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1农业生产模式: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小农经济为主要生产模式,实行精耕细作。2土地制度的特点:地主土地所有制、小农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多种形式并存是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3经济重心:经历了南移过程,从而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4工商业的发展:虽然作为农业经济的补充,但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5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明朝中后期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6经济政策:中国古代政府大都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清时期还采取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工商业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二、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共性原因 1客观环境: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 了必要的客观环境。 2政治条件:前代农民战争推动后继王朝调整统治政策 ,而且政策具有连续性。 3科技条件: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历法的进 步、科技著作的颁布、外国先进技术的引入等,成为经 济恢复的科技条件。 4国内外交流条件:国内各民族、各地区间的交流、相 互学习、中外交往的加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5群众条件: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 财富。1(2011年福建文综)下图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 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 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 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 )在汉代就已出现 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 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井深随地 势坡降而改变 A B C D解析:本题可以用排除法,坎儿井出现在我国西 汉时期,而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都江堰等灌溉工程,故排除,即可得出正确答 案。 答案:C2(2011年浙江文综)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 之一。下图是宋代部分名窑分布示意图,符合钧 窑、定窑、景德镇窑、耀州窑排列顺序的是( ) A B C 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定窑河北、钧窑 河南、景德镇窑江西、耀州窑陕西。所以, 符合题意的只有D项。 答案:D3(2011年浙江文综)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 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 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 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 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 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解析:材料一仅用一段文字材料就得出结论,显然材料不充分, 材料二作为反驳材料一的根据是有力的,所以,B项正确。 答案:B4(2011年课标 全国)下图是依据隋书食货 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 使用情况示 意图。该图 反映出( ) A长江流域经济 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 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 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 展相对稳 定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河流域使用丝帛实物 货币,长江流域使用铜钱货币,岭南和河西走廊 使用金银货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 社会动荡,改朝换代非常频繁,因此很多地区拒 绝使用铜钱,而金银和实物则不会因改朝换代而 产生损失。因此,使用铜钱的地区是经济发展比 较稳定的地区,故选D项。A、B两项与史实不符 ,C项也不能通过货币的使用得出。 答案:D5(2011年天津文综)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 彭魄,西家缫丝 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 西家卖丝籴 新谷。”诗中反映了宋代( )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 在乡村发展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 生产解析:“籴”是买卖的意思,故由“西家卖丝籴 新谷”可知,西家把“缫丝”卖掉,然后再“籴 新谷”,说明当时手工业品和农产品都可以作为 商品来交换,可以看出宋代商品经济已经有了较 大发展。 答案:A6(2011年四川文综)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 千年史统计 ,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占世界经济总 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 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上 述统计 表明当时的中国 ( ) A仍是世界经济 文化中心 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C资本主义经济发 展迅速 D经济总 量远超欧美各国解析:注意“1820年”,当时的中国闭关自守、 君主专制政治腐败、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已经 逐步落伍于世界,由此排除A、B、C三项。抓住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 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 分别占1.8%与3%,这说明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 远超欧美各国,故D项正确。 答案:D7(2011年江苏单 科)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 ,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 农资 ,而不为农 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 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 主张是( ) A农业仅赖 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 C农工比重适当 D农工任其消长解析:从“善为国”“农末适均”可以看出张潮 认为要想治理好国家就要保持合理的农业和商业 比重,故选C项。 答案:C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