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5页
第2页 / 共95页
第3页 / 共95页
第4页 / 共95页
第5页 / 共95页
第6页 / 共95页
第7页 / 共95页
第8页 / 共95页
第9页 / 共95页
第10页 / 共95页
亲,该文档总共9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0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2第二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3第三种模式:分析技巧型|4第四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1 |5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 |1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2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类析 Date10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练习4】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 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 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 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改为: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Date20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 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 ,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 ,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 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 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 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Date30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 4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 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 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 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Date40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 5答题示例: 南 浦 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 实际上非常传神。你同意这种 说法吗?为什么?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Date50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 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 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 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 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 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Date60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 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 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 情达意上的作用。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Date70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空”字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 影只”的意思。|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 劳地茫然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 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 。|“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 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 了全诗的“愁”味,使主题更加显明。Date80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晴 景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 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 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纷纷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Date90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 字,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 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 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 尽人皆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 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 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 写出来了。 在鉴赏诗歌时,一要重点关照动词 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Date100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例1: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 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 剩一树柳弯腰。(哀江南孔尚任)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并没有用 “留”、“见”,其妙处就在“剩”虽与“ 留”意思相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动的, 而且有“残存”,“残余”的意思;另外“ 剩”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 感。“留”则无这么多含义。“见”只就眼 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Date110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例2: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例3: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 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Date120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例4: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郊兴王勃)“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 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叶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Date130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在诗词鉴赏中,二要关注修饰语 例1: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例2: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 人心。潜、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 之机,最为密切。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Date140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在诗词鉴赏中,三要关注特殊词 (叠词、拟声词、颜色词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Date150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练习1】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 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第二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Date160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 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 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 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 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 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 一不可。 第二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Date170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 4答题步骤:|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 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 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 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 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 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 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 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第二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Date180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第二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 5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 ,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Date190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 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 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 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 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 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第二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Date200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练习1:西 楼 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 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 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情感? Date210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答案示例: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 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连天的海 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 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 又咆哮着远去。|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 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从而表 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 情。Date220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 独坐敬亭山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问: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全诗展现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的形象。( 步骤一) |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 山,体现他的孤僻。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 ?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了他的高傲 。最后只留他与敬亭山,但依旧相看不厌, 又一次全面展示了他的形象。(步骤二)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Date230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景物类型:景物描写(季节、时令、 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 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鉴赏此 类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 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 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试题类型 |1、概括景象(意境)特点;|2、描摹诗歌图景;|3、剖析作者思想。Date240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知人论世,关注背景。|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 心理。 |答案一般由三部分构成:|(1)概括诗词展现的形象;|(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 本特征;|(3)表达诗词中形象的意义 。Date250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 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 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 老沧洲。| 注:沧洲,指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 湖边的三山。 Date260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 金英雄形象。(步骤一)|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 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 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步骤二)|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 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 慨。(步骤三) Date270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形象?请简要分析。Date280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 念的高人逸士形象。(步骤一)|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 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 不俗。(步骤二)|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 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 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步 骤三)Date290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 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 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答:(1)寒冷、寂静(或:冷峭) |(2)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 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 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 然孤独,性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