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测试卷一、看拼音,写字词。lin w r b qi hui n zi pi( )国 ( ) ( )国 ( )犯 ( )南 ( )橘 盗( ) ( )礼二、给下面的字组词。梁 ( ) 唇 ( ) 犯 ( ) 秋 ( ) 既 ( ) 谎 ( ) 赔 ( ) 密 ( )粱 ( ) 辱 ( ) 范 ( ) 瞅 ( ) 即 ( ) 慌 ( ) 陪 ( ) 蜜 ( )三、查字典。 “张”字在字典中有以下几种解释: 使合拢的东西分开 陈设;布置 扩大;夸张 看;望 商店开业 量词 姓下面的“张”字分别是什么意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1、张小红撅着嘴,很不高兴地走了。 ( ) 2、上课的时候要注意听讲,别老东张西望的。 ( )3、那个老渔夫手里拿着一张破渔网。 ( ) 4、街对面有一家新商店,今天开张营业。 ( )5、起风了!快把帆张起来吧! ( ) 6、要过节了,小镇上张灯结彩,人们的脸上喜气洋洋。 ( )7、他只是在虚张声势而已。 ( )四、你会对对子吗?我们来试试吧! 1、节约对浪费正如光荣对( ) 。2、春天对耕耘正如秋天对( ) 。3、声音对耳朵正如味道对( ) 。4、落后对贫穷正如( ) 。五、加上适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使句子更简洁。1、小华的字写得很快。 小华的字写得很好。 。2、革命的道路上有千难万险。 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3、你没有告诉我。 我知道了。 。4、我们发动群众。 我们很好地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 。六、将下面的 17 变成一句话写下来。注意:字数可增减,位置可置换,但内容不可有缺漏,意思不能改变。1、目的是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假期生活 2、暑假第一天 3、王平去上街 4、他是我派去的5、他是同学们最信任的。 6、他去购买 7、买这些礼品是准备送给“手拉手”山区小朋友的。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柳公权发奋练字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 。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 ,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不敢,我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可是,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看看去吧。”第二天,小公权起了个五更,独自去了华京城。一进华京城,他就看见一棵大槐树下围了许多人。他挤进人群,只见一个没有双臂的黑瘦老头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纸,右脚夹笔,正在挥洒自如地写对联,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 凤舞,博得围观的人们阵阵喝彩。小公权“扑通”一声跪在老人面前,说:“我愿意拜您为师,请您告诉我写字的秘诀”老人慌忙用脚拉起小公权说:“我是个孤苦的人,生来没手,只得靠脚巧混生活,怎么能为人师表呢?”小公权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写了几个字:“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柳公权恍然大悟,把老人的话牢记在心,从此发奋练字。他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经过苦练,柳公权终于成为我国著名书法家。1、判断下列每组中带点字的读音是否相同,相同的在括号里打“” 。 五更天 更加 更正 ( ) 没完没了 没齿难忘 没大没小 ( ) 喝水 喝彩 ( ) 调兵遣将 兵来将挡 将门虎子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 ( ) ( ) ( ) ( ) ( )3、 “我是个孤苦的人,生来没手,只得靠脚巧混生活,怎么能为人师表呢?”你能把老人的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吗?4、看了老人用脚写的二十个字,柳公权恍然大悟,他悟到了什么?你又悟到些什么?把你现在的感觉真实地记录下来,对自己一定很有帮助。第四单元测试卷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噩耗 青稞 收敛 抽噎 咆哮 揪住 熬过 搪瓷碗二、看拼音,写字词。 xio tn ln dn tn chn j din y( )烟 木( ) ( )子 ( )眼 胸( ) ( )扶 ( ) 沙( )三、填字组词。 雪中送( ) 深情( )谊 喜出( )外 热气( ) ( ) ( )不转晴 夜色( )漫 无边无( ) 三长两( ) ( ) ( )一息 迫不及( ) 一声不( ) 同( )于尽四、写近义词。 担心 ( ) 忘怀 ( ) 茂盛 ( ) 清楚 ( )增强 ( ) 惊慌 ( )足够 ( ) 请求 ( ) 兴奋 ( )五、读一读,连一连。再写出几个有关“看”的词语。 窥视 注视 目击 浏览( ) ( ) ( ) ( ) 亲眼看到叫 略略一看叫 偷偷地看叫 注意地看叫 六、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顶: 最高最上的部分 用头承载 抵住 代替 相当;等于 担当;支持 最 量词(1)别担心,他一个人顶得住。 ( ) (2)男孩用杠子把门顶上,放心地睡觉了。 ( )(3)她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战士们吃。 ( )(4)那堆煤顶多有一千斤。 ( ) (5)爷爷头上戴着一顶新毡帽。 ( ) (6)你们几个都有谁坚持到了山顶? ( ) (7)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 ) (8)我说怎么有点不对劲儿,原来他是冒名顶替的。 ( )七、用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1、 ( )我们是杭州的市民, ( )要爱护杭州的一草一木。2、 ( )这个任务有多么紧迫,我们( )要按时完成。 3、课外小组活动( )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 ( )开阔了我的眼界。4、你( )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 )能享受到收获的喜悦。 5、 ( )天气有变化,运动会( )要推迟到下星期举行了。6、 ( )爷爷已经七十多岁了, ( )他身体非常好。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鱼他那时 11 岁,住在新罕普什尔州的湖区,从不漏过一次去附近小岛钓鱼的机会。在一个鲈鱼季开始的前一天傍晚,他又和父亲去钓鱼。他们用蚯蚓作饵钓到了不少翻车鱼和鲇鱼。不久,男孩换了另一种饵,练习撒线。当他的鱼竿被拉得弯成一张弓时,他感觉到有大家伙上钩了。他的父亲用(赞许 赞叹)的目光看着男孩熟练(从容 镇定)地和这条鱼沿着码头展开了“拉锯战” 。终于,大鱼被折腾得无力挣扎了,他很小心地提起鱼竿他从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鱼!可它是条鲈鱼。男孩和父亲看着这条美丽的银色大鱼。父亲划了根火柴借以看表:十点,离规定能捕捉鲈鱼的时间还有三个钟头。他把视线转向了男孩。孩子 你得把他放回湖里 他说 爸 男孩叫道 还会钓到其他鱼的 可不会有这么大 而且 男孩大声(争辩 辩解) ,并朝四周看了一下,月光下看不见别的钓鱼人或者渔船。尽管没人看见他们,更不会有人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鱼的,但男孩从父亲(坚决 坚定)的语气中知道这是命令。他缓缓地把大鲈鱼从鱼钩上取下,把它送回了黑黑的水中。大鱼有力地摆动双鳍游走了。男孩不太相信他还会看到这么 大的鱼。这是三四十年前的事了。男孩如今是纽约城里一位成功的建筑师。他仍到昔日的码头上钓鱼,带着他自己的儿子。他猜对了,他再没钓到那样大的鱼。可他仍常看到那条“鱼”这时,他做的就会像他父亲教育他的那样:为人最难得、最可贵的就是没人注意时我们仍选择“正确”的做法。1、选择括号中用得恰当的词语,打“” 。2、在文中的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3、按短文内容填空。 ( )的银色大鱼 小心地( )鱼竿 ( )地取下黑黑的( ) ( )地摆动双鳍 ( )的建筑师4、用加点词语造句。 当他的鱼竿被拉得弯成一张弓时,他感觉到有大家伙上钩了。他缓缓地把大鲈鱼从鱼钩上取下,把它送回了黑黑的水中。5、 “可他仍常看到那条鱼 ” ,那条“鱼”指的是什么呢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