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1页
第2页 / 共71页
第3页 / 共71页
第4页 / 共71页
第5页 / 共71页
第6页 / 共71页
第7页 / 共71页
第8页 / 共71页
第9页 / 共71页
第10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阅读考点及解题方法归纳解答阅读题的一般环节和步骤 1.看题目; 2.看文章。边看边归纳各段或各部分的大意,理 解文章的思路、情感;划出有助于回答题目的词 、短语或句子; 3.简单归纳文章的整体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变化; 4.再看题,明确有几点要求; 5.根据题目要求确定答案在文中的范围; 6.在确定的范围内细细筛选提取或概括符合题目要 求的要点; 7.将要点连缀成答案。整体感知的内容1.理清文章的内容和思路; 2.明确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倾向; 3.判断文体、表达技巧、语言风格等。 审题、确定答案范围的方法切分题干,明确题目有几点要求。在文中找 出与题干相照应的句子,结合上下文寻求答 案。 答案不在前面就在后面,既不在前面也不在 后面,就在句子本身。题干中,一些短语的暗示作用1“结合全文”,指答案分布不在一处,常常有2处以上, 经常是一段或几段一个要点,需一段一段地阅读,归纳要 点; 2.“在第x段中”,指答案需在相应的段落中一句一句地阅读 ,提取要点; 3.“结合上下文”,指答案在上下文中。 4.“结合材料作答”,指形成的答案里,要有链接材料里筛 选的要点,提取的词语。 5.“举具体事例证明xx观点(道理)”,指举的事例要有具 体的人名、取得的成就,用词要和观点(道理)相照应。解答阅读题的2个注意点1.阅读理解是指弄明白作者的思想、态度、 情感等,除有特殊要求的外,一般要先抛开 自己的观点解读,不可以自己的想法代替作 者的思想。2.回答问题应用平实性的语言明确表达意思 ,不可用修辞、象征等方法含蓄表达。(题 目有要求的除外)2008年黄羊泉(根据谢志强的小说黄羊泉 改写)929字 2009年仰望母亲 (根据2008年3月7日浙江 日报徐卫卫仰望母亲改写)1150字 2010年那年大雪 (选自第四届小小说金麻 雀奖获奖作品 有改动)1108字 (2008年)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妙处。(4分) (1)他们闻着沙漠干燥的死亡气味,感觉体内的水分仿 佛都将被收走。(2分) (2)泉水边沿长满了茂盛的灌木丛,缀满了细细碎碎的 金黄色的花儿。(2分) 【答案】 (1)收走:用拟人的手法极写空气之干燥,环境之恶劣 ,形象地写出了他们对水的渴求。 (2)缀满:写出了花的细碎、繁多,泉边植物生机勃勃 的美景,突出了黄羊泉水的滋润。(2009年) 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妙处。(4分) (1)母亲已不止一次如此平静地与我谈起这个话题了。 (2)你看外面的太阳,你一定要晴朗地活着! 【答案】 (1)指平和,突出表现了母亲对于死亡的坦然和达观。 (2)指像晴天一样开朗,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希望母亲心情 愉快、身体健康。 (2010年) 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指出其表达效 果。(4分) (1)围观的人都齐声叫好,落雪的小院儿顿时沸腾起来 。 (2)梁子猛地一咬牙,飞快从袖筒里抽出一柄匕首来, 从小绵羊的颈部扎了进去,手腕一翻,利刃直捣颈骨,然 后顺势向下一划拉 【答案】 (1)“沸腾”一词,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生 动地写出围观者的兴奋和当时场面的热闹。 (2)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梁子杀羊时动作之快,下手 之狠。解释词语的方法1.同义词法(明白清楚); 2.反义词法(崎岖不平坦); 3.语素组词法(照例按照惯例); 4.比喻法(比喻); 5.