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职学校应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摘 要:进入 21 世纪以来,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中职学校培养社会所需求的各种技能型人才,把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以加强对学生的素质培养,从而使他们成长为祖国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中职学校 素质 培养 21 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一个国家全民的素质将决定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把职业学校的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新课题。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激发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形成全社会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和良好环境。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国伟大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改革的未来目的是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 ”实施素 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进入 21 世纪以来,社会对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许上大学是通往成功的途径之一,但并非唯一之路。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不再是读书的机器,而是具有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富有个性、有独特见解和思想的人。因此,专业面窄、社会适应力差、综合能力不强的人在市场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秘书长毕结礼同志曾指出:真正的人才标准应该是“品德、知 识、能力和业绩” 。现 在用人单位不只看重文凭, “唯学 历” 的年代已 经成为过去,用人 单位更看中的是实力。非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或是大专、中专等学历的毕业生,只要有能力,综合素质好,一样有竞争力。所以中职学校必须注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职业教育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的新政策及措施,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务委员陈至立也曾指出: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发展职业教育对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就业再就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已成为科教兴国战略中不可缺少的力量,成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园地之一。据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截至 2006 年,已有中职校 14668 所,共招生 731.4 万人,比 2005 年增长 11.6%,连续两年增幅超过10%。职业 教育担负着为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同时,职业技术也成为科学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缺口仍很大,许多一线劳动者的素质及技能还有待提高。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将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培根“知识 就是力量 ”的名言,在 21 世 纪再一次得到形象而深刻的诠释。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职业学校办学的目的,就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祖国建设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就是要向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要使我们的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送得出” ,对各专业每一学科的设置及教学,不但要有一定的社会性和科学性,而且还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直接性。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就必须把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又要使他们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能力,还应注重实行产教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如果我们仅仅把职业教育看作学生谋得求生技能的场所,或只把职业教育作为为社会提供合格劳动力的基地,那么,我们就把职业教育“矮化” 了。 实施素质教育不仅 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变革,更是教育观念的转变,这个扬弃的过程是对传统教育合理成分的继承和不合理成分的革除。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人的基本素质为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开发,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工作等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和个性特长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然而,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接受中职教育的中职生,应怎样面对新时代的要求及社会竞争的挑战呢?笔者认为,我们中职生应以积极的态度,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勇敢地面对竞争的挑战, 争取早日成为对祖国建设有用的技能型人才。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能否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并不在于他的起点有多高,而在于他是否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在于他是否能够将理想付诸实实在在的行动。我们中职学校的学生有自身的优势,除了文凭外,他们还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从有关资料获悉,中职学校的毕业生中学习能力强、充满自信、实践能力强、外语能力强、具有专长者、创业和创新意识强、人品好等七类,是最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为此,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及加强其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们排除自卑心理,不断激励他们,并注重培养学生德技双馨,从而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中职学校的生活是一种为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会一门职业技能、技术而开展教学的系统活动,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今天的学习关系到将来能否走好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步的大问题,作为整个社会结构的一部分,我们中职生和许多大学生一样有着全新的创业意识,只要勤奋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同样能在社会上寻求到立足之地,同样能在建设祖国的伟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只要不断进取,照样可以成才。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