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8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5页 / 共28页
第6页 / 共28页
第7页 / 共28页
第8页 / 共28页
第9页 / 共28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节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课标:分析风暴潮、海啸的成 因,说出其危害及应对 措施。 一、海洋自然灾害(一)分类(成因) 1.气象因素:如热带气旋、风暴潮等 2. 岩石圈活动引发的:如海底地震、火山、 塌陷等引发的海啸等 3.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如海冰、海雾等(二)风暴潮阅读课文,说出风暴潮的: 1、概念2、类型及其特点、时空分布3、成灾因子:4、危害强风人类活动的产物海岸生态环境P69活动:读孟加拉地区图, 完成: 1、推测孟加拉湾风暴潮的多 发季节,并说明原因? 2、从地形、海岸形状、社会 经济状况分析孟加拉湾风 暴潮灾害严重的原因? 3、分析河流对孟加拉湾风暴 潮灾害的影响? 季节:北半球夏季(510月 ) 原因:此时飓风频繁正值雨季, 河流径流量大。地形:孟加拉湾地势低平,河流众多 海岸形状:海岸呈喇叭形 社会经济情况: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孟加拉湾河流众多,河流水量大,汛期时加重风暴潮灾害。5.影响灾情的因素: 潮势:风力 风向、天文潮位地理位置:海岸形状:海底地形河川径流社会经济情况(大)、面对海上大风直击喇叭形平缓(大)、汛期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大潮(严重)例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7年3月3日(农历正月十四)我国局部地区地面天气图(图甲)(1)图中A处的天气系统是_;若A、B之间等压线的 数值均不相同,则B处的气压可能为_, 在该天气系统的控制下,B地的天气特_ 。锋面气旋、 1052百帕 天气晴朗,寒冷干燥 材料二 中央台消息 :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 心2007年3月3日发 布风暴潮、海浪一级 紧急警报。受强冷空 气等的影响,渤海将 出现1969年以来最强 的一次风暴潮。 如图 乙。2、简述渤海湾 风暴潮灾害 的分布特点, 并结合图甲 分析其产生 的气象原因。特点:渤海西南部受风暴潮灾害影响最为严重,东北部影响较小; 原因:渤海湾地区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风力强,风浪大;风向以偏北风为主,致使海水向渤海西南岸堆积,因而出现较大风暴潮。 (3)除气象因素外,结合 材料和当地的环境特点,分 析说明引起这次风暴潮的其 它原因。正值满月前后,即将出现天文大潮,潮汐与风暴潮的叠加, 抬高了潮水位渤海湾呈喇叭型,又是浅海大陆架,由于海岸和 海底地形的影响,非常有利于风暴潮的发展;渤海湾西侧为 滨海平原,地势低平,容易受到风暴潮的侵袭; 本区是我国地面沉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海平面上升和 地面沉降使风暴潮灾害加剧。 材料一 2007年3月3日(农历正月十四)我国局部地区地面天气图(图甲)材料二 中央台消息: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2007年3月3日发布风暴潮、海浪一级紧急 警报。受强冷空气等的影响,渤海将出现1969年以来最强的一次风暴潮。 如图乙。4)渤海湾是我 国风暴潮最严 重地区之一, 简述风暴潮对 当地造成的 主要危害对堤围等工程设施的破坏; 对沿海和海上工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破坏; 对海岸的侵蚀及生态系统的破坏; 海水入侵,造成河水和地下水水质变差。 (三)海啸1. 概念: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 滑坡等所激起的巨浪 2. 形成过程:海底地壳断裂错动引起地震 海啸波大洋中传播近岸海水速度减慢, 积聚成巨浪冲向海岸带 3. 成灾因子:巨浪 4. 特点:起始快、来势猛、突发性强5. 危害:极强的破坏力造成巨大的人员伤 亡和财产损失。能横越大洋,使遥远的大 洋彼岸也遭受海啸灾害读图6.5“海啸的传播示意图”,据图分析1、海啸能影响较远地区的原因是什么?海啸产生海啸波以超大波长,极低高度,十分快的 越过海洋,在接近陆地时,突然提升,海水涌起, 向海岸冲落。2、海啸形成灾害的原因是什么?