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8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5页 / 共28页
第6页 / 共28页
第7页 / 共28页
第8页 / 共28页
第9页 / 共28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六章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学习目的是分析我国教育目的中德智体美各育 的具体内容和任务。重要知识点:1、名解:德育、智育、体育、美育。2、简答:学校德育的功能。体育的主要任务。美育的主要任务。智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3、论述:德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第一节 德育一、德育概述 (一)什么是德育*(名词解释P182)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二)学校德育的功能(二)学校德育的功能*(简答题(简答题P183-188 P183-188 )1、社会性功能:学校德育能在何种程度上对社 会发生何种性质的影响。(多选题P183)1)政治功能:不仅为阶级斗争服务,而且为国 家的政治法律制度的民主化、完善、改革服务。2)经济功能:通过提供具有一定品德的劳动者 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3)文化功能:传播和创生价值、伦理和政治等 方面的民族文化,并使年轻一代文化化。 (2)个体性功能:学校德育对德育对象的个 体发展能产生怎样的实际影响。 (多选题P184-185)1)生存:个体只有接受了基本的社会道德价 值观念才能在社会中生存,并获取社会所能给予 的力量。2)发展:促进个体品德心理结构的发展,塑 造个体的社会人格。3)享用:使个体实现某种精神需要或愿望, 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幸福,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这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单选题P184)(3)教育性功能:1)价值属性:引导学生明确人生方向,进 行价值追求。2)对其它各育的促进功能:a、启动和放大学习动机。b、为个体提供各科学习的价值方向。C、为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方式的形成提供 直接支持。 二、中小学学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二、中小学学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 (论述题论述题p188-192)p188-192)(一)任务学校德育的任务应当是努力使德育对象具有健全 的品德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创造个体的 幸福生活。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 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 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渐确 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 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将来能 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奠定基础。(二)内容1、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1)德育的基础是教学生学会做人。(单选题189)(2)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教育,培养学生 文明行为习惯。2、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教育(1)集体主义教育:必须养成学生善于在 集体中生活的习惯。(2)爱国主义教育:倡导民族奋发精神, 焕发学生的斗志,为把祖国建设成社会主义 强国而不懈奋斗。(3)民主法制教育:对学生进行启蒙,从 小树立民主与法纪观念,同时进行其它有关 国家政治生活常识的教育。3、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这是学校德育的最高目标,也是基础性工 作。教育者要努力探索适应我国中小学生品 德发展实际的教育方式。(单选题191)第二节 智育、智育概述*1、智育的概念(名词解释P192)智育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 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2、帕金斯对智力的理解*智力天赋策略知识(单选题193)二、智育的功能(意义)*(简答题P195197)1、人的智慧水平有通过智育去培养的必要。(1)有意识的智力开发,提供较多的刺激智力发展的条 件和方法,从而加速这一发展。(2)在实现客观文化向主观能力转化中增进智力的发展 。2、智育对社会和个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1)智力是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催化剂。(2)智育是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3)智育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意义。三、中小学智育的主要任务与内容*(简答题P197)智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或发展学生的智慧,尤其是智力。智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是:1、传授知识。2、发展技能。3、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第三节 体育一、体育概述1、体育的概念*(名词解释P200)体育是指以发展体能、锻炼体魄为目标的教 育活动。广义的体育是指所有能够增进人的身 体素质及活动技能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 在学校教育中有意识地促进学生体质、体能、 体魄提高的教育活动。2、学校体育活动的基本特征:教育性、技 能性、娱乐性。*(多选题p200-201)3、学校体育的最初来源:早期人类的劳动 和娱乐。*(单选题p201)4、学校体育的功能:健体、教育、娱乐。