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液态金属结晶的动力是由过冷提供的,不会在没有过 冷度的情况下结晶 阻力: 新界面的形成 热力学能障 由被迫处于高自由能过渡状态下的界面原子所产生- -直接影响到系统自由能的大小-界面自由能-形 核 动力学能障 它由金属原子穿越界面过程所引起-原则上与驱动 力大小无关而仅取决于界面结构与性质-激活自由 能-晶体生长 在相变驱动力的驱使下,借助于起伏作用来克服能 量障碍,Date1均匀形核热力学 液相与固相体积自由能之差-相变的驱动力 由于出现了固/液界面而使系统增加了界面能-相变的 阻力 临界形核半径 临界形核功等于表面能的1/3。由液态金属中的能量起 伏提供总结:Date2形核率 形成稳定晶核的概率I为 液相中形成大于临界半径的晶核概率P0由临界形核 功G*决定 在过冷的液态金属中能够迁移的原子概率P1由原子 迁移激活能U决定 与过冷度的关系:Date31. 非均匀形核热力学 非均质形核(异质形核 )-形核依赖于液相中的固相 质点表面发生 液相中的原子集团依赖于已有的异质固相表面并在 界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球冠 Date4设LC、LS与CS分别为液相晶核、液相衬底和晶核衬底 之间的单位界面自由能;表示新相与基底之间的湿润角,则 三个界面张力的平衡关系为如图 ,在亚稳定的液态金 属L中存在着固相物质S。 在S的平面衬底上形成了 一个球冠状晶核C。假设作为形核基底的异质 固相表面是一个平面,球 冠与基底表面的接触面积 小于基底平面面积。Date5 形成固相球冠后,自由能 的变化量为, 其中 体积自由能的变化量 界面能的变化总量,它由三部分组成 Date62.1.2 形核与形核率 为晶核与衬底之间的润湿角r为球冠状晶核的曲率半径;则球冠状晶核的体积V冠为晶核与液相的接触面积SLC为Date72.1.2 形核与形核率 晶核与衬底的接触面积SCS为 因此,形成了一个球形晶核的总自由能变化G非为 Date8GV为结晶过程中单位体积自由能变化;G均为液相中单独形成一个半径为r的球形晶核,即均匀形核时 的总自由能变化量。令dG/dr=0,则非均质形核的临界晶核半径为rc非 与 rc均 的表达式完全相同。 说明均质和异质形核具有相同的临界晶核半径。Date9异质形核的新相是球冠,其体积仅仅是球体的一部分,形成稳定 新相所需要的原子数目比均质形核少得多。因此,所需要的形 核功也比均质形核小的多。 将r*值代入G非式,求得非均匀形核的临界形核功W非为 可知,非均匀形核的临界形核功W非与均匀形核的临界形核功W均之间仅相差一个因子f()Date10临界晶核是依靠过冷熔体中的相起伏提供的。临界形核功是由过冷熔体的能量起伏所提供。非均匀形核与均匀形核形成临界晶核所需的能量起伏 和相起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形核功和临界曲率半径则是从能量和物质两个侧面来 反映临界晶核的形成条件问题。Date11 热力学上,各种大小的晶胚在相起伏中出现的几率取决于晶胚中的原子数,而与晶胚可能具有的几何形状无关。 球冠状晶核所含有的原子数取决于其相对体积, 即球冠体积与同曲率半径的球状晶体体积之比V冠/V球。 由于V冠/V球=f(),可见f()越小,球冠的相对体积就越小 因而所需的原子数就越少,它就越易于在较小的过冷度下形成, 因此包含原子数目较少的球冠状临界晶核更易在小过冷度下形成。 故非均匀形核所需的过冷度小。 Date12f() 越小,非均匀形核的临界形核功就越小, 形成临界晶核所要求的能量起伏也越小, 形核过冷度也就越小。f() 是决定非均匀形核的一个重要参数。根据定义,f()决定于润湿角的大小。由于0180, -1cos1 因此,f()应在0f()1范围内变化。 Date13当180时, f()1,因此W非W均。 即:当结晶相不润湿衬底时,“球冠”晶核实际上是一个与均匀晶核无任何区别的球体表明新相不能依附于基底表面形核。 衬底不起促进形核的作用,液态金属只能进行均匀形核,形核所需的临界过冷度最大。Date14 当90时, f()1/2, W非 1/2W均。 表明异质形核功是均质形核功的1/2。 当时0时, f()0, W非0 表明基底的表面与新相晶面相同,新相可在其上直接外延 生长。 换句话说,此时的基底是液相过冷度=0情况下的现成晶 核。Date15一般情况下,0 2 返回 Date23 事实上,随着晶核在衬底上的铺展,必然要减少新生 晶核所能利用的衬底面积,从而也就降低了形核率。 因此,实际上非均匀形核率曲线应当具有图2-4b)所示 的形状: I非从某一较小的临界过冷度上升,通过最大值后下降 ,并在衬底面积全部为晶核铺满时中断。 与均匀形核率曲线相比,I非从低到高的过渡要平缓得 多。 曲线所能达的最大值随衬底面积S的增加而加大,曲线 的位置则随的减小而左移。Date24当液态金属中存在多种形核能力不同的衬底物质时, 在某一过冷度下可能有几种物质同时具有促进非均匀 形核的能力。这时液态金属的形核率应当是这几种物质所具有的形 核率的总和。此时,过冷度有双重作用: 过冷度越大,参加非均匀形核的衬底物质就越多, 而同一种衬底物质促进非均匀形核能力也越强,故总 形核率也就越大。Date25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