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6页
第2页 / 共76页
第3页 / 共76页
第4页 / 共76页
第5页 / 共76页
第6页 / 共76页
第7页 / 共76页
第8页 / 共76页
第9页 / 共76页
第10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2011101)一词多义词 1、实词 2)古今异义词 (包括偏义复词、多音节词) 3)通假字4)、词类活用 2、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结合课内文章的句子理解) 3、句式:特殊句式、 固定结构 4、翻译 5、修辞 6、古代文化常识文言文知识要点;【考点分析】按2009年考试说明的说法,“文言文阅读”考点如下: 1理解 B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C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 E“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 考试说明对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一项要 求。要正确理解和解释文言实词的意义,首 先,必须通过一定量的诵读,增强语感; 其次,要掌握一批常用实词的常用义项和用 法;再次,就是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把知识 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掌握一些推 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引 言常见的文言实词就存在于传统 经典的篇目中。所以我们同学一 定要熟透课文,做到迁移,所谓 高考试卷中的解释文言实词,无 非是经典课文中的常见文言实词 搬个家。据统计,常见的文言实 词有120个。熟读课文,悉知词意 着眼于课内 2、学会运用推断文言词义的 一般方法和规律来正确理解、 解释常见实词的意义学习目标 1、运用已知的知识归纳推断 文言词义的一般方法和规律文言文实词是高考的测试要点之一。考题 多从不常见的文言文中选取,实词的意义只有 联系上下文或者自己的推断才能加以理解。相 对来说,此类试题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这个问题,本节课将一些文言文实词 的理解技巧与方法做一些归纳,使同学们在考 试中能有的放矢,较为准确地去把握文言文阅 读中所遇到的实词的含义。文言实词的积累文段阅读隆庆时,绍兴岑郡侯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 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 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 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几,果 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 (冯梦龙古今谭概 ) 解释“弄璋”、“弄瓦”在文中的含义并说说你的理 由。“我夫人有娠”(娠:身孕 )“果双生一男一女”“璋也弄,瓦也弄”弄璋:生男弄瓦:生女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方法1、以形释义法2、以音猜义法3、温故知新法温故知新法4、以今推古法5、互文见义法6、随文断义法7、成分分析法8、逻辑分析法9、代入检验法10、组词法举例:1、如“振长策而驭宇内。” “策”,从“竹”,凡形旁从竹的字,本义都与 竹条有关,据此可知,“策”在句中的意思是“ ”。一、以形析义法-根据汉字是表意文字 的特点,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来推断词义。2、再如“理”,从玉,凡形旁从“玉”的字 ,本义都与玉石珠宝有关,据此可知,“王乃 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韩非子)中的“ 理”字的意思是“ ”。(竹质)马鞭治玉课堂练习:解释下列句中“籴”字的含义:1、贫民虽平价不能籴。(2001北京卷)2、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 商贩,贸籴粮食。 (2004全国I)解答:“籴”(d)买进粮食解析: “籴”是会意字,上为“入”,下为“米”, 整合可知。粜(tio) 卖出粮食用“贝” 作偏旁的字与“钱财”有关。例句: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 ,将奈何? 荆轲刺秦王用“ 糸 ”作偏旁的字与“丝织品、绳索”有 关。例句: 一曲红绡不知数 琵琶行自缢于庭树 孔雀东南飞夜缒而出,见秦伯 烛之武退秦师购:悬赏征求,重金收买缢:上吊,吊死绡:丝织品(缒:用绳子往下吊)(赂:贿赂)练习:部分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钅(古代主要指金属)、氵(水)、灬(火)、 土、木、与五行有关。 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 与兵器有关。 马、牛、羊、豕 、犭、 鸟、虫 与动物有关。 辶(辵、走)、彳(行) 与人的行为有关。 “讠(言)、忄(心)与语言、心理有关;积 累:“禾”与五谷有关; “贝”与金钱 有关; “皿”与器具有关; “宀”与房舍有关; “阝”与地名有关; “隹(zhu) ”与鸟雀有关;“尸”与身体有关; “女”与妇人有关; “冖”与笼罩有关; “系”与捆绑有关; “纟”与丝织品有关;“攴(p) ”与敲击有关;“ 歹”与死亡有关 ; “月”与肉有关; “页”与首有关; “自”与鼻有关; “目”与眼有关。 积 累: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宰臣上炙而发绕之。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抚军亦厚赉成名。富翁某,商贾多贷其赀。千里马烤肉打奖赏钱财练习:二、以音猜义法 1、如“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景”用本义在此解释不通,借助读音 推断其通“ ”,名词作状语。 影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根据通 假音同或音近的原则,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 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 试解来推断词义。2、“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取”,会意字,从手,从耳,象手牵耳而割取之。古代抓到俘虏,割 取左耳,作为记功的凭据。引申为“ 拿取”“夺取”等义,在此都讲不通, 以“娶”代之,则通,可推断为“取” 通“ ”。 娶3、如:旦日不可不蚤来见项王解答:蚤通“早”解析:“蚤”:跳蚤。 无论怎么代入都无法理解。课堂练习:1、傲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2、复之以掌 3、距关勿内诸侯 4、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5、 卒然临之而不惊“从”-通“ 纵”“复”-通“ 覆”“内”-通“纳 ”“女”-通“ 汝”“卒”-通“ 猝”三、温故知新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 断词义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 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 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 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 中的实词词义问题。