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期中模拟期中模拟 A A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S-32 Cu-64 P-31题 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 案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每一小题 2 分,共 3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 选项填在相应的表格内。 ) 1,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 )A, 消化食物 B, 焚烧垃圾 C,冰块融化 D,食物腐败 2,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 )A,燃烧匙 B,试管 C,蒸发皿 D,量筒 3,规范实验基本操作,是取得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4,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污染。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实验中未说明药品用量时,取用较多量药品进行实验B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C对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消除其污染D化工生产中使原料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 5,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 4.5 克氧化铜粉末,1 克以下用游码,称量过程中发现天 平的指针向左偏转,这时应该( )A,增加药品 B,减少药品 C,移动游码 D,调节平衡螺母 6,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实验,得到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推理因此,在学 习科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则关于表述: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 玻璃板后,红棕色的 NO2 气体进入到空气中;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 水,热水很快变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正确的是( )A是事实,是推论 B是事实,是推论C是事实,是推论 D, 是事实,是推论 7,关于 SO2,CO2,MnO2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都含有氧分子 B,都是化合物 C,都含有氧元素 D,都是氧化物28,下列操作能将物质完全分散成分子的是 ( )A,在研钵里将粉笔研磨成粉末 B,将蔗糖溶于水C,把植物油滴入水中用力振荡 D,将泥土放入水中用力振荡 9,过滤操作中需要将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 ( )10,工业酒精中常含有甲醇(CH3OH) ,误食后会使人眼睛失明,甚至死亡下列有关 甲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甲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1:4C甲醇由甲醇分子构成 D一个甲醇分子中共有 5 个原子 11,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有趣的结构和性质。例如,在一定条件下 给水施加弱电场,能使水在常温常压下结成冰(俗称“热冰” ,结构见图) 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在弱电场下,水分子的排列从无序转变为有序 B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个数发生变化 C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D利用该性质,人们可能在常温常压下建成溜冰场12,图中“”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BCD13,对下列实验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ABCD3实验 现象 用扫描隧道显 微镜 获得的分子图 象酚酞溶液变红糖水的体积小于糖和 水的体积之和水不容易被压 缩, 空气容易被压 缩解释分子是真实存 在的分子是不断运 动的分子间有间隙分子大小不同14,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 A,水蒸发 B,石蜡融化 C,干冰升华 D,水通电分解 15,下列符号不具有宏观意义,只具有微观意义的是( ) A,Mg B, O2 C , 2CO2 D, Fe2O3 16,下列各组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不相同的是( )A,C2H2 和 C6H6 B,H2O2 和 H2SC,H2SO4和 Cu(OH)2 D,H2SO4和 H3PO4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共 7 小题,每空 1 分,共 26 分) 17,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的基础。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1)2 个 Na 原子 (2)3 个氢分子 (3)氧化铝中铝元素化合价呈+3 价 18,右图为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硫原子核内质子数 (2)硫离子符号 (3)硫元素属于 (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 ) 19,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总结规律要严谨,全面,科学。写出下列排列中规律。(1)CO H2O NH3 CH4 C2H4 P2O5(2)NH3 N2 NO NO2 HNO3(3)20,课堂上老师做了一个实验:将液态空气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立即冒出大量气4泡,把一根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小木条火焰熄灭;过一会再把燃着的小木条 置于烧杯口,此时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的更旺,据此实验现象回答下列 问题: (1)由于液氮的沸点比液氧的沸点 (填“高”或“低” )导致 首先从 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 (2) “过一会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的更旺” ,其原因是 2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物质分类依据不同 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法。但根据概念的范围大小,不同类物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关 系。 (1)图中 A 和 B 处相应的物质类别分别是 A ,B (填“纯 净物” , “单质”或“氧化物” ) 。 (2)现有下列物质空气,二氧化碳,铜,冰水共存物,用序号填空:属于 混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并列关系 包含关系 22,右图为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18.试根据两支试管内气体的体积多少来推断电源的 B 为极, 19.甲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 20.写出电解水的表达式 ,该反应类 型是 (填“化合”或“分解” )反应。 23,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运用。 下表为我国生活饮用水的标准:感官指标化学指标细菌学指标水质无色无味,且澄清透明PH6.58.5;总硬度 250mg/L(以碳酸钙计) ; 铜1.0mg/L等细菌总数100 个/mL 等(1)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 (2)将不符合感官指标的浑浊坑水用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 其中小卵石,石英砂的作用是 , 活性炭的作用是 。符合感官指标和化学指标的水还不一定是安全的饮用水,理由是 。混合物A 化合物B 甲乙AB5(3)如果地下水硬度过大,或者坑水中病原微生物过多,家庭通常都采取 的方法来降低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在化学指标一栏中,水中铜要小于 1.0mg/L, 这里的铜是指 (填“分子” , “原子” , “元素”或“铜单质” )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 3 3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1 1 分,共分,共 1515 分)分) 2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 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A B C D A B C D E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 , ; (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 ,反 应的表达式是 。 (3)不能用 D 装置来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若用 E 装 置来收集氧气,这是利用氧气 的性质,若用 E 装置收集的氧气 来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写出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表达式: 。集气瓶从水中拿出的时机是下面三种情况中的 (填序号) 。25,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小强采用了右 图所示装置: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 25mL 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缓慢 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 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 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 (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 (2)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属于 反应 (3)小强测得实验结果如下: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液面A 铜丝BA 铜丝B625mL22mL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1%(填“” 、 “=” 、 “” ) 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加入铜丝量太 少;加入铜丝量太多 26,乙醇是一种密度比水小,能溶于水的无色液体,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乙 醇是否溶于水”的问题,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在盛有 2mL 水的试管中滴入 23 滴红墨水,振荡。然后加入 2mL 乙醇,不要振 荡,发现乙醇与水分层。 振荡试管,观察现象。 【问题讨论】 (1).在水中滴入红墨水的目的是 (2).在操作步骤中,为了确保乙醇与水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实验操作时应注意 的实验操作 (3).要证明乙醇能溶于水,还应进行操作步骤,写出实验操作是 ,实验现象是 。 四综合题(本题共四综合题(本题共 1 1 小题,共小题,共 7 7 分)分) 。 27,小李同学欲配制 1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5%的硝酸铵溶液,他进行了如下的过程:(1)计算 计算出需硝酸铵的质量为 g,水的体积为 ml. (2)称量 若小李用天平称量时,不小心把砝码与硝酸铵药品的位置放反了,1g 以下用游码,则硝酸铵的实际质量是 g;小王在用量筒量水的体积时,俯视 了凹液面的最低处,若他其他操作都正确,则配得的溶液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 15%(填“” , “”或“=” ) (3)溶解 溶解所需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玻璃棒,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