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8.4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4月28日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发布2005年伏季休 渔制度通告如下:一、2630N(连江县北茭)以南我省海域,6月1日12时至8月1日12时,禁止拖网、帆张网和大围缯作业;二、连江北茭以南我省海域,5月1日零时至6月30日24时,禁止所有张网作业;三、2230N至2330N、117E至120E海域,6月1日12时至8月1日12时,禁止所有灯光围网、灯光敷网作业。四、2630N以南我省海域,6月1日12时至7月1日12时,禁止所有桁杆拖虾作业。五、所有休渔渔船在休渔期间必须做到“船进港、网入库、证集中、人上岸”,实现全面休渔。对于违反国家伏季休渔制度规定的,将依法予以处理。v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v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既能满足当代人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 需求的能力的一种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既是从父辈那里 继承来的,又是从子孙后代那里借用来的。) 人口约30万山地、丘陵与平原的比例约为5:1人均耕地面积约0.2亩人均粮食产量约220千克,粮食严重短缺。近10年来人口增加了一倍,耕地扩大了一倍人均粮食占有量反而下降了20千克。经勘探,该县缺乏煤、石油、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薪柴和秸杆所占的比重超过90%。我国南方山区某贫困县基本情况如下:4、造成粮食短 缺、能源短缺的 最根本原因是?思考:1、该县面临的最 主要问题是? 2、当地人采取 了什么手段来解 决上述问题?3、为什么耕地 扩大了一倍,人 均粮食占有量反 而下降?开垦梯田砍伐树木破坏植被土地退化自然灾害频繁开垦荒地需要更多劳力人口继续增长毁林开荒破坏生态平衡耕地少人口多粮食短缺燃料需求大矿物燃料缺乏农业单产不高反降庞大的人口压力1994 2015预测1969 198119541834公元1764公元前2100年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世界七个水资源总量丰富国家比较0200004000060000468700巴 西俄罗斯加拿大美 国印度尼西亚中 国印 度世 界03000060000120000 90000人均径流量(立方米/人)径流总量(亿立方米)自然资资源总总量的世界 排名人均占有量的世界 排名 矿产资矿产资 源353耕地面积积4126水资资源6110森林蓄积积量61192004年我国主要自然资源总量以及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的排名材料一 :1953-1986年间,我国各项指标增长情况项项目国民收入 耗费费能源量 耗费费化肥量增长长倍数8.627.4465材料二:1、美国大约只有1/10的作物收成依赖灌溉中国有7/10以上的作物收成必须依賴灌溉。 2、日本、德国炼一吨钢,只需6公斤的水中国炼一吨钢却要23到56公斤左右 3、工业化的国家生产一吨纸只需要不到200公斤的水中国每生产一吨紙最少要用掉456公斤的水内蒙古商都县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材料显示,在全球“大气中的总悬浮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完全污染物含量”领先的前十个城市里,贵阳、重庆、太原、兰州、北京、广州等8个中国城市榜上有名。深刻的环境危机 深刻的环境危机 3、深刻的环境危机 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形势和危急区分布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形势和危急区分布8.4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深刻的环境危机人口总量大,持续增长人口素质低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利用率低大气环境恶化水质恶化沙漠推进,沙暴频发人口压力,资源浪费材料一:当地干部为了带领村民奔小康,想出一个 致富的途径:决定利用当地的草山草坡放养黑山羊 ,把黑山羊养大后卖掉。刚开始的时候,每家只养 几只羊。几年后,每家都有一大群羊,经济收入比 以前提高了几十倍。村民手里有了钱,大家都很高 兴,由衷地感谢他们的致富带头人。但是,由于过 度放牧,该村的草场都被破坏了,造成了严重的水 土流失。材料二:另一个山村,自然环境与前一个差不多, 但该村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的特点,大力种植中草药 ,并引进美国提子在山脚下种植,中草药和红提子 都获得了丰收,村民收入比以前大幅度提高了,而 且村里的山仍是青的,水还是绿的。村民们纷纷说 ,这才是脱贫致富的好路子。活动:我国的发展之路根据我国现在所面临的种种生存危机和环境问题, 有人提出了这样两种发展道路A:把资源、环境问题放在一边,全心投入经济发展 上,等我们国家达到更高的经济发展阶段,拥有更 加强大的经济实力之后再来解决这些问题。B:实行发达国家现行的高投资、高技术解决问题的 模式。你觉得以上的发展道路可行吗?为什么?洞庭湖在萎缩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中国 第一大淡水湖。然而洞庭湖水域的自然淤积十分严重 。另一方面,从宋代开始,人们就开始对洞庭湖湿地 进行围垦。20世纪5080年代,人口的迅速增长,诱 发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洞庭湖由一个完整的湖泊, 被分割成西洞庭湖、东洞庭湖、南洞庭湖三个部分。 由于长期的围垦以及泥沙淤积的共同作用,到20世纪 末,洞庭湖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不到原来的1/2。“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是对洞庭湖 现状的真实写照。大片湿地的消亡,调蓄洪水能力的 降低,使洞庭湖区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道断航现象 时有发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增多。 人口压力人口压力人口总量基数人口总量基数 过高过高新新增增人口绝对人口绝对 数较多数较多1 1份的世界平均份的世界平均 财富养活财富养活6 6倍的倍的 人口人口每年每年1/41/4新增产新增产 值用于养活新增值用于养活新增 人口人口人口成为发展障碍人口成为发展障碍资源短缺资源短缺 环境危机环境危机材料二:跟全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农业比其他国家都还要依賴灌溉。美国大約只有十分之一的作物从依賴灌溉的农地上收成,而中国从依賴灌溉的农地收成的粮食,則占了中国所有作物生产的十分之七,甚至更多。每炼一吨钢,德国、日本等先进的工业国家只需6公斤的水,但在中国却要23到56公斤左右;造紙工业中,中国每生产一吨紙最少要用掉456公斤的水,但在已工业化的国家則只需要不到200公斤。材料一:我国1953年至1986年,国民收入增长了8.6倍,而同期能耗却 增长了27.4倍;化肥消耗量增长了465倍。科技增长率不足30%,远远低于日本70%,美国65%的增长水平。 http:/www.bigm.com.cn/news/new80.htm我国沙尘暴频起和荒漠化扩展的步伐是一致的,20世纪50至6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扩展1560平方千米;70至8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扩展2100平方千米;9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以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尤以西北地区为甚。沙尘暴就是土地荒漠化的警报,沙尘暴发生的频度和速度的增大则是敲响了生态危机的警钟。http:/database.cpst.net.cn/popul/natur/envir/artic/50310085404.html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