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4页
第2页 / 共164页
第3页 / 共164页
第4页 / 共164页
第5页 / 共164页
第6页 / 共164页
第7页 / 共164页
第8页 / 共164页
第9页 / 共164页
第10页 / 共164页
亲,该文档总共1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概念与数学思维 的教学郑毓信 (2014) 近几年的演讲题目 2008:有效的教学,开放的教学; 2009:走进数学思维; 2010: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成长; 2011:数学教学研究:问题与案例; 2012:数学教师的三项“基本功”。 2013:数学课程标准(2011)的“另 类解读”今年的报告 关注点的转移:立足日常教学(家常 课),努力做好“教学实践的理论性 反思”。 主要内容: 一、概念教学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二、“找规律教学”的若干误区; 三、聚焦专业成长。一、概念教学应当注意的几个 问题 概念对于数学的特殊重要性: 1.“数学知识”的具体内涵: (1)事实性结论(公理定理); (2)概念(原始概念派生概念)。 2.“数学活动”的基本形式: (1)数学概念的生成、分析与组织; (2)问题的提出与解决。1. 应当清楚地指明概念的具体涵 义相关现象:教学中人们往往只是 注意了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 究去发现相关对象的性质,却忽 视了还应帮助学生很好地认识与 把握相关概念的准确涵义。例 1 “长方形与正方形特性 ”的教学 教学实录1:学生预习:(1)做一 个长方形。(2)比一比。发现长方 形的特征性质是什么?(3)如何对 此进行验证?(4)你还有哪些发现 ? 教学实录2:教师在课堂上首先通过 全班讨论指明了这样一点:我们主要 应从角和边这样两个角度去从事平面 图形性质的研究。 教学实录3 然后,在教师的指引下,全班同学又 很快将精力集中到了“如何对相关猜 想进行验证”之上,学生们表现出了 很大的创造力,即是设想出了多种不 同的检验方法,如折一折,用直尺和 量角器量一量,等等,直至最终建立 起了这样的共识:“对边相等”和“四个 角都是直角”是长方形的特征性质。 教学实录4 就正方形特征性质的认识而言,教师 所采取的也是基本相同的方法,即是 集中于相关性质的发现和检验,包括 通过实际动手(选4根小棒围成一个 长方形或正方形等)帮助学生更好地 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性质。 问题与思考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性质真的是量 出来的吗? 在学生尚未清楚地知道究竟什么是“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情况下,就 要求学生通过实际动手去发现两者的 特征性质是否有点“本未倒置”? 与三角形的类比 在三角形的研究中,我们是如何获得 “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这一结论的 ? 可能的启示(1) 正如三角形的分类,我们在此或许也 应更加重视四边形的分类,也即应当 通过各种四边形的比较将学生的注意 力逐步引向较为特殊的四边形,包括 如何对这些特殊四边形(这不仅指长 方形与正方形,也包括菱形、平行四 边形等)作出明确的定义。可能的启示(2) 正如由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我们即可直 接引出“两腰相等”这样一个结论(与 此不同,“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 是证明的结果,即有一个发现和检验 的过程);我们也可由长方形和正方 形的定义直接引出它们的某些特征性 质。 总之,在此需要的主要是动脑、而不 是外部的操作或动手实践。例2 正方形的认识 教师:“什么是正方形?” 学生:“方方正正就是正方形。” 教师:“什么是方方正正?” 学生:“就是四边相等。”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菱形,问:“这个图形 是否是正方形?” 学生:“不是,因为它不正。” 教师又在黑板上画一个矩形,问:“ 这是否正方形?” 学生:“不是!因为这个图形不方。” 教师将学生回答得正确的结论 写在黑板上,回答不正确的不写,最 后加以补充总结,抽象出正方形的定 义。