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现代文复习之小说阅读主题小说阅读情节环境环境人物小说的三要素(文学特征)【考纲要求】 1.分析综合 C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 术魅力 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 F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探讨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小说的考点考点一、把握故事情节考点二、领会环境描写 考点三、揣摩人物形象考点五、理解小说标题考点四、概括主题内容考点六、分析写作技巧考点七、品味语言特色 高考考点和基本题型回顾: 考点:指认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和作用。 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作者的评价/读者 的评价)。题型: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有哪些优秀的品质,有哪些 性格缺点。3、概括XX的性格特征。说明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作用 。 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 人物的性格物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答案: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 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对主题的 表达具有作用考点一、揣摩人物形象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因而在阅 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方法指导:只要从塑造人物的方法入手,并通过对内容的分 析,便能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从描写的角度看,人物描写的方法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 面描写,也说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如概括 介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 (1)肖像、神态: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2)动作描写: (同上) (3)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 。 (4)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 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 展。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 间接写主人公;在次要人物的故事中体现主要人 物的性格特征;环境描写衬托或烘托人物。注意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 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 ,成功的细节可以增强艺术感染力,是文学 创作和记叙文不可忽视的技巧。第一,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神态描写揭示人 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第二,通过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方面,分 析人物的性格。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 析人物还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第五,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要多角度进行分析。 分清主次,把握其主要性格特征,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揣摩人物形象要点概括:人物形象的作用 小说主要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 表达情感,表明观点。 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作用时,总的思路是 从形象与主题的关系来考虑,指出形象所 揭示的社会意义,传达的思想感情或观点 态度,也就是“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 美取向”。规范答题 先定性,再定量 从表达上而言,人物形象特点概括一般用 如下的方式表达: 是一个(人物性格)的(人物身份地 位、性质、评价等)形象。 他具有的特点。 这一形象的塑造反映了社会现象, 揭示了社会实质,表达了主题。考点二、注意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 景的描写,它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也叫做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 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 场景的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 常见题型:描写了怎样的环境?运用了怎样的描写 手法?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明确环境描写必须为主题服务的宗旨, 结合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 合文章作答。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 的社会关系; 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 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 、景色、场面等。 作用: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有时选 取与人物心境色调一致的景物,烘托人物心情。有时描绘与 人物心理的色调截然相反的景物,反面衬托人物的心情。以 “乐景”写“哀”。) 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 奠定情感基调。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 。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故事背景 2、渲染故事气氛 3、烘托人物形象 4、推动情节发展 5、奠定情感基调 6、暗示社会环境 7、深化作品主题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文字以手法,描写了 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 ;渲染(奠定)了的抒情基调; 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 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 发展。突出了的主题。情节结构概括情节情节的作用情节线索情节特点开头结尾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设置悬念 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伏笔 结构 照应前文 推动情节发展或转折 线索,贯穿全文表现人物行动的特点 内容 突出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了主题单线双线 明线暗线基本模式:发生 发展 高潮 结局 摇摆 延迟式结构 生活的横截面 意识流悬念式 写景式欧亨利式结尾 悲剧性结局 大团圆结局 空白式结局注重节奏突转 情节安排常见的技巧 悬念巧合 串联并联考点三、 把握故事 情节这类型的题目往往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题型有: 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 、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情节的高潮或结尾作用的理解; 某一情节的特点、作用。 根据要求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 一般作用: 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一般适用于倒叙式 开头) 二是前后照应;(一般是开头、结尾之间的关系 ,能使结构紧密、完整) 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一般适用于中间环 节) 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一般适用于结尾) 五是一波三折,增强故事的戏剧性与可读性。( 一般适用于全文)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答题 点明作用:XX情节在文中有(使情节波澜再起, 引出另一个情节,制造悬念,情节更突出 ,照应前文情节) 作用,突出了人物 (丰富人物,表现人物性格)性格, 从而表现了小说的主题 。 结合文章具体分析!考点四、概括主题内容(1)什么是小说的主题作品或文章所显示的总的思想意义,也就是作 者在塑造人物反映生活现象时,通过全文内容所表 达出来的总的意图。(2)如何挖掘小说的主题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 ,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 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探究小说的主题,必 须从人物、情节、环境、背景的分析中深入理解, 特别要注意小小说的标题和结尾。注意:分析要恰如其分,符合实际情况,不能 随意拔高或作主观臆断。主题情节环境环境人物三要素和主题的关系: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