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7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5页 / 共37页
第6页 / 共37页
第7页 / 共37页
第8页 / 共37页
第9页 / 共37页
第1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转转基因生物反应器过敏原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稳定性正确的社会舆论政策和法规二、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观观点技术术名称反对对支持克隆人伦伦理方面违违反了人类类 技术术方面技术还术还 不成熟可通过过 、等方法解决技术问题术问题伦伦理道德观观念胚胎分 级级基因诊诊断染色体检查检查观观点技术术名称反对对支持设计试设计试 管婴婴儿胚胎也是生命,杀杀死胚胎无异于“谋杀谋杀 ”提供 并不会对试对试 管婴婴儿造成损伤损伤基因检测检测技术术方面很难难用在具体医疗疗中有一些 疾病检检测测后可在早期采取措施道德方面引起基因 立法和伦伦理道德教育骨髓造血干细细胞遗传遗传 性歧视视三、禁止生物武器1生物武器种类致病菌肉毒杆菌毒素基因重组的致病菌痘2我国的态度:任何情况下 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考点一转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命题题解读读近几年高考对本部分知识的赋分较少。2010年江苏高考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了考查,预计今后高考将主要考查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难度应该不大。示例1 (2010江苏高考)下列关于转基因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B转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C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植物后不能表达D如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存在安全性问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问题。转入到油菜的基因,可以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由于植物与害虫间是相互选择的,转抗虫基因植物可使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动物生长激素基因转入植物后也能表达;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问题,要通过验证才能得到证实。答案 A1转基因生物存在安全性的原因(1)目前对基因的结构、调控机制及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了解有限。(2)目的基因往往是异种生物的基因。(3)外源基因往往是随机插入宿主细胞基因组的。2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1)在看待转基因技术方面,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将有利于决策者作出正确的决策,从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反,不正确的舆论导向将阻碍科学的发展。(2)面对转基因技术的利弊,正确的做法是趋利避害,而不能因噎废食。(3)完善相应的法令法规,利用法制手段确保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4)增强科学家的法制意识,提高科学家的研究道德水平。1在对番茄的研究中发现,害虫损伤番茄叶片后,叶上的细胞壁能释放出一种类激素因子,这种物质通过细胞组织扩散到茎和其他叶片上,启动了蛋白酶抑制剂的基因,开始高效合成蛋白酶抑制剂,并在茎叶中迅速积累,以对付害虫的再次侵袭。蛋白酶抑制剂对害虫的消化酶有抑制作用,因此害虫取食后,就会因无法消化食物而被杀死。人们尝试着将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导入玉米,让玉米获得与番茄相似的抗虫性状,以对付异常猖獗的玉米螟(一种玉米害虫)。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很可能是在茎叶细胞的_上合成的。(2)将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导入玉米内,使玉米形成新的性状,这种变异属于_。(3)能抗玉米螟的抗虫玉米的生态效益显著,有人认为抗虫玉米就是无虫玉米,不必防治害虫。你是否赞成这种说法?说明理由。_。(4)有人对食用这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感到担忧,你认为这种担忧有道理吗?试以学过的知识进行简要的分析说明。解析:(1)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是由基因控制合成的,其化学本质应为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2)玉米获得了外源基因,产生了新的性状,应属于基因重组。(3)玉米获得的抗虫性状,仅对玉米螟有效,对于其他害虫无抗性,所以还要防治其他害虫。(4)转基因抗虫玉米的安全性问题具有两面性,可能存在问题,如干扰人体消化系统;也可能没必要担忧,因人类与害虫的消化酶存在差异,或目的基因表达的蛋白酶抑制剂经玉米煮熟后结构被破坏,不会对人的消化造成影响。本题具有开放性,回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深入分析。答案:(1)核糖体 (2)基因重组 (3)不赞成。转基因玉米能抵抗玉米螟,但并不能抵抗所有的害虫。 (4)如:有道理。这种转基因玉米的果实中可能含有蛋白酶抑制剂,食用后可能抑制人体消化酶的活性,使人无法对食物进行消化而患病。无必要。因为人与害虫消化酶的结构存在差异,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对害虫的消化酶有抑制作用,但对人可能无影响。无必要。人类食用的通常是煮熟后的玉米食品,玉米蛋白酶抑制剂在高温下已经被破坏,因此不会对人的消化造成不良影响。(合理即可)考点二生物技术术的伦伦理问题问题命题题解读读本内容在近几年高考中鲜有出现,但由于是新课标新增内容,且都是社会生活的热点、民众讨论的焦点,同时又时时冲击着人们的道德伦理,预计2012年高考涉及的可能性较大。