3051015反应后的质量/ gxy2020Aa 一定是反应物 Bx+y=20Cx 的取值范围一定是 0x30 D反应生成 c 与 d 的质量比为 21【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6 6 小题,共小题,共 5858 分)分)15 (6 分)如下图所示,蜡烛在燃烧时物质发生了如下变化,根据图中情景判断物质变化情况。(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4(1)蜡烛受热由固态变成液态的变化属于_。(2)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变化属于_。(3)蜡烛中的棉线燃烧后变成黑色物质的变化属于_。【答案】 (1)物理变化(2 分)(2)化学变化(2 分)(3)化学变化(2 分)16 (10 分)下图是某一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水中氧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请写出上述变化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反应类型是 ,该化学反应中不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 ,上述过程中的 MnO2用作 剂。【答案】(1)81(2 分)(2)2H2O22H2OO2(2 分) 分解反应(2 分) 氢原子和氧原子(或原子) (2 分)催化(2 分)17 (8 分)2016 年 9 月 25 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 FAST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落成,开始接收来自宇宙深处的电磁波。FAST 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1)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Ca(HCO3)2,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溶洞也是喀斯特地貌的一种形态,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是由于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会发生反应 Ca(HCO3)2CaCO3+CO2+H2O,则该反应属于_反应(填写“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之一)。(3)FAST 反射面板才 1 毫米厚,用掉 2000 多吨铝合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_(填写序号5A、B、C、D 之一)。铝合金属于合成材料由铝土矿制备金属铝属于化学变化金属铝由铝原子构成铝合金耐腐蚀是因为铝合金的组成金属的金属活泼性差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只有【答案】 (1)CaCO3+CO2+H2OCa(HCO3)2(2 分) (2)分解(2 分) (3)B(2 分) (4)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难溶的碳酸钙,溶液变浑浊,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碳酸钙和水、二氧化碳又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溶液又变澄清(2 分)18 (2017 泰安) (10 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 2、3 周期的元素,请回答有关问题。(1)下列各组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_(填字母序号) 。ANa、Cl BO、S CF、Cl DCl、Ar (2)写出一条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_。(3)第 9 号元素与第 12 号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4)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当 x-y=8 时,该粒子的符号为_。(5)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_(填字母序号) 。ANO 和 O2 BCO 和 N2 CSO2和 CO2 DPO43-和 SO42-【答案】 (1)BC(2 分)(2)同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2 分)6(3)MgF2(2 分)(4)S2-(2 分)(5)BD(2 分)19 (2017 德州) (12 分)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 。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石棉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1)请写出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2)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有人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3)小红按下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氧化镁为白色固体;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 Mg3N2。【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_【反思与交流】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空气中 N2的含量远大于 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 MgO 却远多于 Mg3N2,合理的解释是_。同学们又联想到氢气在氯气中能够燃烧,于是对燃烧条件又有了新的认识:_。7【答案】 (1)2Mg+O22MgO(2 分) (2)大量的白烟弥漫到空气中,使得生成物收集不全(1 分)(3) 【实验探究】收集产物中的黄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2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试纸由红色变蓝色;黄色固体是 Mg3N2(2 分)【反思与交流】-3(1 分)氮气化学性质不如氧气活泼(2 分)燃烧不一定需要有氧气参加(2 分)20 (12 分)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下图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NO3)的工业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中发生的是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 。(2)上述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个。(3)写出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根据下图说明: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是_(填字母) 。A易溶于水 B有挥发性C受热易分解(5)根据硝酸铵的化学式计算: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6)根据上图计算:该化肥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至少是_。(结果保留至 0.1%)【答案】 (1)物理(2 分) (2)3(2 分)(3)4NH3+5O24NO+6H2O(2 分)8(4)AC(2 分) (5)35%(2 分) (6)85.7%(2 分)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