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1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5页 / 共31页
第6页 / 共31页
第7页 / 共31页
第8页 / 共31页
第9页 / 共31页
第1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一、二模块训练题 的命制与测试方法的改革嵊州一中 张纪良一、语文教育要不要训练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语 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积累、感悟和运用,注 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 文基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没有出现“ 训练”一词 二、语文需要什么样的训练 人本主义训练观:1语文训练是学生知识内化的过程。 2语文训练是思维训练的过程。 3语文训练是学生情感的再体验。 4语文训练是促成学生语文创造的基础。 三、语文训练需要关注什么 A.关注课程标准 (一)课程目标 保证基础学力,提高语文素养,让学生在“ 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 展、发现创新”五方面获得发展。(二)课程主要内容阅读与鉴赏 (1)课标的五方面要求(总要求) 根本目标是“立人”、育人。 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提倡个性化阅读,强调阅读活动中的个 体差异。 掌握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不同文 本的阅读要领和几种基本的阅读方法。 “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 (2)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 鉴赏目的和态度:“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涵养心 灵”,审美活动的目的是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提升人的文化品位、人生境界。 鉴赏能力培养的重点是“感受形象、品味语言 、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 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鉴赏的高层次要求是“探究作品中蕴含的民族 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 情感世界”。(3)古代文学作品鉴赏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如史记、红楼梦、论语的学 习。 理解和把握评价古代文学的基本方法:历 史观与现代观念相统一,“从历史发展的角 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吸取民族 智慧”,不苛求古人;“用现代观念审视作 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不迷信 古人。(4)文言文的阅读 目标定位于“读懂”、“理解”语句及文章内容。 方法以诵读、背诵、感受、积累为主,在这 基础上进行梳理。 适应高考要求,能翻译浅易的文言文。(例 :唐宋八大家散文、史记等。) 理解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用现代观念审 视作品。B、关注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 考试能力要求: 新课标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识记、理解、分析综 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 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A识记 B理解 C分析综合 D鉴赏评价 E表达应用 F探究:指探讨疑点难 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 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原考纲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识记、理解、分析综 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 现为五个层级。 A识记 B理解 C分析综合 D表达应用 E鉴赏评价 考试内容 新课标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 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 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 标准(实验),确定语文科考试内容。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 、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 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 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 ,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和选考均有难易 不同的考查。 原考纲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现代文阅读新课标阅读一般论述类和说明类文章。1理解 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 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原考纲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1.理解B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 3.鉴赏评价E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语言文字运用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新课标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1 识记 A2 表达应用 E (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7)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原考纲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 。 1.识记A 2.表达应用D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古代诗文阅读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古代诗文阅读 新课标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理解 B2分析综合 C3鉴赏评价 D4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A 原考纲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识记A 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 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 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古诗文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B 2.分析综合C 3.鉴赏评价E写作 新课标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1基础等级 E(1) 符合题意(2) 符合文体要求(3) 感情真挚,思想健康(4) 内容充实,中心明确(5) 语言通顺,结构完整(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原考纲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 1.基础等级D 符合题意 符合文体要求 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书写规范,标点正确二、 选考内容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 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 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 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1分析综合 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 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3探究 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2)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 、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 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 值和时代精神。1分析综合 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 D(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3探究 F(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3)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C、关注教学指导意见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本专题是对青春的思考和认识,主要学习方式为活动体验。活动体验,要引导学生围绕专题人 文内涵和学习要求,结合学习材料,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 【专题目标】 1通过活动体验,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对自我、对青春的思考和认识。 2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3在合作学习中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 4了解诗歌、散文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 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5能够把握书信体文章写作的语言特点;部分学生尝试诗歌写作。板快一:吟诵青春 【学习要求】基本要求:1.联系作品创作时代背景、诗人的生活经历和自己的生活感受,说明这组诗的主要思想感情。2.能准确流利背诵沁园春长沙,用恰当的语气、语调和情感朗读致青年公民、相信未来 、六月,我们看海去。3.体会沁园春长沙中的豪情壮志,能说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能领悟致青年公民对青年 人提出的希望,以及对自己青春的启迪;能说出相信未来、六月,我们看海去的意象及 其所表达的意义。发展要求:尝试诗歌写作。说明:对词和新诗的基本常识的了解不宜过于专深,侧重于了解有助于理解文本的知识即可。 【教学建议】D.关注苏教版教材特点 变知识点、文体串连为专题编排 以探究为核心变革学习方式 E. 关注浙江自主命题 命题策略稳中求变 命题立意能力为先 命题选材贴近生活 命题追求人文性、文化味 四、语文训练题如何命制语文素养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 基础性 生活性 人文性 综合性 探究性 五大特性课程标准中的五大目标 第二模块第一专题第二板块生命之歌 1给加点字注音。(1)抚摸( ) (2)粗糙( ) (3)翌日( ) (4)勉强( ) (5)毋宁( ) (6) 宝藏( ) 2根据注音写出汉字。(1) (pi)一眼 (2) (mng)刻 (3) (qin)诚 (4) (x x)如生(5) (chng)憬 (6)时 (mo) 3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1)苍桑巨变 (2)天真无邪 (3)怅然 (4)全神惯注 (5)纷繁 (6)艰韧 (7)肤浅 (8)爱不释手 4给下面这段话加上标点。试试看可以有几种加法,然后再和原 文对照,比较哪一种加法最好。前几天一位很要好的朋友来探望我她刚从树林远足而来于是我 问她观察到了什么没有什么特别的她回答说要不是我惯于听到这 样的回答因为我很早就已确信有视觉的人看得很少我简直会不相 信我的耳朵11品读下列句子,回答问题。(1)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就来到了我面 前,为我打开了外面的世界。“打开了外面的世界”指什么?答: (2)我将把我所有亲爱的朋友都叫来,长久地 望着他们的脸,把他们内在美的外部迹象铭刻 在我的心中。“把他们内在美的外部迹象铭刻在我的心中” 是什么意思?答: 第二模块第一专题第一板块精神支柱4选出对画线部分理解与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 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 突出母亲视力严重不好,寻找“我”非常困难,表现母亲对“我 ”的牵挂和担心。 B“肺炎先生”并不是你们所谓的扶弱济困的老绅士。一个弱小的女 人,已经被加利福尼亚的西风吹得没有什么血色了,当然经不起那个有着 红拳头、气吁吁的老家伙的赏识。 用看似轻松俏皮的语言,表现肺炎对琼珊的打击之大,说明她的病 情很严重。 C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是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 色,它傲然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 说明贝尔曼的叶子画得特别认真,特别逼真,也暗示着琼珊一定 能战胜病魔。 D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 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 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