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4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3页 / 共44页
第4页 / 共44页
第5页 / 共44页
第6页 / 共44页
第7页 / 共44页
第8页 / 共44页
第9页 / 共44页
第1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本实验复习(二)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 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说明明确提出了要“能将这些实验、实习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 综合的运用”,这意味着将说明基础实验的掌握 要求作出了提升 ,仅仅是记住基础实验是远远不够的,能够对基础实验所及的方 法与技能进行迁移与综合运用,才能达到说明对基础实验的考查 要求。 明确说明对实验知识的要求研读考试说明两种基本表现形式。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 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 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 法。(较高层次) 实际上包含了探究的各个方面。这本条目的要求中,包含了丰富 的内容,除字面直接表达的要求外,还隐含着一些要求:如根据 所给材料提出所要研究的课题,设计表格用于记录实验的数据, 运用包括数学模型在内的各种方法处理实验的数据等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进行设计并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正 。(较高层次) 分子与细胞 (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重要)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重要,关注基础细胞化学实验) (3)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4)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重要,膜的选择透过性) (5)观察叶绿体 (6)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重要,渗透作用原理) (7)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重要,酶促反应原理) (8)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重要,光反应) (9)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重要,曲线限制因子分析) (10)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1)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重要,显微镜下细胞 周期特点,注意与动物细胞培养联系以及连续培养法测定细胞周期各时间长短) 明确考试说明要求的课本实验研读考试说明遗传与进化 (12)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一般不考) (13)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制作不考,但平面结构特 点注意与遗传物质基础及限制酶切割粘性末端等联系)稳态与环境 (14)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重点,生长素双重性, 分组对照设计)(15)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重点,培养环境单 因子影响,微生物生长曲线与自然种群增长方式比较)(16)调查社区、村镇或学校附近一个淡水区域的水质 (重点, 水体(池塘)生态系统特别关注昼夜变化即种间关系,黑白瓶法,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确定重点、难点一、课本学生实验复习重点 学生实验中涉及的一些实验方法和技术根据颜色确定某 物质存在的方法(3)观察多种多样的细 胞 (5)观察叶绿体 (6)观察植物细胞的质 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 (10)观察细胞的有丝分 裂 (11)制作并观察植物细 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临时装片、切片、涂片的制作方法 (1)检测生物组织中 的油脂 (2)检测生物组织中 的糖类和蛋白质 (4)验证活细胞吸收 物质的选择性 (8)光合色素的提取 和分离实验(4)验证活细胞吸 收物质的选择性(7)探究pH对过氧化氢 酶活性的影响 (9)探究环境因素对光 合作用的影响 (14)探究2,4-D对插 枝生根的作用 (15)探究培养液中酵 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16)调查社区 、村镇或学校附 近一个淡水区域 的水质 调查类实验(12)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 (13)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类实验(1)检测生物组织中 的油脂 (2)检测生物组织中 的糖类和蛋白质 (4)验证活细胞吸收 物质的选择性 (8)叶绿体色素的提 取和分离实验根据颜色确定某 物质存在的方法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1、实验原理:蛋白质质 + 双缩脲试剂缩脲试剂 紫色反应应脂 肪 + 苏苏丹IV 红红色脂 肪 + 苏苏丹III 橘黄色还还原糖 + 本尼迪特试剂试剂 砖红砖红 色沉 淀2、实验材料还原糖:应选含糖高,颜色为白色的植物组织, 如苹果、梨等脂肪: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如花生、蓖麻种子 (实验前一般需浸泡3-4小时)蛋白质:可选富含蛋白质的黄豆或鸡蛋清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都是还原性 糖;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 3、实验步骤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制备组织样液:检测样液:加入2ml组织样液 加入1ml本尼迪特 试剂(淡蓝色) 水浴煮沸2min左右观察颜色变化:(淡蓝色 棕色 砖红色)2)脂肪检测与鉴定染色:滴苏丹染液2-3滴与花生子叶切片上 染 色2-3min后吸去染液 滴体积分数50%的酒 精洗去浮色 洗去多余酒精,再滴蒸馏水1 -2滴,盖盖玻片观察:低倍镜 高倍镜(橘黄色或红色)脂肪颗粒制作切片:3)蛋白质鉴定 原理:-CO-NH-(类似双缩脲H2NOC-NH-CONH2结构 (二肽以上)与Cu2+作用形成紫色络合物双缩脲 反应 制备样液:检测与观察:取2ml样液 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 1ml(0.1g/ml的NaOH溶液,创设碱性 环境)摇匀 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 (0.01g/ml的CuSO4溶液,提供Cu2+)4滴 ,摇匀 观察(紫色) 问题:1.色素提取原理?色素分离方法是什么?2.某同学在做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实验时,收集到 的色素提取液是淡绿色的,分析原因可能是( )研磨不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来丙酮加入太多,稀释了色素提取液丙酮加的太少,色素未提取出来未加CaCO3 粉末叶绿素分子已经被破坏A. B. C. D .A请解释:色素带不整齐、色素带异常、 滤纸上无色素带、色素带只有2条(或3条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能熟练地把对照的方法运用到探究实验的设计中。 