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3页
第2页 / 共73页
第3页 / 共73页
第4页 / 共73页
第5页 / 共73页
第6页 / 共73页
第7页 / 共73页
第8页 / 共73页
第9页 / 共73页
第10页 / 共73页
亲,该文档总共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讲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考试说试说 明考查查情况宋明理学朱熹的理学思想四年未考明清之际际的儒学思想李贽贽、黄宗羲、顾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一、宋明理学 1.朱熹的理学思想 (1)概况类类 别别内 容理气论论理先于气,_比气更根本 气有变变化的能动动性,理不能离开气 万物之理终归为终归为 一,就是“太极”修养论论教育要“慎思明辨,_” “_”是一切道德价值值的终终极源泉 强调调要有社会_ 社会政 治理论论道的价值值内涵是“_” 儒家干预预政治的关键键,就是“_”理格物致知 仁 责任感三纲五常 正君心(2)地位及影响注解四书,使之成为理学的主要经典。作为一代儒学宗师,他的思想作为_,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官方正统儒学2.陆王心学代表主 张张影响 陆陆 九 渊核心命题题是“_”,意 思是本心即天理 主张张“_”,作为为自己 安身立命的准则则 认为认为 “物欲”和“意见见”是人 心之弊,所以要将其剥落、扫扫除是_的开创创者, 其思想言论论深刻影 响了后世的思想体 系王 守 仁致良知 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 理 强调调知行合一建立系统统的_ 理论论,是心学的集 大成者心即理也发明本心心学心学问题1:为什么说理学也是儒学的发展?提示:理学也是儒学,它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糅合了佛教、道教的一些思想,形成了以儒学为主体,儒、佛、道相结合的新儒学思想体系。问题2:朱熹的理学思想,在他生前被官方诬为“伪学”,而在他死后却被官方奉为儒学正宗,为什么?提示:朱熹的思想,与当时官方所尊奉的传统儒家思想不一致,所以被诬为“伪学”;而他对儒学的发挥在本质上进一步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因此,随着社会发展,他的理学思想逐渐被官方奉为儒学正宗。二、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1.李贽(1)思想提出“穿衣吃饭,即是_”。反对盲从孔子,认为儒家经典不是“_”。提出“_”,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写作风格上,主张“真心”,反对摹古文风。(2)著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3)影响:对正统思想发出大胆挑战,对_大胆批评。人伦物理万世之至论童心说社会现实2.黄宗羲(1)思想批判_,“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提出君臣平等。废除君主专制下的“一家之法”,建立“_”。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反对重农抑商,认为_。(2)著作:明夷待访录。君主专制天下之法工商皆本(3)评价其主张是明朝末年社会_发生变化的具体反映。其思想为近代中国_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生产关系反专制主义3.顾炎武(1)思想批判君主专制,提出“_”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提倡经世致用,注重_。(2)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3)地位: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是清初_思潮的推动者。众治实学经世致用4.王夫之(1)思想政治思想的主旨是“_”。抨击“孤秦”“陋宋”,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当做私产的做法。提出尊重_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强调“天地之化日新”。(2)地位:其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循天下之公物质运动规律问题1:李贽的思想体现了强烈的反正统意识,这里的“反正统”主要指什么?提示:李贽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中,批判“存天理,去人欲”;他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这些都是对当时封建儒家正统思想的挑战。问题2:黄宗羲等人提出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的早期民主思想,这等同于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吗?提示:明清之际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由于当时资本主义尚处于萌芽阶段,他们还没有提出推翻封建制度的时代要求,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因而绝不能等同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本质上仍属于封建儒家思想的范畴。宋明时期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明清之际,以个性解放为核心,反映社会需要的早期启蒙思潮悄然滋长。程朱理学主张“理”是万物的本原,强调格物致知。陆王心学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强调内心反省。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是在当时政治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的条件下萌生的,对社会产生巨大冲击。明清之际的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等主张,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主题 1 宋明理学 材料一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其性其形,虽不外乎一身,然其道器之间,分际甚明,不可乱也。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八答黄道夫探究1:据材料概括朱熹的主要观点。提示:(1)朱熹认为天地之间有理有气。(2)理是世界万物本原,气是造成天地万物的材质。(3)必须依傍理而运行,理比气更根本。材料二 陆九渊曾记述:“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指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指陆九渊及兄陆九韶)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探究2:据材料概括朱熹和陆九渊的主要分歧。提示:朱熹主张“先观后悟”,格物致知;陆九渊主张“先悟后观”,内心反省。一、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之处1.不同点(1)程朱理学认为宇宙万物有“理”和“气”两个方面,理先气后,是客观唯心主义;主张用外在的“天理”来规范行为。(2)陆王心学认为“心外无物”“心即理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主张通过内心反省达到“致良知”。