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育才小学课程校本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厦门市海沧区育才小学 黄马福课程是教育的载体,也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更是学生素养能力培养的基石。国家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校本课程就应该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国家课程虽然体现了国家意志,具有统一性、普遍性和强制性,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进行校本化改造,实现由理想课程向实践课程的转化。国家、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既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又是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核心与关键。几年来,育才课程文化围绕“爱阅读,爱运动,爱劳动”三个核心习惯的培养,以培养“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人”为目标,追求“六年影响一生”的精神价值,通过全员全程的参与,以“完善和丰富国家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围绕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这一学校课程建设的内核展开实践,形成独有特色的育才课程文化。一、课程校本化的背景与实践问题一:多年来,一年级任课教师总会报怨新生越来越不会听课,注意力难集中,入学训练的效果不理想等等。通过了解分析,我们发现有如下原因:从小大量时间看卡通电视使他们对单纯的教师讲话不敏感;父母对子女的口语交流及如何听话缺乏良好习惯的培养;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使孩子对学习内容和小学课堂缺乏新鲜感。对策:注意力的集中是高效学习的前提,如何改变现状,怎样针对一年级新生的特点进行科学有效的注意力训练?根据新生特点,结合我校午读机制,我们组织语文教师挑选适合一年级学生听的故事,利用午读时间播放给他们听,实施四步听故事训练课程。第一步,播放有声有形的电视故事,由于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又配有电视画面与音乐,学生听看都非常专注,教师在其中不断要求学生听的专注与效果。一个月后,我们进入第二步,播放只有声音没有电视画面的故事,靠故事的情节和演讲者的语调变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听的品质。又一个月后,我们就进入第三步,让老师或家长口头讲故事,要求学生边听边记,听后回答问题或简单复述。第四步,一方面我们引导学生利用刚学会的汉语拼音和汉字,自己看注音读物,另一方面,我们开发录制了五十个家庭训练学生听、记、说能力的小故事,要求家长在家每天一对一地训练,学校期末组织检查验收。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组织训练,一年级学生听的品质有比较明显的提升,较好解决小学新生的注意力问题。问题二:近年来,小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有下降的态势,不少学生面对数目大一点的计算没耐心,甚至不操作计算就傻等结果。通过观察,我们还发现不少学生学习操作时磨蹭拖拉动作慢,做计算时心不在焉等等。对策: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核心能力之一。长期以来,计算能力也是我国小学数学的强项和优势,如何解决计算教学的新困扰。我们通过研究认为听算训练可以起作用。因为,听算训练要求学生既要专心听,又得立即算,还得赶紧写。为此,我们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开发设计了一套各年级听算训练素材课程系统,利用每节课上课的前 3 分钟,让学生边听边算边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高度集中,瞬间记忆力和快捷动作得到有效训练。为了进一步强化效果,我们又录制一套供家长在家每天操作检查落实的听算操作系统,每天五分钟听算训练。为此学校每学期也都组织一次全校听算、口算、计算综合比赛来检验成效。经过二年的坚持训练,我校学生的听力、计算力、注意力和动作的速度都得到明显改善。问题三:一直以来,农村孩子的课外阅读量少,不爱读书,大量闲暇时间被电视网络和无所事事取代,造成普遍的农村孩子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素养提升困难,学业发展受阻,可持续发展空间不大等等。 对策:家长及家庭我们一时无法改变,但孩子可以造就。为此,我们采取开发课外阅读课程策略。第一,培养课外阅读习惯。我们根据每天中午大多学生不午休早到校的现实,打开校门引导学生进教室午读。第二,提供书源。我们把图书馆的书搬到教室,省去借还书的手续和不便,让学生随手就可拿到想读的书。第三,营造阅读氛围。通过建设开放式的书香长廊营造学生同看书,随时可以看书的环境,通过设立学校读书节,并组织系列活动,如请儿童作家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讲座签名等,组织书商到校售书,带学生到图书馆,书城等参观,开展读书心得交流和小书迷好书推介会等活动。第四,开发育才小学必读书目考试测试系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课外阅读难评价的困扰,让每个孩子获得更快更多的阅读成就感,激发其阅读兴趣。问题四:近二十年我国中小学生体质监测的结果表明,除身高体重指标有一定的提高外,其它指标都呈下降或处于较低水平,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校必须有所作为。对策:我们的改变是从课间开始的。率先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07 年春季一开学,我们调整学校作息,每天上午安排出半小时体育大课间活动时间,在学生做完广播操后组织开展跳绳、掷沙包、踢踺子、摇呼拉圈及各种游戏活动,由于有组织、有时间、有器材、有场所,大课间活动有序展开。在活动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做操有气无力,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动作变形走样,怎么办?根据儿童年龄及心理特点,我们组织老师编健身操,不断创新的健身操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而且解决了下雨天大课间的运动问题。针对学生运动难坚持和不努力的困扰,我们结合学校星级评价考核,推出全校 1 分钟跳绳专项测试,每学年考核二次并记入个人档案,并对各班的总评成绩进行公示和奖罚。面对大课间活动的各种问题,我们不断调整改革,跳绳成为一条主线,个人跳、集体跳、花样跳,跳长绳、跳短绳不断推陈出新,跑步,游戏,踢踺子,大家唱等穿插其中,在丰富中坚持,在坚持中超越。