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7页
第2页 / 共107页
第3页 / 共107页
第4页 / 共107页
第5页 / 共107页
第6页 / 共107页
第7页 / 共107页
第8页 / 共107页
第9页 / 共107页
第10页 / 共107页
亲,该文档总共10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1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考纲纲要求 考查查角度 鉴赏诗鉴赏诗 歌 的表达技巧分析诗诗歌词词句的表达技巧、 抒情手法和塑造形象的方法 2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3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4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5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6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7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8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9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10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怎样的效果, 请简要赏析。2、比拟:分拟人和拟物,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更形象、生动的作用。画面更灵动。 例: 残叶(李觏) 一树摧残几片存,栏边为汝最伤神。 休翻雨滴寒鸣夜,曾抱花枝暖过春。 与影有情唯日月,遇红无礼是泥尘。 上阳宫女多诗思,莫寄人间取次人。 注 (1)上阳:唐宫名。玄宗时杨妃专宠,貌美宫人多被遣居于此。天宝中有宫 人在叶上题诗,宣宗时宫人韩氏也有题红叶诗。(2)取次:随便、等闲11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答案 1、此咏物诗通篇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残叶、日 月、泥尘以感知,寄情真挚。表达对残叶命运 的同情与关切。 2、本诗还运用对比手法,第3、4句把残叶今 之凄苦与往日之温馨可人对比;5、6句把未落 时日月之有情与落后泥尘污染对比,揭示其命 运,寄寓深沉的感慨;结尾两句,设想残叶落 后的归宿,表达作者对落叶的祝福。12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3、夸张:分夸大与夸小,可更突出、鲜明地表达 事物。 例: 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笔墨,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龙钟:湿漉漉的样子。“双袖”一句,诗人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怎样的 思想感情?运用夸张手法,说泪下如雨,湿袖难干。借以表达 自己深切思念亲人的心情,强烈表达诗人的情感。13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4、借代:借相关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在 表情达意方面作用很多,或得体,或含蓄,或形象 ,或别致。 例: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 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从修辞角度分析此 句的妙处。本句是借代手法。“绿”“红”以颜色借代“叶”“花”;“ 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生动形象 ,新鲜奇特。14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5、对偶:双称对仗,是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 一对句子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语言简练,整 齐对称;内容、意义集中含蓄。 例: 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此诗的三、四句运用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此诗三、四句运用对偶(对仗)的修辞。“芳树”对“ 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句式工整, 意思互补。15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6、双关:指某字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获得双重意 义。分谐音和语意两种,能使表情达意更含蓄、有趣 。 例: 竹枝词(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诗的最后一句使用了什么手法?表达女主人公怎样的 感情?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晴”暗指感情的“情”。作者含 蓄表达出一位沉浸在恋爱中的少女的心情:迷惘,眷 恋,忐忑不安,有希望,等待。16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7、顶真:上句结尾的词语作为下句的开头,可使句 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 机联系。 例: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节选(马致远) 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 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 月错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 ,不思量!注螀(jing):寒蝉 此曲词是汉元帝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所唱,文 中运用顶真的修辞,试分析其艺术效果。整个大层次,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汉元帝离 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17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8、设问:先提问题,再自己作答,放开头,问题 引入,带动全篇;放中间,承上启下;放结尾,深 化主题,令人回味。 例: 双调蟾宫曲(阿鲁威)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 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起南阳卧龙,便成名 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注紫盖黄旗:指周瑜 此曲以设问开头,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曲作简要赏 析。用设问开篇,点明主旨,领起下文;分层次地叙述 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18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9、反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意思;用来加强 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例: 题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诗尾使用反问对表情达意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诗 作简要赏析。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历史的必然,指 出项羽的失败已无法挽回,江东子弟不会跟随他 卷土重来的。19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20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21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22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23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24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二、描写手法类 诗歌中主要考查侧面描写中的渲染、烘托、动静结 合、虚实相生、细节描写、白描等。 1渲染。对环境、景物进行多方面的描绘形容, 以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例: 双调清江引秋怀(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 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这首曲子是如何渲染浓重的乡思之情的?请简要分 析。