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作为作为“可翻译性可翻译性”条件的条件的“第三文本第三文本”李河几年来我一直致力于从哲学的进路考察翻译问题,但它从一开始就面临一个困境:在 人们印象中, “翻译”似乎天生不是个哲学话题。传统翻译研究通常只注重谈论具体的 翻译技术,或者满足于伸张某种翻译伦理,这种基于经验或信念的、体现着强烈规范诉 求的思想活动很难成为体现着彻底反思或追问诉求的哲学活动。因此,对翻译进行哲学 讨论的首要问题是:翻译如何是个哲学问题?在我看来,要使翻译成为哲学问题,先要拒斥翻译研究中的“自然态度” 。(注:“自 然态度”是借自胡塞尔的概念。胡塞尔指出,自然态度是“从自然生活中的人的角度去 思考” ,它是“一种先于一切理论的纯粹描述” 。换句话说,自然态度是我们在非 反省、非理论的生活中自然获得的各种见解的总和。在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 念第一卷的“现象学的基本考察”中,胡塞尔强调悬搁关于世界的“自然态度”是从 事纯粹现象学思考的重要前提。)上述翻译技术或翻译伦理研究就是这种“自然态度” 的必然产物。翻译技术理论关心的是:在“原本/译本”这个二项式中,译本采用何种 语言工艺学手段才能最大限度地逼近原本?翻译伦理的问题则是,译本诉诸怎样的伦理 态度才能最大限度地逼近原本?它们很少追问这样一个问题:“原本/译本”这个二项式 中的间隔符号“/”对我们的理解究竟意味着什么?因为缺乏此种追问,传统翻译研究会 自然地假定, “译本/原本”中的符号“/”体现着原本对译本的支配关系,这种关系用 哲学的概括就是“原本中心论” 。一旦涉及“原本中心论” ,我们就不难看出“翻译”在哲学研究中的价值。在中文里 , “原本”是个歧义词它既指“原始文本” ,也包含“原原本本”的含义。它是源 头、是根本、是真相,是人的思想一向寻求的最终家园。我们在哲学活动中总会在三个 向度上碰到“原本”:其一,在传统哲学领域,作为人的表象和概念之完满根据的“原本”(无论它被表征为 本体、实在、最终根据还是真理)是哲学形而上学的论述起点和终点。(注:“原本中心 假定”是哲学上符合论的基础,按照罗蒂的描述,它关注的是一种“在那儿的实在或真 理”(the reality or truth out there),它在时间、历史或主体表象之外。)其二,在“文本流传”领域,每个被视为线性意义的传统都有其“原本” 。它是原初 的“经” ,是历史回溯意识的对象,是在传统发展中不断被复制性传递的硬核,是该共 同体中的人们自我认同的根据。(注:“文本流传”意义上的原本通常是“经” 。按照 中国古人的看法, “经为本,传为译” 。我在“从圣作贤述看原本概念”一文 曾专门从“文本流传”的翻译角度讨论等级性的“经-传”体制。该文刊载于云南大 学学报 ,2004 年第 5 期。)其三,在“文本流通”领域,被选中的外语文本也是“原本” 。(注:“文本流通”是 法国思想家布尔迪厄的术语。关于这个概念的讨论可参见我在开放时代2002 年第 6 期的文章:“处于传统与现代紧张关系中的文本流通” 。我通常把它与“文本流传”概 念对比使用。)相对于上述“复制性传递” ,它是“复制性移植”的对象。传统翻译理 论研究的大多是这种意义上的“原本” 。上述三个“原本”构成了三种知识形态的根基,我们也可以把这三种知识形态视为三 种翻译类型。在这里, “原本中心论”是“可翻译性”观念(translatability)的一个 共同前提。而所谓“可翻译性” ,在认识论上就是所谓“可认识性” 、 “可再现或可把 握性” ;在语言学上则意味着文本转换的语言条件;在解释学上则意味着“可理解性” 。“原本中心论”有多种变体,其中之一就是对“第三文本”的承诺:即文本 1 可以转换 为文本 2,当且仅当两者都以一个作为“第三文本”的原本为根据。本文的任务就是攫 取 20 世纪若干西方思想家的论述,考察这种“第三文本”承诺以及相关批评。一、第三文本上帝之眼一般认为, “翻译”是译本对原本的模仿。但“模仿”本身就是个歧义概念。大体说 来,存在着两种模仿概念。