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8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5页 / 共48页
第6页 / 共48页
第7页 / 共48页
第8页 / 共48页
第9页 / 共48页
第1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神经内科 彭 海l第一节概述l1.定义l2.脑血管病特点1第一节概述l3.分类: 根据病理性质分为 l 出血性 l l 缺血性 l l4. 简介大脑的解剖与功能 l l CVD学习要领l l l 2l 5.脑的血液供应:l l由两条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供应。lWillis环l 34第一节概述l6.脑血液循环及病理生理特点: 脑血液 l 供应非常丰富,代谢极为旺盛。l7.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病因l血管壁病变l 心脏病及血液动力学改变。l 血液成份及血液流变学改变5第一节概述l 其他l8.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l 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TIA和 l 脑卒中史、高脂血症、吸烟、酗酒 l 及肥胖、年龄、家族史等。l9.脑卒中的预防 一级预防,二级 l 预防。 6第二节 脑梗塞l第二节 脑梗塞l 脑梗塞(cerebral infarction) 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部脑组织坏死软化。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腔隙性梗塞。7脑血栓形成一脑血栓形成l 脑血栓形成(cerebral thrombosis)是 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类型。8l一、病因及病理l 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并 伴高血压。l好发部位是大脑中动脉9l二、类型 l1 大面积脑梗塞l2 分水岭脑梗塞l3 出血性脑梗塞l4 多发性脑梗塞 10l三、临床表现 l(一)一般特点:l中老年人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 中青年人多由动脉炎引起。常静态 发病。l 11l(二)临床类型l1. 完全型l2. 进展型3.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 reversible ischemic neurologic deficit, RIND)12l(三)脑梗塞的临床综合症l1 颈内动脉闭塞综合症l2 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症l3 大脑前动脉闭塞综合症l4 大脑后动脉闭塞综合症l5 椎-基底动脉闭塞综合症l6 小脑后下动脉闭塞综合症13l四、辅助检查: l头颅CT 发病2448小时后显示低 密度梗死灶。lMRIlDSA或TCD。1415l五、诊断要点l1 大多数患者发病在50岁以上;l2 有动脉粥样硬化或高血压史或TIA史; 3 常静态发病;l4 局灶体征明显并持续24小时以上;l5 脑CT或MRI发现梗死灶。l六、鉴别诊断16l七、治疗 l(1)急性期的治疗原则l(2)超早期溶栓治疗:时间窗l常用药物:注意适应症及并发症。l(3)抗凝治疗17l(4)脑保护治疗l(5)降纤治疗l(6)抗血小板聚集剂l(7)外科治疗l(8)一般治疗l(9)康复治疗l(10)预防性治疗18二、脑栓塞l二、脑栓塞l l脑栓塞(cerebral embolism)指各种栓 子随血流进入脑动脉使血管腔急性闭塞 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及脑功 能障碍。19l一、病因及病理:l 根据栓子来源可分为三类:l心源性l非心源性l来源不明的栓子l脑栓塞的病理改变与脑血栓形成基 本相同。20l二、临床表现 l1 发病年龄 发病急骤l2 多数人意识清楚或仅有轻度意识 障碍。l3. 栓塞后的脑部症状 根据栓塞动脉 而定。l4. 栓子来源的原发疾病症状,部分 患者有脑外多处栓塞证据。21l三、辅助检查:l脑CT及MRI可显示缺血性梗死或出血性 梗死的改变。lMRA可直接发现动脉的病变。lCSF:出血性梗死可呈血性;脂肪栓塞 可见脂肪球。22l四、诊断与鉴别诊断:l诊断根据l鉴别诊断l五、治疗:l1. 基本同脑血栓形成l脂肪栓塞者静滴碳酸氢钠。23l2. 治疗原发病l3. 