例3 “圆的认识”的教学 先前的评论:“圆的半径和直径的性 质事实上也不能被看成动手画一画、 折一折或量一量的直接结果,而是主 要依赖于活动的内化,也即如何能 够让学生借助经验展开数学的想象 ,从而清楚地认识到这一动作可以予 以一般化的特征,如圆的半径都相 等等等。”两个相关的事实(1)在现实世界中我们能否找到 真正的圆? (2)圆有多少条半径?具体的教学建议 我们是否也可通过“什么是圆?”的具 体讨论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圆的定 义”,并由此而引出“圆的半径都相等” 这样一个性质?2. 正确理解数学概念的作用 相关现象:教学中人们往往只是强调 了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却忽视 了数学概念还有这样一个十分重要的 作用,即是为我们深入地开展认识活 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工具。相关的论述(爱因斯坦) “人们总想以最适当的方式来画出一幅简 化的和易领悟的世界图像;于是他就试图 用他的这种世界体系来代替经验的世界, 并来征服它。这就是画家、诗人、思辨哲 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所做的,他们都按照自 己的方式去做。理论物理学家的世界 图像在所有这些可能的图像中占有什么地 位呢?它在描述各种关系时要求尽可能达 到最高标准的严格精确性,这样的标准只 有用数学语言才能做到。”两个十分重要的认识(1)概念:“认识之网”上的结点。 (2)数学:科学的语言。例4 “认识比”的教学 问题与思考:在事先已经学习了“除 法”与“分数”的情况下,我们为什么还 要专门引入“比”这样一个概念? 相关现象:教材中并普遍地使用了如 下的表格(或其它类似表格)以帮助 学生弄清“比”、“除法”与“分数”这三个 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但这究竟产 生了怎样的效果?比 前项 后项 比号 比值除法分数关键:不同的研究视角 如果说这正是“除法”与“分数”的主要 区别:分数的引入体现了由“过程”向“ 结果”的转变:在尚未完成计算(除 法)的情况下我们也可用一个确定的 数(分数)表示相关的结果;那么, 这就是引入“比”的主要原因:人们在 此所关注的主要是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而不十分在意如何能将此归结为一 个确定的数。 相关的事实 现实中的确存在这样的情况,在此有 必要用一个特定的数更为简洁地去表 明两个量之间的比,如路程与时间的 比,成本与利润的比,等等,但是, 这恰恰更为清楚地表明:正是不同的 研究视角(或需要)促使人们分别引 入了“比”、“除法”与“分数”这样三个概 念,包括其它一些附属性的概念,如 “比值”等。 一点提醒 “比”的教学并可被看成小学数学教学 渗透“函数观念”的很好契机。因为, 这正是“函数观念”的核心,即是我们 应当注意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 而且,所谓的“正比例函数”又正是最 为简单的函数之一。 例5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 于第三边”的教学 问题情境:小明上学时究竟是走中间 的直路较近,还是分别绕道位于直路 两侧的邮局和商店较近? 相关现象:尽管从一开始被提问的学生就 能立即对上述问题作出正确解答,大多数 学生还能依据“两点间直线最短”对此作出 必要的论证,任课教师却仍然坚持要求学 生用实物(纸条或小棒)对上述结论进行 检验,包括重新提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 和大于第三边”这样一个猜想。在课后的 点评中,还有教师提出:“在此重要的并 非上述的结论,而是要让学生体会发现的 过程。” 问题与思考 什么是真正的探究?什么又是数学教 学中提倡学生自主探究的主要意义? 在学生几乎可以说已经完全掌握了相 关知识的情况下,我们究竟又应如何 去从事“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 三边”的教学?具体建议 在此我们也应更加注重研究的视角, 这就是指,从一开始就应将学生的注 意力引向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从哪 些角度从事三角形的研究?并引导学 生逐步建立起这样一个认识:我们主 要应从角和边这样两个角度从事三角 形的研究。 在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以后,剩余的工 作就十分简单了:在此需要的只是帮 助学生回忆起“两点间直线最短”这样 一个已有知识,并使用“三角形”的相 关语言对此作出转译或重新表述。 