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 法一、主动句与被动句1.被动句与主动句的区别主动句:主语是谓语所表示的行为动作的发出者、 实施者。 郑伯克段于鄢:“大叔出奔共。” 鞍之战:“马逸不能止。” 被动句:主语是谓语所表示的行为动作的承受者、接收者。 郑伯克段于鄢:“蔓草犹不可除。”鞍之战:“郤克伤于矢。” 2.古今被动表示法的比较古今都有意念被动句,即不用任何特殊 词语的被动句,如:报任安书:“屈原放逐,乃赋离骚。”韩非子五蠹:“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 鸡杀了。大楼建好了。现代汉语一般用“被”构成被动句式,古汉语 中除用“被”字外,还可以用“于”、“为”、“见”等 构成被动句式。如:敌人被我们打得抱头鼠窜。鞍之战:“郤克伤于矢。”二、古汉语中的被动句式被动句式:句子结构本身即具有表示被动的 形式标志的句式。1.“于”字被动句式构成方式 在动词后加“于”,“于”后是主 动者。“于”和主动者构成的介词词组作句子 的补语,且主动者必须出现。即:主语谓 语于主动者 兵破。(汉书贾山列传)“于”的词性和作用 介词,本身不 表被动,其作用是引入主动者。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孙子兵法行军篇)闵王毁于五国,桓公劫于鲁庄。 (荀子王制) 古文中常用“于”字句构成主动与被动比较的 语句,进行正反含义的对比。如: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羽传) “于”字被动句式先秦常见,消失的原因是 介词“于”的用法较多,是否引入主动者有时不 好辨认,可做两种解释。如:孙嘉聘于齐。(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屈原放逐于楚国。(盐铁论相刺)(孙嘉在齐国接受齐王的聘问、孙嘉被齐 国聘问)(屈原在楚国放逐、屈原被楚国放逐) 2.“为(wi)”字被动句 式构成方式 在动词前加“为”,“为”后 可以出现主动者,主动者的后还可以加上“所 ”字,此时“为”和主动者构成的介词词组作 句子的状语,但主动者可以不出现,“所”字 也可以不出现。即:主语为(或)主动者 (或)所谓语 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为”的词性和作用 主动者不出现时, “为”是助动词,表示被动含义,作状语。主 动者出现时,“为”是介词,其作用是引入主 动者。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三) 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公十八年) “所”的词性和作用 助词,表被动语 态,帮助构成被动句。战国末“为”字被动句式中出现了“所”字。:否,必为二子所禽矣!(史记韩信破赵之战)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 “为所”结构的被动句一直保留在现代 汉语里。如:明清以来,颇为一部分人所爱重。(鲁迅 儒术)某些作品,只为少数人所偏爱,而为大 多数人所不需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 谈会上的讲话) “为”字句消失的原因,也是“为”的用法较多 ,引入的是主动者还是对象,有时不好辨识 。如:若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 城之固,不可得也。(荀子君道)3.“见”字被动句 式构成方式 在动词前加“见”,“见”后不能出 现主动者。主动者如需出现,必须在动词后加 “于”再加主动者。即:主语见谓语(或 )“于”和主动者忠而被谤,信而见疑。(史记屈贾列传)弥子瑕见爱。(韩非子说难) “见”的词性和作用 助动词,表被动含义, 作状语。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 见放。(楚辞渔父)臣闻武帝使中郎将苏武使匈奴,见留二十 年。(汉书燕剌王旦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 相如列传)南北朝以后,“见”字被动句发展出一种新的 用法。这种句子的受事一般是“我”,但并不出 现在主语的位置上,而是让主动者作主语,句 子的含义是“对我怎么样”。如: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冀君实或见恕也。(王安石答司马 谏议书)“见”字被动句消失的原因,是不能直接引入 主动者。现代汉语中仅残留“见笑”、“见怪”、“ 见教”、“见谅”等词语。 4.“被”字被动句 式构成方式 在动词前加“被”,“被” 后可以不出现主动者,也可以出现主动者。 即:主语被(或)主动者谓语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 策齐策)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被”的词性和作用 主动者不出现时 ,“被”是助动词,表示被动含义,作状语 。主动者出现时,“被”是介词,其作用是 引入主动者。“被” 是由动词虚化构成被动句式的,原 是“蒙受”、“遭受”的意思。如:地少人众,数被水旱之灾。(史记货殖列 传)先王能令其民蹈白刃,被矢石。(商 君书慎法)先虚化为助动词,表示被动,但不能引入 主动者。如: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韩非子 五蠹)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 原列传)如需主动者出现,要靠“于”字帮助。如:万乘之国,被围于赵。(战国策齐策) “被”进一步虚化为介词,可以引入主动者。如: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亮子被苏峻害。(世说新语方正)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