观察种子中胚的染色特点,认识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方法步骤 1. 将玉米籽粒放在2025益的温水中浸泡36 h。 2. 取4粒已经泡胀的籽粒,将其中2粒在沸水中煮5 min后,冷却,作为对照的实验材料。 3. 分别取煮过和未煮过的玉米籽粒放在培养皿中,用 刀片沿胚的中线 纵向切开籽粒,用稀释20倍的红墨水染色(以淹没种 子为宜)。2 min后,倒去红墨水,用水冲洗籽粒数 次,直到冲洗液无色为止。 4. 观察籽粒中胚的颜色。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用半透膜将不同浓度的溶液分隔开,然后通过观察溶液液面高低 的变化,来观察半透膜的透性,进而类比分析得出生物膜的透性 。实验中并未设置对照实验而是前后对照。所以在开始时要记下内 外液面的高度, 注意分析:1.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由于单位时间内 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多于从长颈漏斗渗出的水 分子数量,使得管内液面升高); 2.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 用纱布替代玻璃纸时,因纱布的孔隙很大,蔗糖分子也可以自由 通透,因而液面不会升高) 3.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 ?(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时,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 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等于渗出的水分子数量,液面也不会升高 )真题:(2002.广东广西卷(旧课程).37)现有一种由人工膜 制成的袋,为检测淀粉和碘能否透过该膜(3)观察多种多样的细 胞 (5)观察叶绿体 (6)观察植物细胞的质 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 (10)观察细胞的有丝分 裂 (11)制作并观察植物细 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临时装片、切片、涂片的制作方法 镜筒压片夹载物台遮光器与光圈反光镜镜座镜柱镜臂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物镜目镜一、显 微镜的 结构: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二、操作指导:(显微镜的使用) 2、取镜安放3、对光4、放置玻片标本5、观察6、高倍显微镜的使用1、显微镜的构造(1)使用顺序:先低倍后高倍(2)放大倍数:(3)目镜、物镜镜头长度与放大 倍数关系:(4)成像特点:低倍镜/高倍镜 (5)物象移动方向与装片移动方 向关系(包括顺逆时针问题)(6)视野光线亮度的调整与切片 颜色、厚度的关系(7)污染物位置的判断注意:1)正确使用低倍镜:取镜对光安放 装片下降镜筒调焦。下降镜筒时 ,必须双眼注视物镜和装片的距离,以免 压坏装片和碰坏物镜。 2)正确使用高倍镜:将低倍镜下看到的物像 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 物镜调整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 适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 。二、方法步骤与注意事项 取材:(叶片薄且叶绿体大,数目少)制片: 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将叶片放入,加上盖玻片, 制成临时装片(临时装片随时保持有水状态)观察:先 倍镜找到叶片细胞后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形 态和分布)(光强度的变化与叶绿体的位置关系)绘图:藓类小叶或黑藻叶或波菜叶稍带叶肉的下表皮 低观察叶绿体一、原理叶绿体一般是 色的 ,扁平的 形或 形,可 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它的形态和分 布。绿 球椭球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质壁分离 复原。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因而收缩 幅度大,造成质壁分离。1实验原理紫色洋葱鳞片叶(液泡大且有颜色易观察)2、实验材料及试剂0.3g/ml的蔗糖溶液细胞清水蔗糖溶液(液泡)渗入渗出(低浓度)(高浓度)细胞液(较高浓度)观察植物的质壁分离与复原1如果使用的是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KNO3溶液 、乙二醇溶液溶液,其结果呢?为什么?真题:(2005.理综全国卷(新课程).30) 真题:(2005.理综全国卷(新课程).30) 应用: 1.测定细胞液的浓度 范围 ; 2.判断细胞的死活,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 3.验证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伸缩性的大小; 4.比较未知溶液浓度的范围等。 注意:动物细胞能发生渗透作用但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实验原理、方法步骤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 根尖、茎尖的分生区、茎形成层、愈伤 组织可观察到有丝分裂。 (2)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着色(1)根尖培养(材料) (2)装片制作: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顺序不能交换) (3)观察:低倍镜观察 高倍镜观察 (4)绘图: 、 注意事项培养根尖:应每天换水 (防止水中缺氧烂根) 取材:取生长旺盛、带有分生区的根尖,长度为根尖的2-3mm(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2 时最佳)解离:目的:使组织细胞分离开,杀死并固定细胞;解离液:15%盐酸95%酒精溶液11;时间:室温3-5分钟,至根尖酥软(时间短则细胞没有完全分离,长则可能使根尖烂掉)漂洗:用清水漂洗10min,目的是洗去组织中的解离液,便于染色(防止酸碱中和)。压片: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方法(用镊子弄碎 根尖,盖上盖玻片,再放上一块载玻片,压片)( 压片过重过猛可能将组织压碎、压烂;过轻则细胞 未充分分散开而重叠。)低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特点:细胞呈正 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高倍镜观察:找各时期细胞。可见处于间期的细胞 最多,中期最少。不能看到某个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 ,因细胞在解离时已被杀死。染色:染液(0.01g/mL的龙胆紫或0.02g/mL的醋酸 洋红);时间为35分钟;目的是使染色体或染色质 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便于观察。A染色体未着上颜色,无法看清 B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 C染色体着上颜色,清晰可见 D染色体着色很浅,模糊不清甲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 乙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 丙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 BDA(7)探究pH对过氧化氢 酶活性的影响 (9)探究环境因素对光 合作用的影响 (1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