我们可以联想课文有关语句或者我们 熟悉的一般词语、成语中的用法,来确定 文中实词的含义。三、温故知新法三、温故知新法例: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善:友好(07年 广东卷)“善”理解为“友好”是否正确?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善:友好,与交好。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07年山东卷) A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 奇:认为 奇异 B(阮)籍每适浑,俄顷辄去 适:往,到 C胜公荣,不可不与饮;若减公荣,则不敢 不共饮 减:不如,比不上 D南郡太守刘肇赂戎筒中细布五十端,为司 隶所纠,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 坐:犯罪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逍遥游到、往 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使 楚答案:D,入罪,定罪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001年11题)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 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依据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其后秦伐赵,拔十城”的“拔” 当“攻取”讲,再结合语境,可以推断答案是正确的。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附” :当为“归附”的意思。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诗卫风 氓 乘:登上、登临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过秦论 依据过秦论中“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亡” 当“逃亡的人”、“北”当“败逃的人”讲,可以推断答案也是 正确的。 答案:C除南清河太守。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善才绳之除臣冼马(李密:陈情表)授予官职。日薄西山:短兵相接:绳之以法 约束、制裁兵器靠近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003年11题)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讽:劝告。 B咸私哂其矫饰焉 哂:讥笑。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 务:致力。 讽:邹忌讽齐王纳谏“用委婉含蓄的话暗示或规劝”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夫子何哂 由也?”:笑;讥笑。 遇:鸿门宴“不如因善遇之”:对待,招待。务:过秦论“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从事,致力于。C1、而伯夷、叔齐齐耻之,义义不食周粟,隐隐于首阳 山,采薇而食之。及饿饿且死,作歌。其辞曰: “神农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归矣?于 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饿死于首阳山。 徂:通“殂”,死亡。 (2006年福建省)C我安适归归矣 适:往,到 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齐安舟行适临临汝。石钟山记适莽苍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 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 逍遥游 练习;2、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仪貌,无不 同者。白昼俨俨然,乘其同类类之间间而陵(欺 侮、侵犯)之。C 畜妻而育子,同也 畜:养如: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 ,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 不免于死亡。 齐桓晋文之事3、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 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2006年高考湖北卷)A 不徒高谈虚论 徒:只是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 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兰芝初来时,府吏兰芝初来时,府吏见见叮咛叮咛 不以外夷见忽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 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求全求全责责备备日日薄薄西山西山 不不速速之客之客 疾疾风知劲草风知劲草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在哪些课文语句或成 语中有相同的意义?四、以今推古法(借助现代汉语中熟知 的词语、成语来推断词义) 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 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 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 义。 1、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 ,西接黔蜀 (06年湖南卷)D.北枕大江,南薄五岭 薄:接近 日薄西山 b解释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 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 亡。 2、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 。促织 -屡试不爽 差错解释屡次试验都不错。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诗经卫风氓3、二年正月,泽至开德,以孤军进,都 统陈淬言敌方炽,未可轻举,泽怒,欲 斩之,诸将乞贷淬,使得效死。泽命淬 进兵,遇金人,败之。 宋史诸将乞贷淬 宽恕、宽免严惩不贷 yn chng b di 解释惩:处罚;贷:宽容。严厉惩罚,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