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 3 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本课探究的主要问题:一、康熙初年面临怎样的形势?二、康熙帝为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三、如何评价康熙帝?四、比较秦始皇、唐太宗与康熙帝一、康熙初年面临的形势:一、康熙初年面临的形势:1.辅政大臣专权 -中央统治集团内部矛盾2. 三藩割据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3.郑氏家族据守台湾,坚持抗清郑氏家族据守台湾,坚持抗清-同上同上4.蒙古各部对清中央不够服从,需要加强管理蒙古各部对清中央不够服从,需要加强管理-中央同少数民族的矛盾中央同少数民族的矛盾5.满洲贵族强制实行圈地占地、剃发易服等政策满洲贵族强制实行圈地占地、剃发易服等政策- - (满族与汉族)民族矛盾(满族与汉族)民族矛盾6.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中国同外国侵略者的矛盾中国同外国侵略者的矛盾内外康熙帝初年面临的形势示意图三藩叛乱台湾割据准噶尔叛乱沙俄入侵鳌拜专权稳定朝廷秩序统一全国加强民族团结抵御外侮是其重大的使命1.前提智擒鳌拜 2. 平定“三藩”之乱 3.统一台湾 4.三征噶尔丹 5. 加强民族团结 6. 抗击沙俄入侵,签定尼布楚条约 二、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的重大举措 蒙古贵族噶尔丹沙俄三藩郑先南后北先南后北 、逆时针、逆时针1673-16811683年1685年 1686年 1689年16901697黑龙江流域黑龙江流域新新 疆疆西西 藏藏云南云南 广东福建三地广东福建三地平三藩,扫割据收台湾,固海防抗沙俄,护主权征蒙古,平叛乱康熙采取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台台 湾湾 尊喇嘛,分治之智擒鳌拜智擒鳌拜崇尚儒家文化 恢复开科取士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 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 附属岛屿钓鱼 岛、赤尾屿等南到南海诸岛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 的多民族国家三、评价康熙帝三、评价康熙帝1 1、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内: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平定噶尔丹叛乱,民族团结对内: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平定噶尔丹叛乱,民族团结对外:击退沙俄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对外:击退沙俄侵略,维护国家主权, ,开创开创 “ “康乾盛世康乾盛世” ”2 2、仍有局限:、仍有局限:对内对内加强专制(文字狱),加强专制(文字狱),对外对外轻视西方。轻视西方。 当时西方资本主义比中国封建统治显示出优越和潜当时西方资本主义比中国封建统治显示出优越和潜 力,但是康熙帝未能紧跟先进潮流,为后来西方侵力,但是康熙帝未能紧跟先进潮流,为后来西方侵 略中国埋下战败隐患。略中国埋下战败隐患。总之,康熙在位总之,康熙在位6161年,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年,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所创盛世,是封建社会最后的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所创盛世,是封建社会最后的盛世。他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盛世。他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感悟历史设计几种观点对康熙进 行评价达到价值观的体现观点一: 称颂康熙是中国古代是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l1、稳定了朝廷秩序 l2、巩固了国家统一,并维护了国家主权 l3、弘扬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l4、重视农业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l5、拉开了长达150年的“康乾盛世”的序幕认为中国近代的落伍,始自康熙皇帝,因为 他处在一个巨变时代(英国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欧洲列 强的殖民扩张已经达到了中国的邻邦,俄国势力已经深入到我国的黑龙江流域, 这种形势对于清王朝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却 拒绝了重大的变革,其一生的功业只是在人为的 延长已经衰落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 主义迈进的最佳时机,给中国近代留下了沉重的 包袱和苦难。观点二: 认为康熙帝有才无识,没有把握住历史的机遇, 延误了历史的进程。所谓的“康乾盛世”只能说是 落日的余辉。一要有明确的目标;二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三要有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和实践精神;四要具备实现理想的各种知识和个人素养。康熙帝是以一种怎样的精神来 巩固清朝统治的?四、中国古代政治家比较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时代主要 贡献局限局限性根源:战国后期秦朝 封建社会初期隋末唐初 封建社会盛期清初 封建社会后期第一次统一中国 建立中央集权制贞观之治、大唐 盛世的奠基人捍卫统一多民族 国家(东北、西北 西方、西南、东南)暴 政晚年骄奢文字狱等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局限1.康熙铲除鳌拜的最主要原因是( )A.鳌拜目空一切,以首席辅政大臣自居 B.鳌拜制造冤狱,处死了苏克萨哈及其子孙C.鳌拜大权独揽,不把年轻的康熙放在眼里 D.鳌拜专权与皇权专制发生矛盾D2.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施琅复台的相同点是A.都在殖民势力侵略的背景下进行的B.二人都是民族英雄C.都从中华民族的“大义”出发 D.都使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C 3标志着台湾正式隶属于清朝中央政权的行政 管辖之下的历史事件是( )A.康熙亲政 B.1686年雅克萨之战C.康熙收复台湾 D.清中央政府在台湾设一府三县,有效管辖台湾D4康熙帝加强民族团结的史实有 ( ) 南巡曲阜,崇尚儒家文化 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 尊重喇嘛教 册封班禅A. B. C. D.B5.尼布楚条约与近代历史上清政府签订的其他条约相比,不同点是( )A.清政府在战争中失败 B.把原属于中国的领土让给外国 C.签约双方平等协商D.都是不平等条约C6.“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 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 黄屋重?辛苦事亲征。”这首诗写在( )A.平定噶尔丹叛乱之时 B.平定“三藩叛乱”后C.收复雅克萨之后 D.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后A7晚年的康熙帝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鞠躬 尽瘁,死而后已”。在我们看来这一评价的 主要立足点是 ( )A.一生兢兢业业为大清贡献颇多 B.他运筹帷幄平定三藩叛乱和噶尔丹叛乱C.他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他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C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中国封建社会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 康熙帝。康熙自幼好学,意志坚毅,在即位之初面临的严峻 形势下,凭借果敢和智慧,平三藩,收台湾,抵御外侮,亲征 朔漠,为捍卫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正像歌词 中写的那样: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站在风口浪尖紧握日月 旋转。我也希望同学们能汲取古代帝王所具有的优秀品质, 不怕 挫折,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进行不懈的努力。最后,希望同学 们面对学习中“冰刀学剑多情的陪伴”,能够“珍惜苍天赐给的金 色华年”。作业:概括康熙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影响 措 施影 响平定“三藩之乱”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加强对南疆的统治, 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收复台湾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 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抗击沙俄入侵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维护了国 家主权。平定噶尔丹叛乱打击了新疆、蒙古分裂力量,加强了对西北 边疆地区的管辖,巩固了统一。既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又加快了满族文 化的发展步伐,利用儒学,维护统治 推行文 化宽容 政策崇尚儒 家文化 尊重喇 嘛教既保护佛教,尊重活佛,又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 ,巩固统治,并且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发展。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