25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答案 本诗前两句,作者道出自己的乡思,然而其多深多 浓,作者没有直接外露,而是以西风、红叶、黄花 、芭蕉、秋雨等这些富有季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成 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衬托乡思情 。26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2烘托。“烘云托月”,属侧面描写,指借助描绘 别的事物突出主要对象。烘托又叫衬托,分为正衬 和反衬两种,表达不同的情感,常与渲染手法结合 起来使用。例: 酒泉子忆余杭(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 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 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别来心寒”是说多次梦中观潮,梦中景象醒来还 觉心寒,这是运用什么手法?请作分析。27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答案 运用的是侧面烘托的手法。梦中潮水排山倒海的 气势尚让自己心惊胆战,更何况是真实的景象呢?28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3动静结合。对景物进行动景和静景的描写,有 以静衬动、以动写静等手法。例: 村行(王禹偁chng)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荠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本诗哪几句是写景?写景有何特点?29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答案 本诗前六句写景,后二句抒情;在景物描写方 面动静结合,浓墨重彩;动静方面,一、二、 三句写马穿石径,万壑有声,这都是动景,四 、五、六句写静景。色彩方面,用黄、红、白 等色彩描绘出多彩的秋景。30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4虚实相生。实写就是正面描写,写现实中的真 实景物;虚写就是侧面描写,写想象中的景象,写 所感。包括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已逝之景之境, 设想的未来之境,对面落笔等。例: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首诗所用的主要的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1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答案 本诗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以“去年今日”为虚,十全十美;“今年今日”为实,让 人怅惘,以虚衬实,带人进无限凄美的意境中。分析 虚实的关系,可以是相反形成对比突出中心。可以 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突出中心。本诗属前者32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5白描。绘画中的一种创作手法。用最简洁的笔墨, 不加烘托和细致的修饰,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 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面貌,直接描画鲜 明生动的形象。本诗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劳作,官 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 民的深刻主题。例: 田家(聂夷中) 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请简要赏析本诗所用的描写手法。33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6、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 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 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 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 例: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本诗以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细腻地表 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本诗抓住了哪个细节来表现作者怎样的感情?34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7、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即用对其他事物的描绘来烘托所要着力表 现的对象,从而使这一对象的特点更鲜明突出,也 叫侧面烘托。往往与正面描写相结合,在下面描写 的基础上加以运用。例: 社日(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本诗写“社日”村民的热闹,是通过什么来表现的?35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答案 本诗写“社日”,通过“半掩扉、醉人归”等细节, 从侧面表现社日的热闹和村民的快乐。36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37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38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39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三、抒情方式类 常见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 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 借古喻今等。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表达对人物或事物 的爱憎情感。 例: 马诗(其五)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南园(其五)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洲。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相同?抒情方式有什 么不同? 40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答案 两首诗都表达制敌平叛、建功报国的雄心热望 。 但前首诗是比兴,婉曲、耐人寻味; 后首诗是直抒胸臆,痛快淋漓。41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2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来寄寓、抒发作者的 思想感情。正常情况下“景”和“情”产生的美感是一 致的,美景抒乐情,恶景抒哀情,但诗歌鉴赏中还 经常运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其目的是让“哀情 ”更悲。例: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解释第三联的意思,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42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答案 第三联说红日紧贴尚未退尽的夜色在江面升起, 旧年还没过完,江面上已经春意盎然。此联表面 写景,实以景衬情,昼夜轮回,季节更替,时光 流逝,游人未归的思乡之情暗寓其中。43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3、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 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 格化的色彩。例: 流莺(李商隐)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金圣叹称本诗“托流莺以见意”,叶燮称“寄托深而措 辞婉”,结合本诗谈谈你的理解。44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答案 本诗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流莺的飘荡不自 持表现诗人自身漂泊无依的境遇,抒发了诗人无 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感慨,借流莺的徒自巧啭难遇 佳期抒写不为人赏识的精神苦闷,两人观点出发 点的角度不同,意思一致,金圣叹是从表现手法 的角度来谈,叶燮是从艺术效果的角度评论的。45表达技巧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4、借古讽今: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例: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