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东南亚一、自然地理特征1、位置:(1)经纬度位置:10S-20N,90E-140E(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南部,处于以马六甲海峡为中心的亚 洲、大洋洲,太平洋、印度洋的“十字路口”。2、范围:11国中南半岛: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马来西亚马来群岛: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文莱,东帝汶世界最大群岛国(火山国)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补充:克拉运河的开凿,对我国来说将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运 河不仅可以运油,还可以运输其他货物,而且将改变欧亚贸易路 线。它可以使我国对欧洲、非洲贸易航程缩短,运输安全性得到 提高。3、地形:中南半岛: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与中国山水相连)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山地丘陵,沿海平原,多火山、地震4、河流:东南亚降水多,河流补给水源充足,河流流量大;上游流经山区 ,山高谷深,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下游冲积平 原,利于农业灌溉。河流中国段名 称流经国家注入海域注入大 洋 红河元江中国、老挝、越南北部湾太平洋 湄公河澜沧江中国、缅甸、老 挝、泰国、柬埔 寨、越南南海太平洋湄南河泰国泰国湾太平洋 萨尔温江怒江中国、缅甸安达曼海印度洋伊洛瓦底江独龙江中国、印度、缅甸安达曼海印度洋5、气候:成因气候特征分布地区对农业的影响热带季 风气候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和气 压带风带的 季节移动全年高温, 分旱季、雨 季中南半岛和 菲律宾群岛 北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热带雨 林气候终年受赤道 低压带影响 ,盛行上升 气流全年高温多 雨马来群岛大 部和马来半 岛南部(赤 道附近)四季播种,四季收获东南亚 二、人文地理特征 1、居民与宗教: (1)人口稠密 华人众多(华人华侨最集中)东南亚共4亿多人口,绝大部分属黄色人种,其中印度尼西亚 为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超1亿)。 (2)人口分布不均匀:(3)、主要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 缅甸泰国把佛教教定为国教 印尼、马来西亚把伊斯兰教教定为国教 2、农业地域类型 (1)水稻种植业 主要稻米出口国:泰国(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国)、缅甸、越南 (2)热带种植园农业 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热带种植园农业) 橡胶: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 油棕:马来西亚 椰子: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蕉麻:菲律宾3、矿产和工业 (1)矿产资源:锡(马来西亚)、石油(印度尼西亚、文莱) 主要稻米出口国:泰国(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国)、缅甸、越南 (2)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蓬勃发展 东南亚经济总特征是: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 近年来正利用当地丰富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引进外资和先进 技术发展加工工业,出口商品正在日趋多样化。 4、旅游业-丰富的旅游资源 补充:中国为何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 东盟经济落后,缺少资金、技术,但是资源、劳动力丰富; 中国资金、技术发达,资源缺少,与东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 地理位置相邻,交通便利三、花园城市-新加坡 1、支柱产业:航运、造船、转口贸易、金融业、旅游业 2、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1)地理位置优越,扼守海上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东口;为天 然良港,港阔水深,风平浪静 (2)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技术、人才,注重教育,发展 技术; (3)注意环境保护,环境优美 3、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原因: (1)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 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 (2)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5、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 修建水坝,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 )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 送淡水成本低。 