一类是完全复制性模仿,在逻辑学中,它指示那种体现着彻 底同一性理想的“重言式”表达(tautology),如 A = A。而在非逻辑领域中,一个文本 的物理性复制,一个文本的心理复制(如在传统教育中强调的“背诵”),(注:在笔者 参加的一次研讨会上,陈立胜先生曾专门讨论过“经典背诵”的意义。 “背诵”的特征 是把“原本”以“原原本本”的方式在内心中完全复制下来,使背诵者成为原本的载体 。在任何传统型教育中, “背诵”都是“原本”持存的一种重要方式。利科在分析“神 话”时曾经指出:“在背诵的意义上,神话的力量在某一特殊语境下会重新恢复。在这 里,文本只是文本,阅读照样存在于文本之中。 ”参见陶远华等译:解释学与人文科 学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 159 页。)也可以被视为非逻辑意义的完全性复制 。与之相比,另外一类可称为再现式模仿(representation),在这里,模仿物以自己特 有的方式来表现被模仿物,但它并不能全等于被模仿物,它与被模仿物之间存在着这样 或那样不可还原或消解的距离。柏拉图在论及 M (英文译名为 mimesis,即模仿)时曾提到这种模仿的两种形态。在智者篇最后,他讨论了一个人对他人姿态和行为的模仿(counterfeit)。(注:参见智者篇 ,267A,载 The Collected Dialogues of Plato(柏拉图对话集),E.Hamilton 等编辑,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1015 页。在这里,counterfeit 主要表示“假冒式的模仿” ,柏拉图因此 称这种模仿为 mimicry,即“拟态性模仿” 。)这里所说的“模仿”可以被称为“拟态性 复制” ,英文多为 imitation。此外,他还提到,绘画和雕塑是对外部事物的“形”的 模仿,这种“模仿”可以被称为“拟形性复制” 。无论是哪一种复制,它们都可以被视 为文本 B 对文本 A 的再现。值得注意的是,在再现式模仿中,译本 B 虽然可能是对原本 A 的 非常“逼真地”再现,但它并不全等于原本。对比完全复制性模仿的表达公式 A = A, 再现式模仿可以记作:BA。初看起来,A = A 与 BA 之间存在着模仿程度上的差异,但如果我们考虑一个模仿系列 ,那么二者之间就可能显示出实质性差异。在完全复制性模仿中,原本与诸摹本之间存 在着这样一种关系:原本 = 摹本 1 = 摹本 2 = 摹本 3 = 摹本 n,所以摹本 n = 原本。而再现性模仿之间则往往存在着以下关系:原本 摹本 1 摹本 2 摹本 3 ,但摹本 n(可能)原本!由此可见,在完全复制性模仿中,诸文本之间存在着逻辑上或经验上的“完全保真性 的”等值关系(equivalency)。而在再现性模仿中,诸文本之间从乐观的意义上说存在 着近似性的“逼真关系” ,而从非乐观的意义上,则存在着一种德里达所说的“差异的 播撒”(dissemination of differences)关系。柏拉图在理想国第十卷中和智者篇所谈到的“三张床”的隐喻,就已经揭示 了再现性模仿的“差异播撒”特性。所谓“三张床”是指:由神创造的床的“原型” ;由工匠根据这个“型”而制造的各种具体的“床” ;由艺术家对工匠的“床”的描摹。 在这里,艺术家是与神的原型隔了两重距离的“模仿者” ,即他是对“型”(第一重创 造)的影子(第二重创造)的模仿者。(注:理想国 ,597E。)对完全复制性模仿与再现性模仿的区别并非多余。它们可以分别用来刻划哲学思想史 中的“理想”与“现实” 。就理想而言,完全复制性模仿一直是传统哲学所追求的终极 性认识目标,它可以被简单概括为“发现真理” 、 “解释实在” 。但从思想史的现实来 看,不同时代和不同语言中生存的思想家对于“实在”都提供着自己的“摹本” ,这些 摹本之间从乐观的意义上仅存在着“近似的关系” 。更为复杂的是,如果把思想史中的 那些经典文献作为“原本” ,由于“时间间距”和基于不同自然语言的“空间间距”的 存在,关于这些经典文献的不同解释性或翻译性文本之间必定存在着“差异播撒性”关 系。因此,对哲学文本(如哲学概念或哲学理论)的翻译研究,就是要彰显出哲学的同一性 诉求与哲学文本的“持存”现实之间的张力关系。