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8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5页 / 共38页
第6页 / 共38页
第7页 / 共38页
第8页 / 共38页
第9页 / 共38页
第1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二轮复习高考二轮复习 之之古诗鉴赏古诗鉴赏诗歌鉴赏的难点1.读不懂诗 2.看不透题 3.答不对路 4.知识回生(一)看标题,抓题眼; (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三)看作者,关注熟悉作家的概况;(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六)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 一、寻求突破口一、寻求突破口“读懂诗读懂诗”(七)看尾句,卒章显志。 (八)看题干,获取有用信息。 (一)看标题,抓题眼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 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 1、有些题目显示事件、情感; 2、有些题目交代写作目的和写作背 景; 3、有些题目点明中心。 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 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 1.1.概括重要内容;概括重要内容; 2.2.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揭示了作品的线索; 3.3.确定诗歌内容分类:确定诗歌内容分类: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 咏史怀古 咏史怀古 伤春伤别伤春伤别羁旅行役 羁旅行役 山水田园 山水田园 托物言志托物言志赠友送别 赠友送别 边塞征战 边塞征战 闺怨闲愁闺怨闲愁4.4.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读标题 (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注释是诗歌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 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 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 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些是介绍相 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寓 意;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 的写作风格或主旨;还有些是解释诗中 的生僻字句,那是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 。 (三)看作者,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就是说,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 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许多诗所表达的主 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 时代有关。我们要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 、境况,所处朝代国势、朝政 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 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 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羁旅愁思、 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 朝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 (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 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 品思想内容的字眼,我们都称为“情感关 键字”。阅读时准确抓住情感关键字,无 疑对正确理解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有重 要的作用。 如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又如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 。 (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 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 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 感。 例如,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六)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 古诗很讲究用典,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 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既可使诗 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 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 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 力。典故有正用和反用两种,正用就是取典 故的原来意义入诗文;反用则在诗文中反用 原典的意义。 (七)看尾句 ,卒章显志 诗歌的结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以景结句、或 以情结句、或以理结句、或以问结句。不论以什 么形式结尾,诗人都喜欢在结尾这个地方用点心 机,因为结尾在全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结尾“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 又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仔细阅读题干,帮助理解诗意。命题人为了讲清题意,有时在表述中会透露 一些重要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理解诗意,因 而要好好把握。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溪 亭 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 现其情感?(2分)八、看题干,获取有用信息14课堂小结快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 (一)看标题,抓题眼; (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三)看作者,关注熟悉作家的概况;(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六)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 (七)看尾句,卒章显志。 (八)看题干,获取有用信息。 *读懂:八个关注关注题目 关注首尾句 关注常见题材的常见主题 关注情意关键词 关注常用意象 关注常用典故 关注熟悉作家的概况 关注文题间的注释意境形象类 : 语言鉴赏类 :分析语言风格型 炼字型 一词(句)统领全诗型 二、树立题型意识二、树立题型意识“看懂题看懂题”内容主旨类 :表现手法类:一、形象1.人物形象外在特点、内在性格品质、身份2.典型意象(蕴含某种意蕴的物象)自然类、人文类3.意境(画面)苍凉(茫)雄浑(壮阔) 辽阔高远 空旷深远宁静清幽 恬静幽美 皎洁明净 空灵澄澈 清新明丽 淳朴自然 繁华喧闹 安宁祥和 萧瑟凄凉 暗淡清冷 寥落空寂 荒凉冷寂二、语言1.炼字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叠词等。2.语言风格(特色)豪迈奔放 沉郁顿挫 言近旨远朴素自然 清新淡雅 生动形象 婉约细腻 含蓄蕴藉 幽默讽刺三、表达技巧1.修辞手法(11种)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设问、 反问、反复、双关、列锦等。2.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记 叙)A.描写角度:形(视觉)、色(视觉)、声(听 觉)、味(嗅觉)、冷暖(触觉)。手法:白描、渲染,动静结合、远近结合 、虚实结合等。B.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物)抒情、情景交融、 用典抒情、托物言志(情)。 3.结构特点起承转合、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卒 章显志等。4.其它表现手法 衬托(正衬/烘托、反衬/以乐景衬哀情、 以动衬静)、象征、想象、抑扬(欲扬先 抑、欲抑先扬)、赋(铺陈)、兴(起兴 )等。四、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1.思想情感(关注题材)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怀才不遇、 坚守节操、游子迁客思念故乡、征夫思 妇思念亲人、讽刺针砭时弊、离愁别恨 、友谊爱情等。 2.感情基调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 闲适、热爱、赞美、仰慕、激愤等。 3.情感载体景、物、人、事、史。有效答题要注意答题的步骤和语 言表达。答题步骤取决于试题提供的指令 ,诗歌鉴赏的答题一般不超过三个步 骤。 三、按照规范答题三、按照规范答题“做对题做对题” ”诗歌鉴赏题型思路与模式 1.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 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 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表现手法。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2.分析语言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 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要求品味整首诗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 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 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 么? 提问变体:某字(词)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 在哪里?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要求品味诗人经过锤炼的字词 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 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体悟该字在句中的含义,要特别注意看是否运用修辞 手法或词类活用。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重点关注动词、形容词(修饰语)、特 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l (1)指出作者描绘形象的特征和身份(概说)l(2)具体分析揭示形象特征的相关诗句( 展开分析)l(3)人物形象表现出的意义(作者的情感 、理想、追求、品性等) (总结)4、分析人物形象型答题步骤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 县)。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 要分析。(4分)2012湖北卷【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 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 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 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 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 形象。高考真题演练 ()设问方式:这首诗选取的意象有什 么特点?试作分析。本诗通过哪些意象抒 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请作分析。 ()答案要素:意象特征、画面或意境 思想情感或表达效果 ()答题思路: 点明诗人选取的意象或景物形象。 概括意象的特征或描绘景物构成的画面或 营造的意境。 指出诗歌的表达效果或所表达的情感。5、分析意象型答题规范6、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景象)?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寄托了作者怎样 的情怀? (3)这首诗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答题步骤】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 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 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意象,用自 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 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 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 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 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 么而“感伤”。【答题范式】描图景点氛围析感情 (景境情) 【答题套路】这首诗描绘了( )画面,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 7、赏析托物言志诗托物言志诗 解题分析: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解题分析: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 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 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提炼所写提炼所写 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的内在的品格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的内在的品格 、精神,抓物与志的、精神,抓物与志的“ “契合点契合点” ”,就能明白作者,就能明白作者 意在何为,情为何端。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答题步骤:答题步骤:(1 1)托物言志的手法描写了一个)托物言志的手法描写了一个 什么样的形象;(什么样的形象;(2 2)结合所咏事物的生存环境)结合所咏事物的生存环境 或特征挖掘其内在的品格、精神;(或特征挖掘其内在的品格、精神;(3 3)作者所)作者所 寓之情感、志向、抱负、追求、精神、理想等寓之情感、志向、抱负、追求、精神、理想等 。31提问方式:试分析这首诗(词)表达的思想情感。诗人写到了某个意思,说说这个意思是如 何表达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