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9页
第2页 / 共69页
第3页 / 共69页
第4页 / 共69页
第5页 / 共69页
第6页 / 共69页
第7页 / 共69页
第8页 / 共69页
第9页 / 共69页
第10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做 个 好 老 师关于教师与教学的认识体会 开场白: 从自己的教师经历说起 准备分两个层次、步骤讲:第一个层次:做老师就追求做个好老师第二个层次:什么样的老师是个好老师,以及怎样做个好老师。 一、追求做个好老师一、追求做个好老师 作为一个老师的主观愿望和内在要求: 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未必是天生决定的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主观努力,其中 又首先取决于我们的主观愿望和内在要求 。 奥尔特加加塞特说,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对 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给自己加困难、加 任务,力求有所成就;另一种人是不对自己作 任何要求,日复一日照老样子不变,结果无所 作为。一、追求做个好老师 美国前总统卡特自 传为什么不是最 好的?一、追求做个好老师 前微软副总裁李开 复做最好的自己 主题词: 成功 自信 快乐一、追求做个好老师 人生意义价值何在? 季羡林观点: 对世界上大多数人来说 ,人生一无意义,二无 价值,因为只是活着, 并不知道为什么活这一 生。 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 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 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 责任感。一、追求做个好老师 本人看法:人生意义价值在于: 一是作为作为个人生活而言:追求活得健康、 幸福、快乐、有尊严。 二是人生在世,追求对社会、对他人尽责,不 仅有利于己,而且有益于人,实现应有的人生 意义和价值。 教师有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不仅决定自 己怎样对待生活和工作,而且将对学生的 人生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 一、追求做个好老师 人分五等 : 圣人、贤人、好人、凡人、坏人 人生追求: 立足做“凡人” 力争做“好人” 见贤思齐,不断提升人生境界 古人曰: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一、追求做个好老师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语出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引诗经诗 句赞扬孔子德行。 汉儒郑玄注解:古人有高德者慕仰之,有明行 者则而行之。(“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景行 ”则指光明正大的行为) 宋儒朱熹直解: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 高山让人仰望;大道让人行走。隐含的意思是 ,君子应当仰望高山,行走光明大道。 )做医生就追求做个好医生 解放军总医院华益慰医生 :做官就追求做个好官 焦裕禄 孔繁森既为人师,就追求做个好老师 一、追求做个好老师 当教师的三种情况: 一般应付式:随便应付,不求有为,但求无过 ,无非混饭吃而已。 比较称职式:按照要求完成任务,考评合格, 评价还好。 尽职尽责式:教书育人很投入,有自己的理念 、理想和追求,有自己的思考探索,力求做到 最好,努力追求做个好老师。 一、追求做个好老师 教学的三种情况: 完成任务式:完成课时任务或教材内容任务, 不问教学目的与效果。 知识传授式:注重传授教材知识,帮助学生应 对考试取得好成绩。 教书育人式:以育人为目标,对教学有理念和 追求,力求在培养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方面下功夫。 二、如何做个好老师 二、如何做个好老师(一)师德高尚 (二)师能较强 (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一)师德高尚 1、为人师表2、关爱学生 3、敬业精神 1、为人师表 “为人师表”的涵义: 具有良好的修养,为人处事品行端正,能起到 表率、示范的作用。 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1、为人师表 有人说,世界是最危险的职业有两个:一 个是教师,一个是医生。从某种程度上说 ,教师比医生更危险。庸医害的是一个人 ,而庸师害的是一群人,毁的是孩子的精 神和心灵。 学生不能正常成长,甚至被虐待摧残,根 源何在? 1、为人师表 特级教师王栋才说:在任何社会,教师的道德修养都必须高 于社会的一般,如果不能保证教师具备这 样的素养,整个社会的发展伦理必然会走 向荒谬。 1、为人师表 做人坚守三条“底线”: 一是法纪底线 二是道德底线 三是良心(良知)底线 教师的道德水准应当高于社会的平均道德 水准 2、关爱学生 学生成长: 一方面要在生理上长大成人 主要靠家庭父母 另一方面在心理、思想、人格上长大成人 主要靠教师和学校 2、关爱学生 温家宝在教师座谈会 上特别强调:教师应 当具有爱心,这里首 先是要爱学生。“尊师 爱生”:讲的是学生要 尊重老师,老师要关 爱学生。 2、关爱学生 例一:给自己树 一面旗帜 美国纽约州历史上 第一位黑人州长罗 杰罗尔斯上小学时 的经历 2、关爱学生 例二:我与老师的零分约定 保罗斯蒂文弗 上学时的经历2、关爱学生 例三: 给孩子一个成功的支点 借分与还分的故事3、敬业精神 “业”有两个含义: 一 是职业,二是事业。 学者周国平说: 你做一项工作,只 是为了谋生,对它 并不喜欢,它就只 是你的职业;只是 因为喜欢,并不在 乎它能否带来利益 ,那么它就是你的 事业。 3、敬业精神 从职业方面理解: 教书育人作为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首先做到 教好书,站好讲台,珍视并从事好这份职业。 这就需要有起码的敬业精神。 从事业方面理解: 有强烈的“事业心”,以教书育人作为事业追求 的目标和人生价值实现的方式,这是一种更高 的境界,我们能够从中真正获得一种成就感。3、敬业精神 事业成功的条件: 喜欢而尽心尽力地做 虽未必喜欢,但尽职尽责地做 不仅“用力做”,而且“用心做”(二)师能较强 1、专业素养 2、教师技能 3、研究能力 1、专业素养 学历学位与专业素养 的关系 : 学者潘懋元:将高 学位设为高校教师 入门的门槛容易, 但培养一个合格的 教师相当不容易。 更何况要成为一个 好老师、优秀老师 。1、专业素养 要有不断学习 、终身学习的 理念 专业人才的 成长,如同 树木的成长 一样,有一 个最佳成长 期,不可错 过了这个机 会。1、专业素养 正确对待压力,把外部压力转变为自我的 内在动力 如果一件事是应该做的,而且非做不可 的话,那么就不如愉快地去做它,既能 把它做好,又能从中获得快乐。 2、教师技能 有好的专业素养,有好的学问,可以是个 好的学者或学问家,但未必就能成为一个 好老师。 一个好老师还要有好的教师职业技能,有 较强的教学能力,要能把课讲好,这就需 要有比较好的教师技能。 2、教师技能 如何把课讲好,其实很有学问。 