对症治疗l六、预后24第三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指历时短暂并经常 反复发作的脑局部供血障碍,导致供血 区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每次发作 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不超过24小时即完 全恢复。25l一、病因及发病机理l1.微栓塞l2.脑血管痉挛l3.血液成份及血流动力学改变 l4.椎动脉受压26l二、临床表现 l(一)TIA的特点l1.发病年龄 50-70岁;常有高血压、心 l 脏病、糖尿病病史。l2.发作突然27l3.每次发作症状完全恢复,一般不留后 l 遗症状。l4.常反复发作。l(二)颈动脉系统TIA的表现 l1 常见症状:对侧单肢无力或轻偏瘫。l2 特征性症状:眼动脉交叉瘫。失语。28l3. 可能出现的症状:对侧单肢或偏身感 觉异常。同向偏盲。l(三)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表现l1. 常见症状:阵发性眩晕,平衡失调。l2. 特征性症状:跌倒发作(drop attack), 患者转头或仰头时,下肢突然失去张力 而跌倒,因脑干网状结构缺血所致。29l出现短暂性近记忆障碍(TGA) 。l3.可能出现的症状:吞咽困难,构 音不清。共济失调。意识障碍。交 叉性感觉障碍。眼外肌麻痹或复视 。交叉性瘫。30l三、辅助检查l四、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为预防 再发作或发生梗塞,要查找病因。l鉴别诊断 部分性癫痫、梅尼埃病。31l五、治疗l1.病因治疗l2.预防性用药l3.脑血管扩张剂及扩容剂 l4.脑保护剂l5.外科治疗l六、预后32第四节 脑出血l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age,ICH )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 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并且死亡率 高。l一、病因及发病机理l二、病理:70在基底节的壳核及内囊 附近。脑叶、脑干及小脑各占10。直 接死因是脑水肿、颅内高压及脑疝形成 。33l三、临床表现:l1.发病年龄常50岁,多有高血压病史。常在活 动时起病。发病突然,少有前驱症状。l2.基底节出血:是脑出血中最多见的,约占脑 出血的70%。壳核出血:系豆纹动脉破裂所致 。突发三偏征,可有失语。出血量小则症状轻 ,不伴头痛及呕吐。出血量大可有意识障碍。34l丘脑出血l3 脑桥出血l4.小脑出血l5.脑叶出血l6. 脑室出血35l四、辅助检查:脑CT为首选。MRI 。慎重腰穿。脑血管造影。l五、诊断l诊断要点l鉴别诊断3637l六、治疗:l1 内科治疗l静卧休息l抗脑水肿l控制血压38l防治并发症l2.外科治疗l3.康复治疗l4.非高血压性脑出血:凝血功能障碍l5.预后39第五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l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是多种原因所致脑底 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 性脑血管病,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 ,又称原发性SAH。l继发性SAH 指脑实质内出血、脑室出血 等血液穿破脑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者。40l一、病因及病理:l最常见的原因是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其 次是脑血管畸形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l好发部位是脑底动脉环前部,特别是大 脑前动脉与前交通动脉分叉处。l SAH后可引起一系列病理过程41l二、临床表现 l1.任何年龄均可发病l2.SAH典型临床表现l3.常见并发症:l再出血l脑血管痉挛l脑积水42l三、辅助检查:脑CT是确诊SAH的首选 方法;CSF是诊断SAH的重要依据,但 有诱发重症者发生脑疝形成的危险,故 慎用;MRI和MRA; DSA; TCD。血 常规、凝血功能检查。l四、诊断:依据突然剧烈头痛,呕吐, 脑膜刺激征阳性,均匀一致性血性CSF ,CT检查见脑池或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影 。4344l鉴别诊断l五、治疗:l 1. 内科治疗l 一般处理:绝对静卧4-6周,避免 颅压增高的原因,如用力排便、咳嗽、45l情绪激动。l降颅压治疗l防治再出血l防治迟发性脑血管痉挛46l2.手术治疗l六、预后47常见脑血管疾病鉴别诊断表48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