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鸦片战争以前的清代文学(1644-19 世纪中叶)v清代文学呈现成集中国历代文学之大成的景观(繁 复、驳杂)。前期文学关注国运民生,有着炽烈的 责任感和深沉的历史意识,传统文体和已经雅化的 戏曲取得了较高成就。中叶,小说成就最高红楼 梦、儒林外史的出现。v文化专制下的学术和文学 文化专制:独尊程朱理 学 编书与禁书 严苛的文字狱 汉学的兴盛 桐城古文正宗的确立 文学的滞化现象 v清代的人文思潮与文学 清初开启的启蒙思想的消 长 文学社会功用的加强清初戏曲与长生殿、 桃花扇v康熙朝后期出现的长生殿和桃花扇两大传 奇,成为我国戏曲史上新的创作高峰。v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作家的作品,代表了这个时 期传奇创作的方向。乾隆以后昆腔传奇走向衰落( 明中叶魏良辅改革昆山腔,梁辰鱼创作了具有开拓 意义的昆腔大戏浣纱记,从此,昆腔开始雄踞 中国剧坛三百年之久),各种地方戏蓬勃兴起,标 志着我国戏曲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 (昆曲和京剧 成为中国民族戏剧的典范样式)清初戏曲与长生殿、 桃花扇v洪昇长生殿 50出,以唐明皇李隆基和宠 妃杨玉环的故事为主线,以朝政军国之事为 副线,编织进唐以来文人记述过的、诗人咏 叹过的人事,内容非常丰满。真实地展现了 封建帝王与妃嫔的情爱生活,塑造了一个具 有高度艺术真实的宠妃的性格。长生殿 前一部分写实,爱情悲剧;后一部分是以幻 笔写情,以精神的长生消解了现实的长恨。清代文学v孔尚任桃花扇是一部最接近历史真实的历史剧 。它“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通过侯方域、李 香君的爱情悲剧,反映南明兴亡的历史悲剧。作者 对南明兴亡历史的反思,既揭露出南明弘光政权的 腐朽,又歌颂爱国将领、爱国艺人,表达出社会理 想。秦淮歌女李香君,处于悲剧冲突的顶端。政治 上的爱憎分明,爱情上的忠贞不渝,成为她性格内 在美的特点。剧本能较好地处理“全无假借”与“稍有 点染”的关系,针线细密,构思新奇,风格悲壮,具 有抒情诗剧的特色。蒲松龄聊斋志异v清初,文言小说全面繁荣,代表作是兼志怪、传奇两体之长 的蒲松龄聊斋志异(近五百篇故事)v狐鬼世界的建构 虚拟狐鬼花妖故事以抒发情怀,寄托忧愤 ,成为其创作的主导意识。聊斋志异结构故事的模式: 人入异域幻境(尤其是幽冥世界);狐、鬼、花妖、精怪幻 化进人世间。狐鬼花妖的人情化和意象性v狐鬼世界的内涵 科举失意的心态(揭露科场各种弊端的作 品) 落寞生活着的梦幻(数量最多的是狐鬼花妖与书生 交往的故事) 抒发公愤、刺贪刺虐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郭沫若语)吴敬梓儒林外史v18世纪中叶,中国文坛出现了两部影响深远的作品 儒林外史和红楼梦。v儒林外史,中国讽刺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作,标 志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艺术发展的新阶段。v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 揭露明清八股取士制蛊惑 人心,扭曲人性、摧残人才的罪恶,以及科场的腐 朽,官场的黑暗、程朱理学的毒害等社会弊端,客 观上反映了当时学术文化的堕落和思想文化教育的 危机吴敬梓儒林外史v理想文士的探求 真儒名贤形象,体现了作者改造社会的理 想。