如今,人人跳绳已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问题五:当今的孩子不爱劳动、不愿劳动、不会劳动已是一种普遍现象。劳动教育的缺失,使得许多的孩子责任心和担当不强,尊重劳动及感恩的情感淡薄。对策:面对人口老龄化加速和人口红利消失的双重压力,我们今天的教育必然要先行一步。三年前,我校采取一系列措施,落实劳动教育。首先,我们开展班级事务包干,把班级里每天要做的各种事务一一分解落实到每个学生,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让每个孩子学会为班级为他人负责尽职。其次,我们明确要求家长拿出比抓孩子学习更高的智慧来培养孩子劳动习惯,提出每个孩子必须每天自理或家务劳动一小时,在寒暑假的每一天里记录签字,并由责任老师负责督促检查,并通过学校每年开展的全校劳动技能大赛进行检验评价。第三是建设劳动种养基地和科技长廊,并把基地按块分田到班,让学生经历种植蔬菜瓜果的全过程,体验作物从播种发芽生长管理收获的辛苦与喜悦,真正体会粒粒皆辛苦之后,自然加倍珍惜劳动成果。问题六:今年,教育部发文通知要求中小学校要落实培养每个学生二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爱好。跳绳、踢踺子己经成为育才学生人人必会的体育项目,如何在艺术教育上突破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对策:通过观察了解,我们发现刚刚传入学校的陶笛很受学生的喜欢。陶笛好吹且指法简单,一吹就响,一学就会,学生很快就能吹出熟悉的弦律,既感兴趣又有成就,适合每个孩子学习。陶笛便于随身携带和打理,随时吹奏,适合孩子玩中学和学中玩的小学生年龄特点,有利于乐感的培养和情趣的发展。为此,我们决定在五年级开设陶笛校本课程,自编教材,自购陶笛(对部分无力购买或不愿购买的学生,学校统一购买后无偿借给他们使用),每周 2 节课(小课以班级授课,大课以年段授课)由专职教师执教。短短二个月,学生们已能吹十几首歌曲,还走上舞台为全校师生表演。二、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原则全员性:全体教师都参与课程校本化的开发、建设、实施及评估。人人都是课程校本化的建设者,也是实施者,在共建、共用、共评中进一步达成共识形成合力,进而内化为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学校课程文化。全面性: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各科课程校本化。保证所有学生得到全面综合发展。灵活性:课程实施时间灵活,多样。有结合国家课程进行渗透,有利用课前 3 分钟,课余时间落实,有依托家庭来实施。综合性:在各学科国家课程的实施中融入校本课程。要求教师从教书育人的高度自觉变学科教学为学科教育。可操作性:易于教师、家长、学生操作使用,便于评估检测。通过“以评促教,以考促学”紧抓评估考核牛鼻子,采取灵活多样有效的评估手段。三、课程校本化建设成效与思考1.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进行每天二十分钟的听故事训练。有利学生注意力的集中,而注意力的品质如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利学生较快地学会听老师讲课;有利学生记忆力和知识素养的提高;有利缩短新生的适应期。今年我们学校由于实行这一校本课程,一年级新生的适应期不断缩短,开学二周学生听课习惯就基本进入正轨,收到很好的实效,真可谓一举多得,是良好听课习惯养成的好抓手。2.听算训练既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培养注意力和记忆力。在听算过程中学生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同时大脑高速运算,手要快速写出答案,学生始终处于紧张又亢奋的学习状态,对改变学生学习过程磨蹭,做事拖拉的坏毛病起到有效的矫治作用。利用三分钟听算在课前,课中,课末开展训练,可有效集中学生注意,进入良好的课堂状态,也是训练和提高学生学习品质的平台。从我校二年的跟踪对比看,学生的计算速度与正确率都有较显著的进步。其实,小学生的口算和计算能力终身受用,特别是在初、高中理科学习中,快速准确的计算可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必读书考试系统让学生课外阅读动力十足。课外阅读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制约着课外阅读的评价实施,而有了评价测试软件,学生们获得了认真阅读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进而激发其阅读兴趣。而阅读后就要进行检测评估的暗示也会促使学生更认真的读书,有利于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随着学生考试过关书目的增加,学生课外阅读的自觉意愿也不断提高。如:我校五年二班学生是全校必读书过关最多的,开学至今已有十几人课外阅读书日超过二十本。而广阔的阅读背景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和素养的丰富有积极的作用,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习惯的重要抓手。近二年育才学生在市、区各项比赛中频繁获奖,也是极好的佐证。4.跳绳运动的全面普及,一方面活跃了课间运动的氛围,一下课便拿出跳绳跳、玩成了许多孩子的习惯,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协调性的改善和体能的提高。我们还把跳绳运动落实在寒暑假的每天五个一小时之一,特别是每年二次的全员跳绳测试,每个孩子的跳绳成绩记录在案,对激励学生坚持和不断超越起到很好的作用。经过育才六年的跳绳打磨,每个孩子的跳绳技能和兴趣不断提升,六年影响孩子的一生,这几年厦门市体育中考项目跳绳,对于从育才小学毕业的学生来说,那只是家常便饭,他们大多取得优秀成绩。5.去年四月广西桂林的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到我校听课交流,看到我校学生早上一到学校就投入各自岗位劳动,感慨不断地说,已经有好多年没有看到这样的学生自理劳动场面了。其实,自理劳动让孩子们很有成就感,地一扫就干净,房间整理后就特别整洁,这种成就感对孩子很重要,会有一种被别人需要的感觉。劳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还让他们学会珍惜劳动成果,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后更学会感恩和尊重劳动。6.每当课间及放学时,校园里传来一阵阵陶笛声,我总觉得这样的校园真有活力,充满韵味。陶笛一吹就会响,使许多孩子爱吹,敢吹,能吹,渐渐地就有人想吹,每每看见学生认真又放松地吹着陶笛,这不就是最好的艺术教育,这不就是最快乐的艺术学习吗?课程校本化建设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学校特色文化的生长点,要走的路很长,我们将不断求索。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