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 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 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 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 修建水坝,阻挡海水涌入南亚、印度 一、自然地理特征 1、位置:(1)经纬度位置:0-30N,60E-100E (注意:2326N、90E为恒河河口位置) (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南部,印度洋北岸,西靠阿拉伯海, 东临孟加拉湾。 2、范围: 印度半岛: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为临海国,尼泊尔、不丹 为内陆国 岛屿:马尔代夫、斯里兰卡 3、南亚次大陆 高峻的喜马拉雅山脉把南亚同亚洲其他地区隔开,使南亚自成一 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因此有“南亚次大陆”之称只包括大陆上的5个国家,不包括斯里 兰卡和马尔代夫3、地形-三大地形区: (1)北部山地:喜马拉雅山南坡的一部分(地势高,起伏大) (2)中部平原: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地势低平) (3)南部高原:德干高原(低矮古老的岩溶高原,西高东低, 东西两侧有东、西高止山。) 4、三大河流: (1)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流经印度、孟加拉国,注 入孟加拉湾。为印度“圣河”。水量丰富 (2)印度河:发源于西藏,流经巴基斯坦,注入阿拉伯海。主 要补给水源为高山冰雪融水。 (3)布拉马普特拉河:源于喜马拉雅山北侧,在我国境内为雅 鲁藏布江。注入孟加拉湾。5、三大气候: (1)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大部分地区) 成因:夏季西南季风由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风 ,冬季东北季风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 特点: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雨季:6-9月,旱季:10-次年5月;气温最高出现在旱季后期 (3-5月) 影响:旱涝灾害严重 措施:兴修水利是关键 (2)热带沙漠气候(印度河平原) 成因:夏季西南季风影响不到;冬季受高压,降水少。 古代植被遭破坏 (3)北部高原山地气候西南季风较弱的年份:来得晚、退得 早,造成旱灾;西南季风较强得年份 : 来得早、退得晚,造成水灾补充: 1、南亚地区冬季比同纬度其它地区温度偏高的原因:北部有高北部有高 大的山脉屏障,阻挡了北方冷空气大的山脉屏障,阻挡了北方冷空气 2 2、南亚降水主要集中在印度半岛东西两侧和东北部的原因:、南亚降水主要集中在印度半岛东西两侧和东北部的原因: (1 1)西部沿海为湿润的)西部沿海为湿润的西南季风西南季风迎风坡迎风坡,降水丰富,降水丰富 (2 2)东北部:)东北部:西南季风西南季风受受地形地形(东西向的喜马拉雅山脉和南北(东西向的喜马拉雅山脉和南北 向的阿拉干山)的收缩抬升形成地形雨向的阿拉干山)的收缩抬升形成地形雨 3 3、印度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及解决措施:、印度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及解决措施: 水旱灾害多;人口压力大;生产技术低 采取措施:兴修水利工程;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发展 “绿色革命”,科技兴农,如培育良种,改善耕作方法,实行“轮 作制”提高单产;增加化肥农药的投入等。二、人口和宗教: 1、人口稠密:三个人口上亿国家(印,巴,孟) 2、白色人种为主: 3、佛教印度教的发源地三、印度 1、农业 (1)耕地面积占一半以上,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2)综合评价印度农业发展条件 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热量充足;地形平坦, 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丰富;精耕细作;历史悠久,经验丰 富。 不利条件:水旱灾害多;人口压力大;生产技术低(3)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种类分布主要分布原因主要分布原因 水稻水稻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水稻需要较多的水,上述地区是平原水稻需要较多的水,上述地区是平原 ,降水充足,降水充足 小麦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 游地区游地区小麦和棉花的耐旱力较强,因而分布小麦和棉花的耐旱力较强,因而分布 在干燥少雨的恒河平原和德干高原西在干燥少雨的恒河平原和德干高原西 北部灌溉北部灌溉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德干高原西北部 黄麻东北部低山丘陵东北部低山丘陵多雨及排水好的坡地多雨及排水好的坡地 茶叶恒河三角洲恒河三角洲低平的土地和潮湿的气候低平的土地和潮湿的气候 甘蔗主要分布在恒河平原地区需水、肥、热量大,气候温暖,降水 量大思考:按自然条件推测巴基斯坦种植业的类型及主要的农作物。 灌溉农业(印度河);小麦,棉花。 2、工业 (1)印度工业特点 形成了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的完整的工业体系 传统工业部门:纺织、钢铁、采矿、机械 新兴工业部门:电子、核能、航空、航天 印度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软件生产国和出口国 (2)印度主要的工业城市 加尔各答:印度最大城市和第二大港,世界最大黄麻工业基 地。 孟买:印度第二大城市和第一大港,是棉纺织中心 班加罗尔:主要发展高科技产业,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主。已成 为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其他四个:美国 硅谷、英国苏格 兰,日本筑波,德 国慕尼黑新德里:印度首都,位于印度西北部,铁路交通中心。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