v儒林外史的叙事艺术 长篇结构的新形式(鲁迅:“全书 无主干,仅驱使各种人物,行列而来,事与其来俱起,亦与 其去俱讫,虽云长篇,颇同短制”) 叙事艺术的新特点( 完成了中国小说以多写传奇故事到以写世俗生活的转变、采 取第三人称隐身人的客观观察的叙事方式,缩短了小说形象 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严肃的写实与“公心讽世”结合,喜剧 因素与悲剧因素融合,合理夸张与冷静的解剖结合,构成小 说卓越的讽刺艺术。 “范进中举”、严监生的悭吝曹雪芹红楼梦v曹雪芹 (约1715-约1763) “生于繁华,终于沦落” 的一生 前八十回的手抄本有脂砚斋的评语,惯称“ 脂评本”(庚辰本)v红楼梦的悲剧世界 红楼梦产生于十八世纪 中叶,中国社会由盛到衰时期。贾府的衰败(“百足 之虫,死而不僵”),是这一伟大悲剧发生的典型环 境。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 主线(悲金悼玉)。叛逆的理想导致了叛逆的爱情 ,表现为个人理想的幻灭与美的毁灭,有重要的社 会和审美意义。悲剧冲突中“宝玉挨打”和“抄拣大曹雪芹红楼梦v观园”为其高潮。 还写了的大观园女儿们 爱情、青春和生命被毁灭的悲剧(“千红一窟 (哭),万艳同杯(悲) ” )。爱情婚姻问 题是她们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v贾宝玉,是个半现实半意象化的人物,贵族 阶级的叛逆者形象。他的叛逆性格以“似傻如 狂”、“行为乖张”的形式表现出来。红楼梦的人物塑造(“真的人物” )v首先在道德观、价值观上反映出来(否定通过科举 考试,获取功名的“仕途经济”,否定了封建社会最 高的人生理想)。其次表现在妇女观上(“女儿是水 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再次在爱情观上 ,追求真挚爱情与自主婚姻,反对封建礼教。以上 方面,又贯穿着他的“自然人性论”(顺应自然,尊 重个性)。他在合理的人性与不合理的社会规范的 冲突中,痛感自我的失落、个性的压抑。于是追求 自我的精神解脱、自我的道德完善,试图脱离现实 的羁绊,以占有自我的真实存在。红楼梦v林黛玉:贾、林的象征知己知心的“木石前盟”的爱 情。她性格上“最强烈的色彩就是悲哀和痛苦”。抗 争的一面。中国感伤古代主义和悲剧精神的化身, 葬花吟中表现了黛玉的悲哀与幽愤的交伐。v薛宝钗:封建淑女形象。她与环境完全是合拍的、 和谐的。她的生命处于一种扭曲压抑的状态。象征 富与贵结合的贾、薛的“金玉良缘,到底“意难平”。v王熙凤:美丽聪明、时善时恶、时而爽朗时而阴险 、时而温良时而狠毒的贵族管家女人的形象,是一 个罕见的,复杂得令读者难以简单判定其美丑的人 物。红楼梦思想艺术成就v一、赋予爱情以思想境界和深刻的社会意义,突破了“才子 佳人”的格局。宝、黛爱情的叛逆性表现在重“知己”,不讲郎 才女貌,重情操,不涉风流韵事。v二、表现悲剧的审美理想与审美评价,打破“大团圆”的俗套 。v三、塑造“真的人物”,打破好人全好,坏人全坏的模式。v四、写实与诗化融合,雄丽深邃又婉约缠绵,把中国小说从 俗文学提升到了雅文学的地位(诗画一体的优美意境、象征 手法的运用,含蓄朦胧) 红楼梦调动了我国诗词、散 文、绘画、音乐、建筑、雕塑等一切艺术表现手段,创造出 诗化的意境与风格,这是对以前叙事体小说的一个突破。红楼梦的叙事艺术v五、多条线索齐头并进、交相联结又互相制约的网 状叙事结构。(“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注此写彼 ,手挥目送”)大小事件结合着写,大事件:元春省 亲、宝玉挨打、抄检大观园、黛死钗嫁等。小事件 :刘姥姥三进大观园、宝钗、凤姐、宝玉、贾母生 日等。v六、在中国说史上第一次自觉使用颇有现代意味的 叙述人叙事方式。v七、语言炉火纯青。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