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3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5页 / 共33页
第6页 / 共33页
第7页 / 共33页
第8页 / 共33页
第9页 / 共33页
第1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含义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 标准正确理解发展 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 升,新事物的产生 和旧事物的灭亡)(三个是否, 克服三种错误标准)辨析:联系构成发展,建立更多联系,就 能推动事物发展。 (1)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才构成事 物的运动,引起事物的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 笼统地讲联系构成发展是片面的。 (2)联系具有客观性,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人 们只能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并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 (3)对联系的作用要作具体分析。只有建立符合 事物发展规律的联系,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荆人欲夜袭宋国,先派人在白天测量了雍水的水 位,而后在夜间徒步过河。结果却溺死千余人,夜 袭计划失败。荆人夜袭,本是个好主意,请猜一猜为何失败了?续:原来夜间雍水暴涨,荆人仍按照白天的结果行动 , 所以败也。(1) 荆人处事方法有何问题?应该怎么办呢?(2) 在你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荆人”的影子?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二框题第二框题目标展示:1、理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 曲折性的统一2、了解量变和质变的含义3、说明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及其指导意义前途 光明新事物 必然战 胜旧事 物新事 物的 优越 性克服了。汲取了。增添了。新事物是 不可阻挡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为什么?道路 曲折新事物旧事物新事物产生初期有弱点和不完 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认可有一个过程旧事物开始时比较强大,顽强 抵抗,扼杀新事物()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怎么样正确对待新事物?第一台火车1814年问世,丑陋笨重,行走吃力 ,没有马车快。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它重30吨 ,占地面积167平方米,由18000个电子管,1000只电容 器,7万个电阻组成,每秒运算速度5000次。 计算机问世50多年来,无论在技术、性质还是应用上, 其变化都是日新月异的,仅从它采用的电子元件来说, 就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 时代。每五年体积缩小10倍,运算速度却提高了10倍, 而成本降低了10倍。近年来,微型计算机技术更是飞速 发展,几乎每一年都要更新换代,同时,它也飞速地进 入千家万户。()要求:既要看到光明的前途 ,充满信心,积极进取又 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敢于接受挫折和考验,在 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 辉煌。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原因(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原因(3)上述道理的方法论意义:注意:何谓新事物、旧事物?判断一事物是新 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什么?区分:区分事物发展的方向、道路、途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 折的、迂回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 一 方法论: 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 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要 准备走曲折的路,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 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请列举3-5组能描述“前进性与曲折 性关系”的名言警句。智慧擂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山路曲折盘旋,但毕竟朝着顶峰延伸。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犹太人有句名言: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 。卖豆子的农民如果没卖出豆子,可以加水 让它发芽,几天后就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 卖不动,干脆让它长大些卖豆苗;如果豆苗 卖不动,可以移植到花盒卖盆景;如果盆景 卖不动,那么就把它移植到泥土里,几个月 后,它就会站出许多豆子。上述材料给我们 的启示是 A.遭遇人生挫折是偶然的 B.要正视前进道路的曲折性C.把握人生机遇是必然的 D.要正视社会环境的复杂性 能力提升B你认为,中学阶段在人生发展过程中处 于什么样的阶段和时期?我们应该怎样度过 这个阶段? 中学阶段被称为人生发展的黄金阶段,是长身 体、学知识、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从一定意义 上说,它对人生的前途、理想的实现起重大的作用 。每个青年学生,都应该珍惜这个阶段,认真读 书,积极上进,不怕困难和挫折,努力为人生的未 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国王要感谢一个大臣 ,就让他提一个条件。大臣说:“我的要求不高, 只要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装 1 粒米,第二个格子 里装 2 粒,第三个格子装 4 粒,第四个格子装 8 粒,以此类推,直到把 64 个格子装完。”国王一 听,暗暗发笑,要求太低了,照此办理! 装米的工作进展神速,不久棋盘就装不下了, 改用麻袋,麻袋也不行了,改用小车,小车也不行 了,粮仓很快告罄。数米的人累昏无数,那格子却 像一个无底洞,越来越填不满。国王终于发现,他 上当了,一个东西哪怕基数很小,一旦以几何级数 成倍增长,最后的结果也会骇人听闻。 思考:这故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 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 马十驾,功在不舍。”_荀子劝学 二、量变和质变量变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 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 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 、显著的变化。在量变阶段,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仍然是 这个事物;而质变则是事物根本性质的改变,是由一 种性质的事物向另一种性质的事物的根本转变。(统一、相持、平衡、静止等) (是统一物的分解、是平衡、静止的破坏等)、做好量变的准备 促进事物的质变水蒸气水100C100C思考;水的物理性质的变化(由液态到气态),是不是突 如其来的、凭空发生的?量变与质变有什么关系呢?思考量变质变水蒸气水(液体)(气体)加温(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事物的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 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3)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事物在新质基 础上开始量变。事物是不断经过“量变质变新 的量变新的质变”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 ,那么质变等于发展吗?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 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质变 是一种根本性质的变化,只有上 升前进的质变才能叫做发展。()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对人们的启发答案参考课本第页掌握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生活和 实践有何指导意义?、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 造条件;.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 发展。坚持适度原则智慧擂台请列举3-5组能描述“量变与质变关系” 的名言警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一趾之疾,丧及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 里之堤。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怙名学霸王。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 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请用所学原理说明1、什么是量变、质变?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有 何方法论要求? 3、在量变质变观点上应反对哪两种错 误倾向?重点巩固发展的观点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的途径事物发展的状态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知识结构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量变质变的含义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判断1、有量变就一定有质变( ) 2、质变就是发展( ) 3、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 B、真理是相对的,应随着朝代、 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 可能一成不变。这告诉我们(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 C、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 D、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B、下面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 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 有( )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唇亡齿寒 邯郸学步 吐故纳新 A、 B、 C、 D、A、我们要大踏步地追赶知识经济, 要在新的科技革命和挑战中立于不败 之地,旧必须紧紧咬住一个“新”字 ,要在知识经济创新、科技创新和体 制创新上下功夫,真正搞出中国的创 新体系来。这是因为( ) A、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B、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物质决定意识辨析:事物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 的,因此要不断促进事物质变。 (1)事物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没有质变就 没有发展,如果事物仅停留在量变阶段,就不会 有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就不会有发展(2)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 物原有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就要果断地 不适时机地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 发展。当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稳定时,必需 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不能随意促 成事物质变。(3)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一切事物发展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 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因此,要促进事 物发展,还必须注重量的积累。 辨析:得到大多数人民群众拥 护的事物是新事物。 (1)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 展前途的事物(2 分)。判断一个事物是新还是旧,就要 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 展前途。( 2 分) (2)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终究得到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从这个意义上说 ,该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2 分) (3)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的成长、壮大、完善要有一 个过程,人民群众的理解、接受到拥护也有一个过程,因 此新事物最初不一定被多数人所接受。因此,能不以是否 得到大多数人拥护作为判断标准。(3 分) (4)该观点的说法不能正确把握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 不全面的。(1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