相关的经验(范午英,小学教 学,2013年第12期) “我在黑板上画出两个点B、C,并问 :同学们,从点B到点C的最短距离 怎么画?学生画出了一条线段。我顺 势画了一条折线,问道:如果走其它 路线,还有更短的吗?为什么? “两个点之间走直线是最短的,其他 的路线多多少少拐弯了。学生说。 “我在折线的拐点处标出字母A:这就是三 角形ABC,如果不看A点,三角形就可以 看成是B、C之间的一条线段和一条折线 。你有什么发现?BC BAC “折线一定比线段长,即便是微微撑起也 是折线。 “BC一定是最短的,BA+AC一定比BC长 。 “换一个角度看,任何一个三角形都可以 看成是由两点之间的一条线段和一条折线 组成的。 “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下面的结论: 任意三角形的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 ” 例 6 “认识方程”的教学 问题与思考:在“认识方程”的教学中 应当如何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认识“ 方程”的作用? 相关事实:由于“认识方程”是学生首 次正式接触到了“方程”这样一个概念 ,因此,在此时就期望学生清楚地认 识方程方法相对于算术方法的优越性 应当说完全不切实际。具体建议 在此我们也应更加突出“方程”所体现 的研究视角:如果说先前的学习主要 集中于如何能够通过具体计算去求得 相应的未知数(“过程操作性观念”) ,那么,这就是“方程”所体现的特殊 视角:我们在此已将分析的着眼点转 向了各个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结 构性观念”)。关于“=”的具体考察 在算术中我们主要是从“操作(过程 )的观点”看待“=”的:等号的左边表 明我们应当实施哪些计算,得出的结 果则应写在右边;也正因此,等式的 两边就是不对称的,即有明确的方向 性。与此不同,方程中对于“=”的理解 则体现了这样一种观念:这主要代表 了一种关系:等量关系,其本身也不 具有任何的方向性。 上述的观念对立并可被看成代数思维 与算术思维的主要区别之一。也正因 此,“方程”的教学就可被看成为我们 在小学阶段初步渗透“代数思想”提供 了重要契机。具体的教学建议(1) “认识方程”的教学应当突出“天平”这 样一个比喻。 具体地说,我们可以通过天平在日常 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初步地领会方 程方法的本质,包括对照天平称重时 的不同情况(等与不等)对相应的算 式作出分类,从而引入方程这样一个 概念。具体的教学建议(2) 在教学中我们并应有意识地引入一些 “非标准变式”,从而帮助学生很好地 实现由“过程(操作)性观念”向“结构 性观念”的重要转变。 具体地说,在给出了“方程”的定义以 后,教师往往会引入如下练习以帮助 学生掌握这一定义,也即要求学生具 体地去判断以下一些式子是否为方程 :6+x=14, x3=20, 60-48=12, 8+x, y-28=35, 5y+320,相应的“非标准变式” 这首先是指用不同的字母、乃至另外 一些更为复杂的符号表达式或特殊符 号去替代原先经常使用的字母x。如 将4x+7 = 35变形为4y+7 = 35,以及 进一步变形为4(2r+1)+7 = 35, 4*+7=35,等等, 另外一些更为复杂的变式:6=14-3x , 6+x=14-7x, 25+x= y-28等。3. 注意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应当的思考:我们为什么应当高度重 视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理由之一:这正是实现“理解学习”的 关键。相关的论述(J. Hiebert, (3)努力做到“小中见大”,即应以各 个具体课例作为背景并从更为一般的 角度进行分析思考,从而引出具有更 大普遍性的问题和结论。这也正是“ 教学实践的理论性反思”的基本意义 。 2. 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与 教学能力 基本认识:相对于教学方法与教 学模式的学习与应用,我们应当 更加重视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 相关的工作:数学教师的“三项基 本功”。例 关于“模式潮”的若干思考 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外面的世界, 模式潮汹涌澎湃 。” “现在,教育教学都讲究个模式 。有模式,是学校改革成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