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湖南省溆浦县小江口乡中学湖南省溆浦县小江口乡中学 2017-20182017-2018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时间:120 分钟 满分: 150 分)题 次一二三四五六总 分得 分一、积累与运用(40 分) 1、 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3 分) 静谧( ) 山岛竦峙( ) 尊君在不( ) ( )拗过去 2、 下列选项中字词全对的一项是 ( ) (2 分) A、不求甚解 由然而生 荫蔽 B、呼朋引伴 鸦鹊无声 秕谷 C、小心翼翼 翻来复去 咄咄逼人 D、花枝招展 人迹罕至 混为一谈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A、有个别同学上网成瘾,执迷不悟,浪费了大好年华。B、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C、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笑话,所有的同学都忍俊不禁。D、大家都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袖手旁观。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 分) A、我市被评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原因是全体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C、通过这次测试,使我们明白了学习要精益求精的道理。 D、我们全班的学生都希望将来考上理想的大学。 5、 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 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 ,作者史铁生。 B、 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作者是英国人海伦凯勒,美国作家、教 育家、慈善家。 C、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D、 繁星 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内容包括对母爱与 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赏、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6、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 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 ) (2 分) 只要热爱生命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既然钟情于玫瑰 既然选择了远方A、 B、 C、 D、 7、 仿写句子。 (3 分)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冲它哭,他便冲着你哭;你冲它笑,它便冲着你笑。这恰如:悲 观的人,把挫折视为烂泥潭,一点点陷入人生的困境; , , 。 8、 默写(10 分,每空 1 分) (1) 、 观沧海中表现作者有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 (2) 、时光交替,匆匆不待,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经呈现春意,正如次北固山下所 写的: , 。 (3) 、我寄愁心与明月, 。2(4) 、正是江南好风景, 。 (5) 、 ,一夜征人尽望乡。 9、 口语交际与综合运用。 某学校开展“我和青春有一个约会”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4 分) (1) 、活动设计:学校将围绕“我和青春有一个约会”的主题进行系列主题活动,请你设 计两项活动: 活动一: 活动二: (2) 、偶像是成长的心灵力量。请你再下列人物中选择其中一个,用简洁的语言从生存年 代和人物精神两方面进行介绍。 备选人物:诸葛亮文天祥孙杨 1 2 3例:苏轼宋代词人,虽屡遭挫折但依然豁达乐观。2、诗歌鉴赏(5 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0、“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 (3 分) 11、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秋思,是指秋天的思绪。 “天净沙”是曲牌名。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3、阅读理解(18 分)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 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 也!” 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子罕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子张12、填空 : 论语是 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 、 并称“四书” ,共二十篇。 (2 分) 13、解释加横线的词语 (4 分) 学而时习之 可以为师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饭疏食,饮水 14、含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2 分)A、传不习乎 B、不亦说乎 C、温故而知新 D、人不知而不愠 15、按要求写句子(3 分): 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 分)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17、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方法上有许多观点。请你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3 分)观点: 体会: 四、阅读春节选,回答问题。 (13 分) 小草偷偷地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 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 悄的,草软绵绵。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 的像霞光,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 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 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7、想像一下,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下面的诗句中哪一句描写 的画面与它最接近?( ) (2 分) 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 ) B、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4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D、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18、第二段写春花的顺序是从 到 ,写出了春花繁密茂 盛、 、 的特征。 (4 分) 19、作者由花朵想到了果实,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那么,你 由“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想到了什么?用几句话把它描写出来。 (3 分) 20、景物本身没有思想感情的,但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有思想感情的人来写。文中有这样的 例子,你认为写得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 (4 分) 五、阅读王焕伟让我看着你 ,回答问题。 (14 分) 从母亲住进我们医院的那一刻起,我就后悔自己当初选择的职业了。曾经有那么多的患者 能在我的手上康复,母亲的病,却让我无能为力。面对越来越消瘦的母亲,我除了强颜欢笑地 安慰着她,就只能偷偷躲到某个角落里抹眼泪。 那个时候,她的癌细胞已扩散到整个胸部。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 不吱一声。每次进去看她的时候,她都装作很平静的样子,面带微笑地看着我:“我觉得比先 前好多了,你工作忙,不用老来看我。 ” 我扭过头, 眼泪无声地掉落下来。 午后的阳光照在洁白的病床上,我轻轻地梳理着母亲灰白的头发。母亲唠叨着她的身后 事,她说她早在来之前就已准备好了自己的老衣,可惜还少了一条裙子,希望我们能尽快给她 准备好。说这些的时候,母亲的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的微笑。不像是谈死,倒像去赴一个美丽的 宴会。母亲一生爱美,临终,都不忘记要完美地离去。我的泪,再也忍不住,一滴又一滴地落 到母亲的头发里。 母亲的病房,离我的办公室仅有几步之遥,可她从来没有主动要求我去她的病房。每一次 去,她还忙不迭地催我走。她说还有很多病人等着我,她嘱咐我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那样 对待病人。其实,我很清楚,每一次离开母亲的病房,身后那双依依不舍的眼睛会一直随着我 的身影,直到我拐过屋角。 一天,一个女孩子急需眼角膜,恰巧医院里来了一位救治无望的男孩,出于一个医生的责 任,我劝那个男孩的家长捐献出孩子的眼角膜。 男孩的父亲同意了,不想他的母亲却发疯般地 找到我,说她决不允许谁动儿子一根毫毛,哪怕他不在这个世界了。最后,也许被我劝得急了, 那位痛得发狂的母亲突然大声地说:“你觉悟高,怎么不让你的家人来捐献?”我一下子呆在 那里,无言以对。 母亲是何时出现在我的办公室门口的,我竟然一点都不知道。直到听到那声熟悉的呼唤, 抬起头,看见母亲正泪流满面地立在那里:“孩子,你看妈妈的眼角膜能给那个孩子用么?” 屋子里一下子静下来,几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向了母亲。我几乎不敢相信,那话是从母亲嘴里 说出来的。母亲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残缺,可她竟然情愿让自己残缺着离开这个世界。看大家都 在惊愕地盯着自己,母亲的脸上忽然现出少见的一点血色。她挣扎着走到我面前,静静地盯着 我看了足足有一分钟,然后,我听见母亲轻轻地说:“孩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