*(多选题p202-204)二、中小学体育的主要任务*(简答题p204-206)1、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体正常发育。 (1)要使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体格(2)要全面地发展学生的体能(3)要提高学生身体的适应环境和抵御疾病的能 力。2、提高运动素质,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1)教会专门的知识和技能(2)要让学生在运动实践中掌握支配动作的技能 。3、培养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第四节 美育一、美育概述1 1、美育的含义、美育的含义*(名词解释(名词解释p206p206)美育是以培养学生审美、立美的能力,从而促 使他们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 育活动。2、席勒的美育书简首先提出美育的概念 。*(单选题p207)3、现代美育的核心是强调美育对诗意人生的 促进功能。*(单选题p208) 二、美育功能* (简答题p208-209)1、直接功能:育美。其任务是树立正确的审美 观,培养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2、间接功能:附带功能,或潜在功能育德 、 促智、健体功能。3、超越功能:超越性功能对人生意趣和教 育美学精神的追求。蔡元培: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以美育代宗教”。*(单选题p209)三、美育的任务(简答题p210-212)* 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4、培养和提高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四、学校美育涉及的内容* (多选题p212-214 )1、艺术美育学校美育的核心(单选题P212)2、自然美育3、社会美育4、教育美育第五节 劳动技术教育一、劳动技术教育的含义劳动技术教育是传授基本的生产技术知识 和生产技能,培养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的教育。二、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 使学生了解一般生产劳动的基本技术知识 ,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提高 动脑和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和 劳动习惯。第六节 “五育”之间的关系一、“五育”各有其相对独立性德、智、体、美、劳作为人身心发展的不同 方面,各有其特殊发展规律,相应地,五育也对 人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德育关注的 是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问题,即怎么做人处世的问 题;智育关心的是提高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般 知识与能力水平,即提升人的内在能力;体育以 改善身体素质为基本要旨;美育则努力提升人的 精神境界和生活情趣,即对美的欣赏和创造的能 力;劳动技术教育直接指向职业生活,为受教育 者走向职业世界进行精神和技术的准备。这五个 方面的教育,谁也不能取代谁的功能。因此,在 教育实践中,应坚持“五育”并举的精神,防止 教育的片面失衡。二、“五育”之间具有内在联系“五育”虽然各自相对独立,但并非互 不相干。作为人全面发展的不同方面,它 们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 在教育实践中,“五育”也不是孤立实施 的,而是相辅相成,在人身心全面发展的 统一过程中展开的。因此,应树立整体观 点,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综合地设计“ 五育”实施的过程,提高教育实效。 三、“五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五育”并举并不意味着教育上的平均主义。在全面发 展的教育中,德育和智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具基础性。智育为其他方面的教育活动提供着科学知识与智慧基础。没有科学知识和理性力量的支撑,人的品行、美感和劳动技能的教育就难以有效进行。可以说,智育是其他各育取得良好成效的必要前提。德育解决的是人发展的社会价值方向的问题。它保证教育的大方向,因而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当然,强调德育与智育的基础地位,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其他各育的作用。第七节 当前我国教育目的实践中 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其对策一、问题在我国教育目的实践中,多年来一直存在着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注重学生的个别方面(主要是知识方面)的发展而忽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严重背离了教育目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精神。二、原因 1、社会根源 2、文化根源3、教育自身原因(1)传统教育的问题(2)高考制度的问题(3)教育评价的问题 三、对策1、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只有社会生产 力得到大发展,教育大发展才具有坚实的物质基 础,教育资源上的供需矛盾得到根本解决才具有 现实可能性。 2、深化教育体制改革(1)努力建立更加灵活和开放的教育体制, 加大教育发展力度,多渠道办学,充分挖掘教育 资源潜力,加速非义务教育的产业化进程,扩大 教育机会,从而缓解教育机会竞争; (2)积极推进高考制度的改革,为中小学教 育正确导向; (3)进一步深化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 特别是要大力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水 平;(4)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强中小学中 的弱校建设。(5)中小学校本身也应积极进行改革, 特别是要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 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全体受教育者身心全 面发展。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