示例2 2010年10月4日,被世人称为“试管婴儿之父”的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因在体外授精技术领域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获得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目前,全球已有大约400万人通过体外授精技术出生,其中许多人通过自然方式生育了下一代。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婴儿技术和母亲正常怀孕生产过程的相同点是_,不同点在于_。(2)目前在生产中应用较多的胚胎工程技术是_、_和体外生产胚胎技术。(3)胚胎移植是否成功,与供体和受体的生理状况有关。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_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4)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的研究,而美国国会反对治疗性克隆。请你谈谈反对克隆人的理由(至少两点)_。解析 试管婴儿技术和母亲正常怀孕都属于有性生殖,都有生殖细胞的结合。不同之处在于试管婴儿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场所都是体外。胚胎移植是胚胎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除此之外也常用到胚胎分割技术。答案 (1)双亲生殖细胞都融合为合子 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产物(2)胚胎移植 胚胎分割(3)基本上不发生(4)严重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是在人为地制造心理上和社会地位上都不健全的人;克隆技术尚不成熟,可能克隆出有严重生理缺陷的孩子(至少答两点,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克隆人、设计试管婴儿、基因检测的讨论争论论 焦点赞赞 成不赞赞成中国政府的 观观点克隆 人引 发发的 伦伦理 问题问题克隆人只是一 项项科学研究,既 然是科学,就应应 该该允许许研究克隆 人;现现在存在 的技术术性问题问题 可 以通过过胚胎分级级 、基因诊诊断和染 色体检查检查 等方法 得到解决严严重违违反了人类类的伦伦理 道德; 冲击击了现现有的婚姻、家 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传统 的伦伦 理道德观观念; 克隆人是在人为为制造某 些方面不健全的人;克隆 人技术术尚不成熟,可能克 隆出有严严重生理缺陷的孩 子不赞赞成、不 允许许、不支 持、不接受 任何生殖性 克隆人的实实 验验,不反对对 治疗疗性克隆争论论焦点赞赞 成不赞赞成中国政府的观观点设计设计试试管婴婴儿引发发的伦伦理问问题题符合伦伦理道德的观观点,设计试设计试 管婴婴儿目的是救治患者,且是最好、最快捷的办办法之一;提供骨髓造血干细细胞并不会对试对试 管婴婴儿造成损伤损伤 ;将脐带脐带 血利用起来,更符合伦伦理道德不符合伦伦理道德的观观点,把试试管婴婴儿当作人体的零部件工厂,是对对生命的不尊重;抛弃或杀杀死多余胚胎,无异于“谋杀谋杀 ”; 有人滥滥用设计试设计试 管婴婴儿技术术,如设计婴设计婴 儿性别别实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术必须须获获得卫卫生部的批准证书证书争论论焦点赞赞 成不赞赞成中国政府的观观点基因检测检测引发发的伦伦理问问题题一些遗传遗传 性疾病在后代中复发发率很高,通过过基因检测检测可及早采取预预防措施,适时进时进 行治疗疗;对对基因歧视现视现 象,可通过过正确的科学知识传识传 播、伦伦理道德教育和立法得以解决目前人们对们对 于基因的结结构及基因间间相互作用尚缺乏足够认够认识识;人类类的多基因病,既与基因有关,又与环环境和生活习惯习惯 有关;有某种致病基因的人不见见得会患病;基因检测检测 本身给给受检检测测者带带来巨大心理压压力;个人基因资讯资讯 的泄露会造成遗传遗传性失业业大军军及个体婚姻困难难,人际际关系疏远远等严严重后果在卫卫生部批准的前提下有组织组织 地进进行2下列做法不符合伦理道德观念的是 ( )A基因检测疾病B为生男孩而设计试管婴儿C捐献骨髓而治病救人D人类基因组计划解析:为生男孩而设计试管婴儿,会打破自然的性别比例,不符合伦理道德观念。答案:B3严重冲击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伦理道德观念的技术是 ( )A基因检测B设计试管婴儿性别C克隆人D对植入前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解析:严重冲击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伦理道德观念的技术是克隆人,基因检测可应用于某些疾病的诊断,设计试管婴儿的性别只是对性别比例有影响,不符合伦理道德观念。答案:C示例 (2011济南质检)供体器官的短缺和排斥反应是制约器官移植的两个重要问题。而治疗性克隆能最终解决这些问题。下图是治疗性克隆的过程图解。(1)重组的新细胞经过发育,要想获得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胚胎,可采用_技术。(2)若将上述技术用于白血病病人的骨髓移植,图中患者是O型血,提供卵细胞的女性是AB型血,则骨髓移植成功后患者的血型是_型。(3)科学家为何要将患者的体细胞的核植入去核的卵细胞,而不直接用体细胞进行细胞培养_。(4)按上述方法克隆器官在器官移植方面的主要优点是_。解析 (1)通过胚胎分割技术可以得到两个基因型完全相同的胚胎。(2)血型由细胞核内的基因控制,O型血白血病病人通过治疗性克隆方法,获得骨髓进行骨髓移植,由于细胞核是患者本人提供的,因此血型不变。(3)卵细胞体积大,含养分多,并含有控制细胞核基因程序性表达的物质,因此用去核卵细胞作受体细胞进行动物细胞培养。(4)通过图示形成克隆器官,细胞核是患者提供的,无排异反应,可以解决临床上供体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的问题。答案 (1)胚胎分割 (2)O (3)卵细胞体积大,含养分多,并含有控制细胞核基因程序性表达的物质,而体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具有分裂分化能力(4)解决了临床上供体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的问题1治疗性克隆与生殖性克隆类类型项项目治疗疗性克隆生殖性克隆区别别目的治疗疗人类类疾病用于生育,生产产新个体水平细细胞水平个体水平联联系都属无性繁殖;产产生新个体、新组织组织 ,遗传遗传 信息相同2试管婴儿技术与设计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