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5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5页 / 共35页
第6页 / 共35页
第7页 / 共35页
第8页 / 共35页
第9页 / 共35页
第1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年省质检语文科质量分析暨 冲刺建议漳州市普教室 李都明2013年4月26日 漳州科目考生人数满满分平均分标标准差实测难实测难 度全省文科8414315093.0213.890.62全省理科13178315093.8013.330.63所有统计成绩以各市上报的考生成绩为依据,包含0分成绩。 由于各地在阅卷过程中的实际操作标准不统一,所有数据仅供参考。 区 域福建省泉州福州漳州莆田宁德三明龙岩南平厦门文科平均分93.0291.5491.9297.1491.1591.5393.3294.2091.98100.53理科平均分93.8091.7392.8297.0492.9091.9796.5594.7892.5899.30文科:120分以上人数比例:厦门市、漳州市占全省的比例较高。80分以下人数比例:宁德市、莆田市考生占全省的比例较高。两极分化:龙岩市、南平市相对明显。理科:120分以上人数比例,厦门市、漳州市占全省的比例较高。80分以下人数比例,宁德市、泉州市考生占全省的比例较高。两极分化:南平市、龙岩市相对明显。 文科: (1)选做甲类有21662人,占26.00%;选做乙类有62481人,占74.00%。两类选做人数不平衡。 (2)选做甲类均分7.76,难度0.52;选做乙类均分8.06,难度0.54。两类试题接近于等值。理科: (1)选做甲类有31377人,占26.00%;选做乙类有90248人,占74.00%。两类选做人数不平衡。 (2)选做甲类均分7.91,难度0.53;选做乙类均分8.10,难度0.54。两类试题接近于等值。得分率较好的:理解能力、表达应用能力,分别为68.39和65.11; 得分率较低的:探究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分别仅46.90和54.95。2013省质检语文试题漳州文科考生分 数段分布情况 2013省质检语文试题漳州理科考生分 数段分布情况150 140139 130129 120119 110109 10099 9089 8079 7069 6059 5049 4039 3029分 以下总人数平 均 分文 科04100116931772861142239710939201627934197.41理 科011551961547350682331687237764729481611397.21v 文科(作文60) 理科(作文60)v120分 (104人): 39 157(61人)v平均: 48.2/46.45(12年)47.8/46.41(12 年)v最高: 66 66 v有见解,富有思辨性,论证有逻辑性v问题:感性、缺乏逻辑思维v表现:对问题缺乏深入的分析;以事例代替 论证v强化:审题、立意、文体意识的训练试题分析v1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能力等级为A级。分值6 分,全市平均3.93;得分率一般。v试题严格遵守2013年福建省高考说明要求的考试范围, 要求考生根据提示准确无误地进行上下句默写。v除了一部分学生不会作答而不能得分外,本题还出现字迹潦 草、书写不清楚、顺序颠倒、错别字等原因而不能得分。错 别字多是同音字造成的,如“销”写作“霄”、“既”写作“即”、“卒 ”写作“足”。 逐篇、逐段、逐句、逐字地“默写”,消灭错别字,避免错写、多 写、漏写和张冠李戴;同时树立书写规范意识,尽量避免书写零乱、卷 面不清、乱涂乱改现象的出现。v2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 。能力等级为B级。分值3分,全市文科平均 2.68分,理科2.71分;得分率高。v强化结合上下文语境和语义,加强实词理解 和推断的能力。对于实词的四种现象如一词 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可在二 轮复习中结合课本例句再作适当的回顾。 v3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 为C。分值3分,全市文科平均2.47分,理科 2.41分;得分率高。v教学建议:加强准确获取主要信息的能力以 及审题训练和排除法的具体运用。v4本题主要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以及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 为C。分值3分,全市文科平均1.83分,理科1.94分 ;得分率一般。v本题的答案是B。选项中,“并命令属下参与监督和 管理”的说法有误。学生之所以没能判断出来,可能 是原文“使督役而自主之,一不以属吏,人以不扰, 而咸劝趋”的意思没有理解。 v教学建议:文言文复习和解题指导中加强对“文”方面的横向 贯通,由“言”(语法、语言现象)入“文”(作者的思想情感 和态度倾向)。v5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 级和D级。分值6分,分两个小题各赋3分:第(1) 题:文科平均1.75分,理科1.76分;第(2)题:文 科平均1.22分,理科1.25分。得分率均属于一般。 第(1)题“广”和“三之二”不能准确地翻译。第(2) 题“其岂细也欤”的句式和“细”不能准确地翻译。两道 小题的得分率均属一般。 v教会学生对句子中的重点实词能够结合上下文语境 推断出贴近文本的含义。建议将文言文翻译与文言 实词、虚词的复习作为一个整体。v对文言特殊句式、词类活用要加强关注,应当能够 发现这类语言现象并在翻译中准确体现。v6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和 “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 级。分值6分,全市理科平均3.91,文科3.93。v 第(1)题得分较好,不少学生得满分。第(2)题 得分率一般。v 主要问题是:v (1)审题不清造成答非所问。 第(1)题要求赏析的 首联,而不少学生却结合整首诗进行赏析。v (2)缺乏读诗的基本知识,对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作胡乱解读。有些学生把这首思家的诗歌解读为“表现宁静 质朴的田园风光”。v (3)答题不规范,如第(1)题问的是“意境”,不 少学生对诗句进行翻译,或简单地解答为表达了什么感情。 