这种张力关系蕴涵着以下两个重要结 论:其一,哲学概念在理想上是寻求一种“保真性的”认识或论证逻辑,以使其结论具有 普遍有效性。其二,但哲学概念即使是最严格的哲学概念论证是栖身于特定时代、特定自 然语言的“语词世界”之中的。 “语词世界”与特定生活世界、经验世界的密切关系使 任何哲学文本的“持存”都必须由翻译来支撑,而“差异的播撒”正是“翻译”这桩事 情的一个重要特征。然而,传统意义上的哲学一向蔑视日常“语词世界”的存在,以为它与哲学思想的纯 粹性格格不入。哲学概念自身应当是普遍性的,这种普遍性是不因翻译的存在而有所改 变的。即使考虑到哲学文本的“翻译”问题,它也往往强调“可翻译性”概念,强调这 个概念所依据的“原本中心论”承诺。这种承诺,在 20 世纪西方思想中常常采用一种可 称之为“第三文本”的论证模式:即存在着某一原本 A 和译本 B,B 是对 A 的翻译,当且仅 当它们共有一个“第三文本”M。这个“第三原本”在 W本亚明那里被称为“纯粹语言 ”(pure language)、 “真语言”(true language)或“语言总体”(language as a whole);在索绪尔、乔姆斯基、E奈达和 F威尔那里则被视为“语言的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 of language)。 “纯粹语言”也是一种语言,它是“原本”和“译本 ”所共有的“第三文本” ;而所谓“深层结构”在“语际翻译”中不仅是指一种语言内 部的深层结构,而且是以理论语言的方式揭示和描述出的“原本”和“译本”的共有结 构,所以我们不妨也把它视为“第三文本” 。显然,在这里, “第三文本”变成了一个新的“原本” 。它很像柏拉图在“三张床” 的例子中所说的那个“作为型或相的床的观念” 。要达到这样一个“第三文本”式的“ 原本” ,我们就需要“第三只眼” ,R罗蒂称它为“上帝之眼” 。(注:“第三只眼” 的说法引自 Robert Kirk,Translation Determined,牛津大学出版社 1986 年英文版,第 187 页。后面会谈到,Kirk 这个概念的意思是说,在翻译理论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假定, 即存在着这样一只眼睛,它既能看清母语,也可以看清译语,并且可以对二者的关系作 出判断。这只全能的眼睛也就是 R.罗蒂在真理与进步一书中所提到的“上帝之眼” 。参见杨玉成所译该书,华夏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2 页。)它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到并了 解“文本 A” ,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并了解“文本 B” ,并且可以判断 A、B 两文本在何种情 况下等值或不等值。下面,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本亚明的“纯粹语言”概念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深层结构 ”中所蕴涵的“第三文本”观念,并引出奎因等人对这个问题的质疑。二、W本亚明的“纯粹语言”观念1989 年,美国学者安德鲁本亚明发表了著作翻译与哲学的本质 ,该书从哲学史 的角度系统论列了柏拉图、塞内卡、弗洛伊德、海德格尔、戴维森、德里达等人关于翻 译与哲学的思想。而其中第四章则专门贡献给法兰克福学派的同路人、德国犹太裔思想 家 W本亚明。(注:Walter Benjamin,1892 年出生于德国犹太家庭。在文学评论、美 学、诗歌翻译和大众文化批判等领域卓有建树。年轻时,受法兰克福“自由犹太人读书 之家”(马丁布伯是其中一个重要成员)的影响,对犹太神秘思想有着浓厚兴趣。他在 一封信中曾提到, “我一直是按照一种神学方式来研究和思考的,这种方式相信犹太教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