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章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第一节第一节 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一、认识的产生 1、认识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2、认识论和本体论 哲学本体论是一切哲学的根基,它制约着哲学的认识论。 3、认识和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真正科学的认识论,实践性是这种认 识论的最显著的特点。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的观点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沟通主体和客体的桥梁,认识作为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只有在主体和客体相互接触、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才能发生,而能使 主体和客体相互接触、相互作用的唯一途径就是实践。 人的认识能力和作为认识结果的知识,都只能来源于实践。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而且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具体表 现在: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 展;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 段;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1、认识的主体 第一、认识主体的含义。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 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 人。认识的主体只能是人。 第二、认识主体的性质特点。 首先,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人不是超自然的存在 物,不是从自然界以外来的,人是自然界长期分化的产物。其次, 认识主体不仅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而且具有社会历史性。再次, 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 第三、认识主体的结构。 人是唯一能担当起认识主体的存在物,这个存在物具有自身结 构,它分为个体、群体和人类整体诸层次。 人类整体是最高层次的认识主体,它包括地球上的人类总体, 既包括现在的人,也包括历史的人,还包括未来的人。 2、认识客体 3、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 的同一关系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具 体说来,它们的关系表现如下: 第一,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 造的关系,主体作用于客体,就是对客体的改造,也就是实践。第二,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和被 反映的关系。 第三,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具有改造和认识作用, 这是主体能动性的表现。 4、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第一,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第二,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第三、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 立。 第二节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人的认识就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这样一个不断反复、 无限发展的过程。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认识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种反映有两种形式:感性形式和理性 形式。 从客体方面来看。任何客体即认识对象包括现象和本质两个方面。 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是事物比较深刻和比较稳定的方面;现象是 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是比较表面、比较多变的方面。所以感性形 式反映事物现象,理性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 从主体方面来看。作为认识主体的人,他的反映器官分两部分: 一部分是感觉器官,一部分是思维器官。 2、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形式产生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 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然而,它是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 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感觉是在实践中反映客观事物的开始,是对认识对象最直接的 反映。感觉是人脑通过人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直接反映 事物个别特性的认识。 知觉是比感觉高一级的反映形式,它是感觉的综合,是把各种 感觉集中在一起并把它们组合起来,形成对对象各方面外部特性的 整体的认识。 表象是事物感性形象在大脑中的再现,是指曾经作用于人的感 觉器官而引起感觉的事物在离开人的感官以后,它的感性形象在人 的大脑中的重新浮现。 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全体的反映,它包含同类事物共同的、一 般的特性。 判断是概念的展开,是一种利用概念对事物做出某种判定的认 识形式。 推理是从事物的联系和关系中由已知合乎规律地推出未知的认 识形式,它由判断所构成,是人们获得新知识的重要手段。 3、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第一,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 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 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 第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 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其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 认识。其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4、从理性认识到实践(即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把第一次飞跃获得的理论用于指导实 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认识的第二次飞跃的重大意义:第一,只有经过这次飞跃,才 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第二,只有经过 这一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得 到丰富和发展。 三、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 1、认识的反复性 认识的反复性是由以下原因决定:从客体方面来考察,人的认识 必然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从认识主体来考 察,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 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 2、认识的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 每个时代的人的每一次具体的认识都是有限的,整个人类的认识具 有无限性。 3、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首先,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其次,主观和客观、 认识和实践是历史的。第三节第三节 真理与价值一、真理及其属性 1、真理和谬误 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主体正确地反映 了客体,一种是主体歪曲地反映了客体 2、真理的属性 (1)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有两个含义:其一,是指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 于主体、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就是说,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承 认认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实际又符合客观实际。简言之,真理的客观 性就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二,真理的客观性是指检验真理 的标准是客观的。 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实践。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这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承认真 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任何 真理都是客观生、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这就是真理观上唯物论 与辩证法的统一。 通常把真理的绝对性称作“绝对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 面的含义:第一,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 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第二,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 是绝对的。 真理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第一,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第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第三,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在哲学上有两个对待绝对性和相对性关系的错误态度,即相对主义 和绝对主义。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真理标准问题上的两种错误观点: 2、实践标准的唯一性 第一,是不是真理就是要判明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实践标准,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它能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来确定认识与认识 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到得检验。 第二,唯有实践才是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3、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三、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1、真理与价值的对立和统一 2、真理的价值表现在真理的功能上; 真理具有指导实践、再认识、教育和激励的功能。第四节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一、认识的目的全在于运用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第三章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 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 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1、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诸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地理环境是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人类生存依赖着 地理环境。这种依赖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地理环境是人类 生存的场所;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 (1)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的影响,加速或延续社会的发展。 (2)地理环境还可以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 约不同国家社会的发展。 2、人口因素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口因素也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发展起着 制约和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一定数量的人 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第二,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续社会 的发展。 3、生产方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 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生产方式 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 物的根本标志。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 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生 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社会意识 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来看,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 思想体系,各种思想体系可以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从社会 意识主体的范围来看,可以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1、 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2、 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3、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力系统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 力,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生产力系统包括四类要素: (1)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2)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 (3)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 (4)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包括三项内容: (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 ; (3)产品的分配方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作用。它是整个生产 关系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第二,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三,生产资料所 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第四,生产资料 所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 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规律,对 于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在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 指导意思 三 、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 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 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规律, 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