海啸波进入大陆架后,因深度急剧变浅,能 量集中,波高骤然增大,当进入狭窄浅水海 域,海啸波携带巨大能量直冲海湾和岸边, 这时可能出现1020米以上的波高,以排山 倒海之势冲击过来,特别是传播到漏斗型湾 顶处时更为突出。 P70思考:为什么日本成为世界上发生地震海啸最频繁的国家?日本群岛位于西北太平洋岛弧链上,该群岛是由亚欧板块受挤压形成。日本位于世界最大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一千多年有地震海啸记载以来,全球发生在环太平洋 地震带上的海啸占80%,而在日本群岛附近的海啸占 环太平洋海啸的60%)东太平洋海啸也能波及日本沿海所以日本成为世界海啸频发国。 例题2: 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 的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据观测:本次海啸引起甲、乙两地海岸 的浪高分别达03米、2米。读图16: 分别说明本次海啸引起甲、乙两地海岸浪高不同的原因 甲地:与震中之间有岛弧链阻隔;大陆架开阔,海域较浅,对海啸削弱作用大。乙地:与震中之间岛屿少;大陆架狭窄,海域深,对海啸削弱作用小。 思考:我国受地震海啸威胁程度如何?为什么?6、决定海啸大小的条件: A 产生海啸的地震或火山喷发释放的能量大小 B 传播距离 C 海岸地形地势特点 D 岸边的海底地形(海沟、大陆架、岛屿、暗礁)灾害风风暴潮海啸啸成因 特点波长长速度激发难发难 易度比较:水位暴涨,相伴狂风巨浪由巨浪引起热带气旋与温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不同 起始快,来势猛、 突发性强等 较短(不到1千米)超大(达几百千米 )较慢(最快200千米/时)快速(700900千米/时)容易困难(四)海冰(极地和高纬度海域特有)1. 概念 狭义:海水冻结形成的咸水冰广义:包括咸水冰以及流入海洋的河冰、湖冰等淡水冰 2. 形成条件:在风弱、浪小流速慢海水含盐偏低的近岸浅水区 3. 种类:咸水冰和淡水冰 4. 我国出现的时间和海区:冬季渤海及黄 海北部的部分海域5. 成灾因子:海冰的膨胀力以及运动时产生的推力和撞击力 6. 危害:岸冰:封锁航道,使港口瘫痪浮冰:摧毁港口建筑物,甚至撞倒坚固的海上采油平台 (五)冰山 1.概念:淡水冰的一种,指大陆冰川滑入海中断裂而形成的巨大冰块 2. 成灾因子:撞击力 3. 危害:撞毁船只、能使巨轮沉没入海(六)海雾:概念、形成条件、危害二、 海洋自然灾害防范要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预报与监测 。要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防波堤 、拦河坝和堤坝可以减小热带气旋 、风暴潮、海啸等带来的危害和损 失)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 力(也是防范海洋自然灾害的重要 内容)P73思考:想一想,风暴潮的防范措施有哪些?防范风暴潮的措施主要有: 要随时注意收听、收看天气和气象预报,做好防 范工作 加固防护大堤,抵御风浪袭击 海上船只要及时进港,躲避风浪 提高房屋的防风防浪能力,及时加固危房,防止 屋塌伤人 风暴潮来临时,尽量不要外出 阳台、晒台上的花盆等物品最好搬进室内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7年3月3日(农历正月十四)我国局部地区地面天气图(图甲) 材料二 中央台消息: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2007年3月3日发布风暴潮、海浪一级紧急警报。受强冷空气等的影响,渤海将出现1969年以来最强的一次风暴潮。如图乙。简述减轻(预防)渤海湾风暴潮 危害的措施。措施:加强风风暴潮监测监测 和预预警工作 加强风风暴潮灾害防御的宣传传教育,提高民众的防灾意识识 加强水资资源管理,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控制地面下沉 加强防潮工程建设,提高防潮能力。例题: 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 90级的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据观测:本次海啸引起 甲、乙两地海岸的浪高分别达03米、2米。读图16: 简述应对海啸灾害的主要措施。建立完善的海啸预警系统; 加强沿海防护工程建设; 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与自救、互救能力等。海 洋 自 然 灾 害 与 防 范海洋 自然 灾害 防范预报与监测 工程防灾 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 能力海洋 自然 灾害气象因素风暴潮 岩石圈活动海啸 多种因素海冰和冰山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