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8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5页 / 共28页
第6页 / 共28页
第7页 / 共28页
第8页 / 共28页
第9页 / 共28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章第十章 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1第十章 福利经济学第十章 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第一节 一般均衡 第二节 经济效率 第三节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第四节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第六节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2第十章 福利经济学第一节 一般均衡局部均衡研究的是单个市场,该市场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仅仅被看成是其本身价格的函数,其他商品的价格则被假定为不变,该市场 的需求和供给曲线共同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一般均衡:即要将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在一般均衡分析中,每一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不仅取决于该商 品本身的价格,而且也取决于所有其他商品的价格。每一商品的价 格都不能单独地决定,而必须和其他商品价格联合着决定。当整个 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都供求相等时,市场就达到了一 般均衡。3第十章 福利经济学第二节 经济效率一、福利经济学二、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三、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4第十章 福利经济学经济效率o帕累托效率指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德 帕累 托 (Vilfredo Pareto) 提出的关于效率的定义。o依据这一定义,“如果一种变动至少使一个社会成员福 利增加,而不使任何一个成员福利下降,这种变动就是 有效率的”。一个有效率的经济可以被看成是不存在上 述变动的经济,或是满足上述条件的变动都已发生的经 济。o经济学分析的基本结论之一,是认定信息完全和没有外 部性的完全竞争市场经济具有帕累托效率。5第十章 福利经济学一、福利经济学o福利经济学作为一个经济学的分支体系,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 初期的英国。1920年,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一书的出版是福 利经济学产生的标志。o在经济学的发展史上, 福利经济学的诞生是比较晚的, 原因 是早期经济学只是关注物质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问 题, 而且压倒一切的问题是数量的不足,所以经济学家们的关 注焦点是如何扩大社会财富的总量。o随着社会财富总量的扩大,人们逐渐发现仅有社会财富总量的 扩大,而社会分配不公,环境污染,人们的主观幸福,社会福 利并没有得到提高。于是,人们就要求有一种理论或分析框架 ,对现实经济状况进行合理性评价,福利经济学就应运而生。 6第十章 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的概念o福利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家从福利观点或最大化原则出发,对经济体系的运行予以社会评价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是在一定价值判断的基础上,研究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与个人福利的关系,特别是市场经济体系的资源配置与福利的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政策问题。也就是研究要素在不同厂商间的最优分配及产品在不同家户间的最优分配。7第十章 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特点o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也就是根据已确定的社会目标,建立理论体系;以边际效用基数论或边际效用序数论为基础,建立福利概念;以社会目标和福利理论为依据,制定经济政策方案。 8第十章 福利经济学二、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o实证经济学: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的假设,根据假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结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概括地说实证经济学回答“是什么”的问题。9第十章 福利经济学实证经济学的本质o与信仰认识方式不同,科学用实证方法观察和分 析客观对象状态,属性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o科学本质特点是它的实证性,即解释对象“是怎样 的”问题;但是科学家也要回答“应该怎样”的规范 性问题。o例如,如物理学家对于原子弹的态度,对克隆人 的意见,临床医学对患者治疗处理意见等。o规范性判断可以看作是实证分析结论的具体应用 。10第十章 福利经济学规范经济学o规范经济学:是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根据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规范经济学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11第十章 福利经济学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o实证经济学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 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的假设,根据假设分析和陈 述经济行为极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o规范经济学试图从一定的价值判断出发,根据这 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 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 提出相应的对策。o福利经济学就是一种规范经济学。研究资源的最 优配置。12第十章 福利经济学三、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1、假设条件(1)假设整个社会只有甲乙两人;(2)只有两种可能的资源配置状态A和B;(3)任何一人可以在两种资源配置状态中做出明确的选择,选择有三种可能:AB,AB,AB。13第十章 福利经济学2、选择结果(1)A优于B如果甲和乙中至少有一人认为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则从社会的观点A优于B。(2)A与B无差异如果甲和乙都认为A和B无差异,则从社会的观点看,A和B无差异。(3)A劣于B如果甲和乙中至少有一人认为A劣于B,而没有人认为A优于B,则从社会的观点看,A劣于B。14第十章 福利经济学3、帕累托标准o帕累托标准:如果至少有一人认为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则认为从社会的观点看A优于B。这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简称帕累托标准。15第十章 福利经济学2、帕累托改进o帕累托改进: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可 以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一个人的 状况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好 的;否则认为是坏的。这种以帕累托标准来衡量 好的状态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16第十章 福利经济学3、帕累托最优状态1、帕累托最优状态:如果没有人可以在不使任何他人情况变坏的条件下使自己的境况变得更好,这样的配置被称为帕累托最优配置,亦称帕累托效率或经济效率。也即如果资源配置达到了一种不损人就不能利已的状态。2、帕累托最优状态:如果对于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都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17第十章 福利经济学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o帕累托标准:如果有一部分人认为A方案优于B 方案,而没有人认为A方案劣于B方案,则从社 会的观点看亦有A方案优于B方案。o帕累托改进: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 得至少有一部分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人的状况 变坏,则这种改变是好的,称为帕累托改进。o帕累托最优状态: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 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则称这种状态为帕累托 最优状态。18第十章 福利经济学第三节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假定两种既定数量的商品在两个消费者之间的分配问 题。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是:两个消费者对两 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用公式表示为:19第十章 福利经济学第四节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假定两种既定数量的要素在两个生产者之间的分配 问题。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是:两个生产者 对两种要素的边际替代率相等。用公式表示为 :20第十章 福利经济学生产可能性曲线 o第二,生产的效率,即 不可能生产出更多的某 些产品而不减少其它产 品的产量。o生产可能性曲线用来说 明在其它商品产出水平 既定条件下一个经济可 以生产的某一种产品的 最大数量。右图中I不是 生产有效的;而A,B点 是生产有效的。ABI粮食衣服生产可能 性曲线21第十章 福利经济学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o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并不是将交换的最 优条件和生产的最优条件简单的并列起来。o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是指消费者和生产 者相互之间实现了最有效率的状态。其最优条件 是:产品边际替代率等于产品边际转换率。22第十章 福利经济学第六节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一、完全竞争符合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23第十章 福利经济学二、完全竞争符合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o在完全竞争的经济中,任一生产者的要素边际替代率 都等于两种要素价格比,而要素价格对每个生产者都 是既定的,所以,两个生产者的要素边际替代率都相 等。24第十章 福利经济学三、完全竞争符合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25第十章 福利经济学o消费者剩余表现为需求 曲线与价格线之间的三 角形区域面积(AEP).o生产者剩余表现为供给 曲线与价格线之间的三 角形区域面积(BEP) 。o竞争性市场具有效率, 一个表现是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达到最大。完全竞争市场最有效率DSAEPB0Q数量价格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26第十章 福利经济学第七节 社会福利函数一、效用可能性曲线二、社会福利函数三、不可能定理27第十章 福利经济学思 考 题什么是一般均衡?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是什么?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是什么?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是什么?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是什么?什么是生产可能性曲线?什么是产品转换率?为 什么产品转换率递增?为什么完全竞争市场能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退出28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