一方面需要在开始当老师时做好必要的准备; 另一方面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教 学经验,探索教学方法乃至教学艺术,不断加 以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3、研究能力 一是现代社会科技创新的要求 现代大学三大功能中,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都 需要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 社会的高端人才中,相当大一部分集中在高校 ,如果这部分人不进行知识、科技创新,社会 就不可能有大的进步。 3、研究能力 二是现代教育本身的要求 现代教育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即培养出来的 人才应当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这些创新从哪里来?显然是从创新研究探索中 来。 3、研究能力 基础教育也并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不仅 仅是认知,也仍然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 ,培养动脑动手、探究问题的能力。 学习三环节: 明白“是什么”? 追问“为什么”? 探究“还有什么”? 3、研究能力 教师要有比较深厚的学养,要多读书多钻 研,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富有创新思维能 力,这是搞好教学的重要基础。 教师研究学问,并不仅为自己出成果评职 称,更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为了培养学 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仅靠教材和教参教学,不能成为好老师。 (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1、育人为本 2、为学而教 3、开放式教学 1、育人为本 中国古代教育理念: 韩愈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传道:教给学生包括天道、人道,即自然、社会与人 生的各种道理,使他们明白如何面对现实,如何为人 处世; 授业:传授各种专业知识; 解惑:帮助解答各种疑难问题,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 方法途径。 总的来说就是:学习知识,明白事理,懂得为人处世把教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求知问学统一起 来1、育人为本 现代大学教育理念: 现代大学功能: 一是培养人才: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是科学研究:要求科技或学术创新 三是服务社会,用科技或学术创新的成果为社 会服务1、育人为本 现代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 人、才兼备,知、行合一 “人”:指健全的人格、人性 “才”:指才能 “知”:指知识 “行”:指实践能力1、育人为本 卡尔雅斯贝尔斯在什么 是教育中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 非理智知识的堆集。通过教 育使具有天资的人,自己选 择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 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谁 要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 和认知上,即使他的学习能 力非常强,那他的灵魂也是 匮乏而不健全的。” 1、育人为本 美国教育哲学家乔治F奈勒说: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就在于培养个性自 由发展和具有创造性的人,培养一批 有个性的学生,有朝一日他们就能开 始再造文明。 1、育人为本 爱因斯坦:“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 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 尊严。”他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 要。“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 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 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 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 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 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 。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 识就更像一只受过良好教育 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1、育人为本 蔡元培:“教育者,养成人格之 事业也。”“使仅仅为灌 注知识、练习技能的 教育,而不贯之以理 想,则机械之教育, 非所以施之于人类也 。”1、育人为本 竺可桢:“学习诚实做人,勤勤 恳求学之外,最要紧 的是要有一个清醒的 头脑,这比单纯掌握 一门实用技术更重要 。” 1、育人为本 梅贻琦:教育之目的,“确乎不 在养成一批一批限于 一种专门学术的专家 或高等匠人”,而在于“ 培植通才”。1、育人为本 潘光旦:如果学校培养的只是 有一技之长而没有人 文情怀又自以为是的 专家,这样的人只能“ 是一个畸形的人,零 碎的人,不健全的人” ,这样的人越多,合 作就越困难,冲突也 越多,“国家的和谐康 泰越不可问”。 1、育人为本 “人才”:一是“人”,二是“才” “人才培养”: 一是培养成“人”:从低层面说,成为正常的、 身心健康的人;从高层面说,成为人格健全、 有心智、有理想、有精神追求的人; 二是培养成“才”:从低层面说,有一技之长, 即具有一定专业才能,能从事一定的专业工作 ;从高层面说,成为钱学森所说的“创新型人才 ”,富于创造性。1、育人为本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中提出,教育要做到“二全”: 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是像过去只是培养尖子学生,把多数学生当“ 基数”垫底 二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是只培养学生的某种智能或应试能力 2、为学而教 学习求知的三要素: 一是兴趣: 即激发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 二是信心: 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找到答案 解决问题; 三是耐心:真正的学习需要可持续性,这就需 要培养耐心,没有耐心不可能深入学习。 从网络游戏中获得的启示 例:一位魔兽世界玩家的感悟2、为学而教 学习三阶段(三环节): 一是认知: 知其然,了解 “是什么”? 二是释疑: 知其所以然,追问“为什么”? 三是探究创新: 进一步思考“还有什么”?即还 有什么问题是前人未注意到或未解决的?2、为学而教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