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1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5页 / 共31页
第6页 / 共31页
第7页 / 共31页
第8页 / 共31页
第9页 / 共31页
第1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播电影电视网络导入报纸6专题四第3课11月13日至 24日,12集 大型电视纪 录片大国 崛起在中 央电视台经 济频道隆重 推出。 我们现在可以通 过哪些途径看到这 部电视纪录片?大众报业的发展大众报业的发展唐代中国就出现具有新闻传播 功能而且只是在官员间传阅的 报纸邸报(887年)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 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为什么世界上最早的报纸会 诞生在中国的唐朝?大众报业的发展大众报业的发展 1、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出现近代报 刊?主要是谁办的?原因是什么?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 在华传教士进入进入1919世纪,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世纪,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 的办报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的办报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时代的要求 ,社会呼唤着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求的,社会呼唤着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求的 大众报纸的产生;大众报纸的产生;西人办报潮流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的推动 。 2、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的?最早的报刊是?19世纪70年代 1873年,汉口昭文新报 3、大众报业有哪些特征大众报业有哪些特征?大众报业有几种类型的报大众报业有几种类型的报 纸?通俗性报刊特点?纸?通俗性报刊特点?传播洋教西学为主的报纸。商业报纸。政论性报刊传播洋教西学为主的报纸。商业报纸。政论性报刊 。通俗性报刊。通俗性报刊。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根据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根据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的原则的原则 以以新闻和言论新闻和言论为主要内容,为主要内容,铅字印刷铅字印刷等排版为主要等排版为主要 形式。形式。申报是旧中 国历史最长、影响 最大的一份报纸。 原全称申江新报 ,它从1872年4 月30日刊,直到 1949年5月27日停 刊,前后办了77年 ,共出版25600号 。 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热情空前高涨大众报业的发展大众报业的发展辛亥革命后,报刊成为宣传政治的工具大众报业的发展大众报业的发展广播影视的普及广播影视的普及广播广播1、产生时间: 20世纪20年代初2、阅读课文,找到以下“中国第一” 的名称、产生时间和地点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 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广播影视的普及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电影你知道电影的 发展经历了怎样 一个过程吗?无声电影有声电影彩色电影广播影视的普及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电影法法 卢米埃尔兄弟卢米埃尔兄弟 1895年,由 卢米埃尔兄弟卢米埃尔兄弟 制作的电影制作的电影 火车到站火车到站、 工厂的大门工厂的大门 在巴黎公映,在巴黎公映, 标志着世界电标志着世界电 影的诞生。影的诞生。 广播影视的普及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电影电影在发明之后不久就传入中国。 电影在中国的放映经历了从无声到有 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 片的发展阶段。 1、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的时间、地点1894年,上海徐园“又一村”广播影视的普及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电影2、中国第一部自拍电影:定军山1906年,北京丰泰 照相馆拍摄了中国第 一部电影:京剧定 军山,演员为中国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谭鑫培。广播影视的普及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电影3、民国时期,国产电影取得快速发展民国时期的著名 电影名作、导演 和演员各有哪些 ?广播影视的普及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电影难夫难妻第一部故事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有声电影(1926年)渔光曲渔光曲第一部在国际上获 奖的电影阮玲玉 胡蝶 周璇 广播影视的普及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电影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了 哪些著名的导演、演 员和电影作品?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一度遭受 过重大挫折;改革开放后继续快速发 展,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电 影大国之一。广播影视的普及广播影视的普及电视电视1、问世时间:20世纪30年代2、中国第一家电视台:1958年,北京电视台 (1978年更名为中央电视台)3、发展过程和现状(“四多”)4、电视的发展过程:黑白电视彩色电视数字电视一是出现一批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一是出现一批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的新闻类节目;的新闻类节目;二是现场直播一些重大事件和体育比赛;二是现场直播一些重大事件和体育比赛;三是播映许多优秀的电视连续剧;三是播映许多优秀的电视连续剧;四是出现了许多受欢迎的综艺类节目。四是出现了许多受欢迎的综艺类节目。电视节目的丰富多彩的表现电视节目的丰富多彩的表现广播影视的普及广播影视的普及电视电视广播影视的普及广播影视的普及电视电视广播影视的普及广播影视的普及电视电视广播影视的普及广播影视的普及电视电视壹周立波秀 非诚勿扰 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我国的互联网事业起步虽晚,我国的互联网事业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却是一日千里,发展但发展速度却是一日千里,发展态势呈现出后发者的跳跃式特征。态势呈现出后发者的跳跃式特征。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1、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开通;2、1996年10月,上网人数62万;3、 1999年底,上网人数890万;4、2000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1580万,居世界第五位。5、2003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6800万,居世界第二位。1. 1.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 体;体; 2. 2.费用低廉;费用低廉; 3. 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4. 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 地获取信息。地获取信息。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互联网的优势互联网的优势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网络利弊谈利弊一种意见认为:一种意见认为:作为中学生,他们上网的机会很多作为中学生,他们上网的机会很多, ,互联网互联网 向他们展示了各类知识结构向他们展示了各类知识结构, ,网络为他们提供网络为他们提供 了大量信息,又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的了大量信息,又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的 个性化和国际化的空间,给了他们一个展示自个性化和国际化的空间,给了他们一个展示自 身能力的大舞台身能力的大舞台, ,所以他们对于知识选择的灵活性大大增加所以他们对于知识选择的灵活性大大增加 ,学习的主动性也大大提高,学习的内容自然,学习的主动性也大大提高,学习的内容自然 大大超出了狭隘的课本范围,这对于学生能力大大超出了狭隘的课本范围,这对于学生能力 的提高应是大有裨益的。的提高应是大有裨益的。另一种意见认为:另一种意见认为:网络的出现无疑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一块网络的出现无疑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一块 绿洲绿洲. .但部分中学生上网更多的是为了消遣和娱乐但部分中学生上网更多的是为了消遣和娱乐 ,因为网络这个完全虚拟的世界是他们放松自,因为网络这个完全虚拟的世界是他们放松自 己的最佳场所。同时也许正基于这一点,家长己的最佳场所。同时也许正基于这一点,家长 和师长才会对中学生上网出现不同程度的抵制和师长才会对中学生上网出现不同程度的抵制 ,因为他们认为网上娱乐分散了他们过多的精,因为他们认为网上娱乐分散了他们过多的精 力,会对学业造成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力,会对学业造成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他们 害怕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对他们的身心不利。实害怕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对他们的身心不利。实 际上也确实在中学生中际上也确实在中学生中, ,出现了出现了“网络综合症网络综合症 ”等一系列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等一系列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1、下列有关近代中国报刊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 19世纪中后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B. 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是昭文新报 C. 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是政府刊物 D.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红色中华报、 中央日报等报刊2、标志着中国无声电影历史结束的是A渔光曲 B定军山C风云儿女 D歌女红牡丹BD3、从信息传播和交流的角度看,如果你欣赏一场精彩的球 赛,你会选择下列哪一种传播媒介? A. 报刊 B. 电影 C. 电视 D. 互联网D4、“第四媒介”的主要功能有 能传播文字、图象和声音 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可查询资料、浏览新闻 可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 双方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时沟通 A、 B、 C、 D、 D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