有些学生只说出观点,却没有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有些学生 把重要的意象也忽略了。v (4)书写潦草、错别字多、卷面模糊。v 教学建议:v指导学生在考场上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v诗词鉴赏题的答题思路和流程要让学生掌握 和运用,不能仅仅停留于作答模式的机械记 忆。作答模式应当是在把握作答规律的基础 上的总结归纳。v建议对“分析过程”的指导要让学生能够回归诗 文本身,对诗词本身显性信息的分析把握能 力还应当在复习中进一步强化。v7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A级。分值5分,全市文科平均 3.46,理科平均3.44;得分率较好。vB鸣凤给觉慧端来了茶,被淑华拦下说话。太太 高声叫她去装烟,淑华故意不放她走并骂太太是老 烟鬼。觉慧对淑华很反感。(家)vE玛丝洛娃赶到车站去见涅赫留朵夫,可车厢里 的他却装作没有看见她。她想卧轨自杀,后来经过 扳道工的劝说,才平静下来。(复活)v教学建议:梳理七部文学名著情节(主要是 重要情节,经典细节也请给予关注)。v8本题考查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层级 为A级。分值5分,全市文科两道题的平均分均为 2.42,理科第(1)题平均2.75,第(2)题平均2 分;得分率一般。v因为三国演义中“辕门射戟”的情节学生比较熟 悉,而对红楼梦中的平儿救巧姐的情节比较陌 生,这个情节出自红楼梦原著第一百十八回“记 微嫌舅兄欺弱女 惊谜语妻妾谏痴人”和第一百十九 回“中乡魁宝玉却尘缘 沐皇恩贾家延世泽”,教学 中容易忽视,因而绝大多数的学生选了第(1)题 ,即“辕门射戟”的情节,约90%。v出现的问题主要有:v(1)漏:叙述中漏掉了关节点,如有不少学生漏 掉了袁术送粮草给吕布,射戟的情节。v(2)换:把袁术写成曹操、袁绍;把画戟换成杨 柳、铜钱甚至苹果,把刘姥姥换成朝见大观园等。v(3)编:无中生有,杜撰情节,如把辕门射戟换 成巧施美人计等等。 v 教学建议:认真梳理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情 节之间的关系,带动对经典情节的记忆。此外,在 训练中,对每一个情节的人物、事件要进行正确的 记忆。 v9本题考查文化经典阅读的能力,能力层级 为C级,即“分析综合”。分值6分,全市文、 理科均为平均3.51;得分率一般。v一些学生没有读懂文段的意思就作答,结果 答非所问,或者简单地抄用原文语句作答。 不少学生“得乎亲”不理解以致漏答。 v 教学建议:重点训练学生读懂文段大意( 或结合文下注解)的能力。 v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 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v (论语为政)v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 子。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厎豫,瞽瞍厎豫而天下化, 瞽瞍厎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v (孟子离娄上)v 注瞽瞍:舜的父亲,有恶行,曾经与人配合去杀舜。 厎:致。豫:乐。v(1)请简要说明上面选段里的“孝”包含哪些内容。(4分)v(2)在孟子看来,舜的“孝”有什么社会作用?(2分)v10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 力。分值3分,全市文科平均2.29、理科均为 平均2.25;得分率高。v1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 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分值3分,全 市文科平均1.93、理科均为平均1.92;得分 率较好。 v12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 度的能力。分值3分,全市文科平均1.24,理 科均为平均1.25;得分率一般。 13甲53.4 0.68 14甲41.79 0.45 15甲62.59 0.43 13乙53.71 0.74 14乙41.45 0.36 15乙62.71 0.45 平均分787 文章第段引用“祖父” 对王泗原的评价,有什 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文章第段说“学问是人 做的,然而也不是什么 人都能做”,这句话有何 含义?请根据文本简要 探析。 平均分778。 小说两次写到僧人,在 情节关联上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说明。 文章说“池水清澈之日, 当是你目明心聪之时”, 这句话有何含义?请根 据文本简要探析。 v快速阅读、准确获取信息v审清试题要求,找准答题方向v参考分值的配置、分点答题v16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分值 2分,全市文科平均1.95,理科均为平均1.93;得分率高。 v 教学建议:重视词语在语境中运用的训练。 v17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以及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 方法的能力。分值2分,全市文、理科平均都是0.48;得分 率偏低。v 恰当使用比喻进行修改 1分;句子修改准确、形象(浪花 溅起的样子) 1分;不必苛求一定要四个字。v18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分值2分,全市文科平均 1.48,理科平均1.45;得分率较高。v【评分参考】v不要求对仗;以“绿叶”二字开头,没有“绿叶”二字者扣1分; 内容:能体现“捐建”或“善举”、“赞美”或“感谢”。v19本题考查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分值7 分,全市文科平均4.65,理科平均4.56;得分率较高。v作为福建的特色题,它主要功能是引导学生能够关注社会、 关注人生。作为试题,它要求考生能够针对材料提出自己的 观点并作简要阐述。v【评分参考】v观点明确 2分,表达简明连贯 3分,言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