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在科技实践活动中摘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课外活动中注意及时为学生提供最新科技信息,使学生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得到充实。我们常常有计划地给学生专题讲述“现代科学的重大突破”。我们发现在活动中,同学们思路十分活跃,常常提出很多设想,很多看法,必须注意保护这种寻求创造性劳动的积极性,大力鼓励学生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关键词:科技实践活动;科学素养正文: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广泛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志趣和创新精神,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校的科技活动既包括每周一至两节的“科技” 课,综合实践活动课,更有每周六的科技、航模、无线电等兴趣小组活动课,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通过开展科技活动,培养了学生较为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造心理,增强了科学素质。回顾几年来我校开展综合科技实践活动的过程,总结如下:一、以校为本,着力开发校内科学教育资源我校以教育局开展的科技节为平台,以校内的各种科技教育资源为载体,以参加校内外科技小论文、科技创新大赛为动力,通过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1、利用校园环境资源,增强学生科学意识学校主动挖掘各种宣传阵地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使学生耳濡目染,有机渗透科学教育,千方百计利用学校有限空间建设好“空中农场”。我校“空中农场”有效利用了学校空地,种植植物,通过学生的辛勤耕作,不仅体会到了丰收的喜悦,而且为科学课堂教学提供了实验素材,也尝试到了科学研究的价值;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综合实践平台,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的内容分为动植物标本观察和气象观察两大类。学生记录植物生长的过程;动物生长状况;通过观察,学生们写出了自己的观察日记和小论文。2、整合课堂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科学方法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我们充分利用科学课、微机课、校本课,利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向学生讲解有关科学的知识,提高活动的效率。我们利用科学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验研究中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得出结论并初步运用。所以,我们让学生在课堂内尽量多地进行科学探究,应充分挖掘实验器材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在“玩”中取乐,乐中有悟,并努力把这种研究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觉开展探究。针对网络的普及,学校及时调整微机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网络查找资料,引导学生文明上网。3、充分利用校内活动资源,全面提高科学素养我们学校充分利用“图书室”“科技知识讲座”等校外场所,指导学生阅读优秀的的科普作品,如中国的有十万个为什么、神奇的南极、高士其科普作品精选、我们爱科学等,再通过交流等活动,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启发创新思维的灵感。在科技节期间,我们要求学生至少阅读一本科技图书、参加一次科技知识比赛和出一张科技小报,同时,学校还开展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活动,对活动中的优秀作品择优向上推荐。二、内外呼应,努力挖掘校外科学教育资源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还得要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结合校外的生活资源,学以致用。1、充分挖掘校外人力资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是学生校外学习的组织者,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父母亲等家长资源,发挥学生家长各自的优势,挖掘他们的潜力,让学生在家长那里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同时,学校要求家长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努力让每位学生生活在一个学习型的家庭氛围中。例如,当许多学生学会了电脑的基本操作方法,并有了“绿色上网”的观念后,有的学生家庭买了电脑,方便学生查阅资料、快速下载软件,还可以使学生学到更丰富生动的科学知识。另外,我们还聘请校外专家,充分利用好校外辅导员、科技专家,请校内作辅导讲座,或学生登门拜访、电话咨询等形式,向他们请教。2、有效利用校外自然资源学生还把大自然作为学习的对象,河流、工厂、农田、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都是科学学习的重要载体,也是开展相关科技活动的学习资源,在适当的时间到达适当的地点,用适当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活动。3、不断充实校外社会资源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社会生活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大课堂,这半年来,我们多次组织学生走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中的科学。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区的科技比赛,不问成绩,只管参与的收获和心得。学校还让参加比赛的同学回校做报告,交流参赛的感受和收获。三、优秀的科技人才不仅科技知识丰富,自身还得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因此要重视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1、注意培养刻苦钻研、不怕困难的治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对意志的培养。因为任何一种创造发明,甚至于一般的学习研究,没有超码的克服困难的毅力,没有百折不挠, 不怕失败的精神,要取得一定的成就是不可理解的。因此,在科技活动中应十分注意对学生意志的培养和锻炼。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他们在日常生活、自然常识及科技、科学书籍中已接触到一些自然科学的奥秘,并对它产生了好奇心,他们带着强烈的兴趣报了名,参加了活动。对小组开头安排的一些趣味性活动感到很新鲜,对能动手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也很高兴。但是随着活动的开展,由于学生的理论知识一般来说比他们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要深,要广,比如各种更为复杂的船模、建模拼装要的是细心、信心和毅力, 如试飞的航模飞机再一次地撞上了大楼于是,这种直观的兴趣开始不稳定了,畏难心理萌生,打退堂鼓的也有,困难接踵而来。在这个考验面前,辅导老师一方面向他们讲述科学家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探索真理的故事,使同学受到很大的鼓舞。另一方面引导同学互相帮助,提高信心。法拉第有一句座右铭:“拼命去争取成功,但不要期望一会会成功。” 在科技活动中,就应该注意让同学们树立敢于成功,不怕失败的坚强信念,在各种困难中磨练百折不挠的志气,使他们由此明确:有决心,不畏难,是做一个科技工作者必备的品质,应该从小培养。二、逐步树立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化学科学创始者拉瓦锡说过:“不靠猜想,而是根据事实。” 在用现代科学知识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倡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因为科学本身就是实事求是的,求不得半点的虚假。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从一开始剪刀的握法、锋利的刻刀的使用都是小心翼翼;到后来学习锯子的使用;用烙铁焊接等技术的掌握;从对船模、车模、航模的一窍不通,到自己能很快的完成一辆四驱车的制作;能操纵遥控快艇在水上疾驰;操纵遥控飞机在空中翻跟斗,大家都高兴得拍起手来。这是辛勤劳动的结晶,是刻苦学习的成果,怎么不叫人兴奋呢?然而辅导老师十分冷静,没有忘记在这个时刻要特别注意提醒同学们要严谨细致,精益求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立体纸工要有棱有形,挂角要正确;30 分钟内完成一架“橡筋动力吹塑纸飞机”的制作; 如何减少四驱车在运动中的各种阻力;遥控船模航行中不能碰到水道壁,绕桩时不能碰桩等这样的活动对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一丝不苟、积极求索的科学作风是一种很好的锻炼,使他们学到了对科学进行探索研究和运用所学知识的一些态度和方法,这是多么重要的科学素质啊!三、着眼开发智力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开展科技活动中,应该让学生尽量接触更广阔的知识领域,让同学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展智能,还要把课外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他们去培养创新能力,去大胆探索科学的奥秘。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课外活动中注意及时为学生提供最新科技信息,使学生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得到充实。我们常常有计划地给学生专题讲述“现代科学的重大突破”。我们发现在活动中,同学们思路十分活跃,常常提出很多设想,很多看法,必须注意保护这种寻求创造性劳动的积极性,大力鼓励学生有所创造,有所发明。例如同学们在家中发现点燃的蚊香飘落的灰尘满地都是,于是发明了“新型蚊香垫” 等类似的小发明,如密码门铃、分离式防烫水壶、万向伸缩水龙头、抽水马桶节水装置,当同学们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开始涉入新型材料技术等未来世界领域时,辅导老师总是热情地支持他们去探索,逐步地引导他们在科学的太空中自由翱翔。内宾丰富,生动活泼的科技活动能极大地吸引青少年的兴趣,从而促进他们从单纯的兴趣到自觉地去学习许多课外知识,这是极为重要的智力开发。几年来开展科技活动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必须把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科学素质贯彻活动的始终,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渐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也只有以此为目的,才能使科技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参考文献:科学素质的培养生活积累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