2.相同点(1)都属于儒学范畴,并对儒学有所发展。(2)都强调意识第一,物质第二,属于唯心主义。(3)都要求克服私欲,维护封建统治秩序。(4)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5)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积极作用。二、程朱理学的三大特点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这是宋明理学的突出特点。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天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灭欲”或“存心灭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3.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它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的特点。宋明理学的佛道化是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去人欲”的道德主张。【备选要点】宋明理学的历史和现实影响1.历史影响宋明理学成为官方正统儒学后,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它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2.现实影响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尊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主题2 明清之际的儒学 材料一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也。若失却童真,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见尽长,女子见尽短,又岂可乎?李贽焚书探究1:据材料概括李贽贽的基本主张张,指出这这些主张产张产 生的时时代背景。 提示:主张:反对将儒学教条化;提出“童心说”;反对歧视妇女。时代背景:(1)经济因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2)阶级基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队伍扩大。(3)政治因素: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4)思想因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士、三纲五常扼杀人性,遏制思想自由发展。综上所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材料二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探究2:据材料概括黄宗羲的主要观点。他认为君主的主要职责是什么?提示:观点:君主是天下大害,抨击君主专制,主张君臣平等。职责:为天下万民兴利除害,使“天下为主,君为客”。材料三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明顾炎武日知录探究3:概括“亡国”与“亡天下”的内涵,在社会责任方面顾炎武提出了什么主张?提示:“亡国”指王朝的更替(改朝换代),“亡天下”指整个民族的沦亡。主张:保卫整个国家民族,天下所有人都有责任。一、明清之际儒学思想的主要特点1.反传统、反教条、反封建专制。李贽大胆挑战宋明理学,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三大思想家都以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道统而闻名。2.反对浮夸空谈的风气,讲求经世致用的功利主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都是经世致用思潮的倡导者与推动者。3.有一定的民主色彩。李贽提出“童心说”;黄宗羲呼吁废除君主专制下的“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并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顾炎武提出“众治”的主张;王夫之提出“循天下之公”。4.提出“工商皆本”。黄宗羲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反映出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二、正确评价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1.进步性(1)明末清初的四大思想家,在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观点,使得儒学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从而又一次发展了儒学。(2)这些思想是在明清封建社会走向衰落背景下产生的,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具有解放思想和民主思想启蒙的历史进步性。2.局限性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根本上有别于西欧的启蒙思想,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总之,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备选要点】一、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明末清初思想家的思想有何异同1.不同(1)黄宗羲: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2)顾炎武:特别倡导实学,积极求真并实践。(3)王夫之:哲学贡贡献大,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义理论论的集大成者。 2.相同(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2)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3)思想上:批判地继承儒学,倡导经世致用。二、正确认识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和传统儒学的关系1.批判、继承(1)黄宗羲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2)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积极思想。(3)王夫之批判理学先前宣扬的“天命论”和“神道论”。2.发展(1)提出一些反对君主专制主张是前人未曾提出的,有民主色彩。(2)这些思想影响了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高频点1 宋明理学 1.(2012海南单科T6)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B.孟子的仁政思想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D.道家顺应顺应 自然的思想 【解析】选A。材料体现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阴阳,万物又产生“仁”;B材料无法体现“仁政”思想;C不是说明阴阳关系而是阴阳与万物的关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