引申法(这里指); 6.描绘法(形容)。 词语解释好后,把解释的意思放到句中代替该词语 ,如果句子通顺,句子的意思不变,那么这种 解释是对的,反之,则是错误的。 品味词语的方法1.明确手法(修辞、描写方法) 2.根据词语的基本义理解其在文中的意思; 3.联系上下文,通过增、删、换、移等方法 思考词语在句中的表达效果; 4.体味作者蕴含在词里的情感(人物描写要 通过动作、神态等领会人物的心理)。 (2008年)7.第11段中“他惊呆了”,请结合上下文,揣摩左排长 当时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表达出来。(不超过40字) (4分) 【答案】 围绕因破坏了美好的东西而痛苦、悔恨和自责等来写。 参考示例: (1)太可惜了!这样一幅充满温馨和谐的画面被我破坏 了!我真后悔。 (2)太残忍了!我竟以怨报德,美丽的黄羊就这样倒下 了。 (2008年)8. 你认为左排长为什么要坚持喝这泉水,并把那 眼泉叫做黄羊泉?(4分)【答案】因为左排长充满着对黄羊的感激和纪念之情,那 是给他第二次生命的黄羊带给他的生命之水。同时 表现左排长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左排长对打死黄羊 的一种忏悔。 (2008年)9. 首长说黄羊泉的水又苦又涩又咸,而左排长却认为那是 他一辈子喝过的最清甜的水。你认为这泉水原来是苦的还 是甜的,为什么?(5分)【答案】 此题答案开放,依据文本,合理推想,理由充分。 参考示例: 泉水原来就是苦的,而感觉“最清甜”,只不过是人的错觉 ,因为左排长当时渴到了极点,喝到水,生命就有救了, 当然会感到甜的。 (2009年)7.“这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却有着无数个相 通的母亲”这句话有怎样的含义?(3分)【答案】世上的母亲千千万万,各不相同,就如同世上没有 相同的两片树叶;但母爱却是相同的。(外在形象不同,得1分;母爱是相同的,得2分) (2009年) 9.文章后半部分写对母爱的感触,材料丰富,耐人寻味。 请摘录其中的一条,分析其对表现主题的作用。(4分) 【示例】 材料: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的话。 分析:运用这一材料,写出了作者与史铁生作品的情感共 鸣,表现了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答案】只举出例子得1分 9.参考示例1:罗曼加里的我的母亲独一无二。运用 这一材料,对比引出“我”的感受和自己母亲同样是独一无 二的。 示例2:引用孔子的话,总结评价母亲的智、仁。 (2010年)9文中写到梁子点“我”名时,为什么“我的脸就莫名其妙 地发烧起来”?(4分) 【答案】写出一点得2分,写出两点得3分,写出三点得4分,共4分。 9.自己从来没有杀过羊,有些紧张;预感自己不能完成杀 羊任务,有些害羞;面对朝夕相处的小绵羊,有些不忍。 (9、10题难度系数0.53。 “自己从来没有杀过羊,有些 紧张”这一点未能答出,其实这一点也能从第5段找到大致 对应的语句。失分原因主要是理解范围太窄,没有联系前 后语句来考虑。另外,学生答题中,直接摘录文中语句多 ,分析概括少) 理解句子的方法1.把句子切分为词或短语或分句; 2.分别就这些词或短语或分句追问为什么,然后根 据上下文和文章中心寻求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3.体味词或短语所蕴含的情感。 【注】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概括是最重要的考点 ,理解范围宜大不宜小。一些特殊语句的作用1. 领起下文、引出下文、埋下伏笔、为下文做铺 垫,承上启下的过渡;照应前文,总结前文(全文 )、推动情节发展等; 2.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理(感情、精神品质 )、揭示主旨、深化中心等。 (2009)8.仔细阅读第至第段,请写出作者在这一过程中的心 理变化。(4分) 【答案】作者从听到老母亲谈及身后之事时的突然、惊讶;到被母 亲的平静和达观所感染而理解;到祈愿母亲过好每一天。 “惊讶”“理解”“祈愿”,三个过程写清楚4分;只写“ 愣愣”、“接不上话茬”、“望着母亲的眼睛说”只得3分 (2010年)7请你用几句话概述这篇小小说的故事情节。(3分)【答案】写出一点得1分,共3分 梁子回来了;梁子和我们一起杀羊;梁子孤独地离开村子 。失分原因:主要是概括不完整,对故事情节这个概念把握 不准,情节的起因、经过、结果三环节中,“杀羊”的主要 情节基本都有了,但故事的结局很多学生没有概括进去, 导致失去1分。还有的考生由于考试时间紧张,阅读不充 分,概括过于啰嗦,语言表达不简洁。 概括情感具体化的句式:1.对xxx的xx ;2.因xxx而xx概括事件的方法: 1.明确人物; 2.用“人物(为了而)做什么”的句式概括 。如,女孩为了赚钱看演唱会而卖门票 (2009年) 10.请你说说作者为什么用“仰望母亲”为标题 ?(3分) 【答案】 第一,我坐在小凳上,要仰起头看母亲;第 二,母亲精神品质的高大,须仰视。 (第一点占1分;第二点占2分)标题的作用1.概括文章的内容(最后一课); 2.揭示文章的中心(敬畏自然); 3.提示话题(谈生命); 4.提示行文线索(背影); 5.提示主要人物(孔乙己); 6.引起读者的兴趣。标题含义的理解:1.浅层义(表面所指的内容); 2.深层义(作者实际要表达的精神、思想等) 标题拟定的要求1.贴切。能概括文章内容,或揭示主题; 2.简洁。一般5字左右; 3.醒目。一目了然; 4.新颖。能吸引读者; 5.深刻。有助于理解中心。 (2010年) 10阅读小说的最后一段,请你联系全文,说说这样结尾 有何作用?(6分) 【答案】答对一点得2分 参考示例:这样结尾交代了故事的结局,起到前后呼应的 作用;运用环境描写,以雪的白、纯洁映衬“梁子”灵魂的 黑暗、凶残;含蓄地揭示小说的主题,以欺诈、凶残、伪 善获得的成功必遭人们唾弃。 绝大部分学生能答出前后呼应、环境描写、揭示主题三点中的两点 。此题得分率相当低(难度系数0.53),失分主要表现在:1、考查 的难度大,学生不容易把握,未能答全三点;2、只是笼统地指出 作用,而未能做必要的分析;3、表述的语句缺乏条理 结尾的作用1.内容上:总结上文(全文)内容。(总结即将说 过的内容用简略的语言简单重复概括一下)。 2.思想上:(明确/含蓄)揭示中心(题旨、主旨 )。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回味。 3.情感上:抒发/升华情感,增加感染力。 4.结构上:照应(标题、开头、前文),使结构 紧密;交代故事结局,使情节完整。 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1.渲染(营造)环境xx气氛(氛围); 2.衬托(烘托)人物xx的心理(情感、精神品质) ; 3.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4.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5.暗示人物的命运(如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暗示 作用); 6.推动情节的发展。开头的作用1.点题,引出说明的对象(引出议论的话题 ); 2.领起下文,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为下文埋下伏笔; 3.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或思考。 不同人称的作用1第一人称:便于作者抒发真实感情,表 达xxx之情;增加文章的真实性、亲切感。 2第二人称:面对面地直接诉说,显得亲切 ,自然,更有利于直接抒发情感。 3第三人称:使叙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详略安排的原则有利于表达中心的材料详写;跟表 达中心关系不大甚至没关系的,要 略写,甚至不写。 叙述的顺序1.顺叙;2倒叙(设置悬念,使行文 曲折生动);3.插叙(交代原因, 使行文曲折生动);4.补叙。句子赏析题的回答方法1.指出写作特色(修辞手法、动作神态的人 物描写方法、表现手法等),语言特色(生 动、形象;准确;委婉含蓄等); 2.指出句子本身表达的意思、思想、情感、 态度等。 3.指出句子在上下文中的作用; 4.指出句子对中心表达的作用。 文章赏析类题目的回答方法从文字的内容、情感、结构、语言和写法等 方面分点进行赏析。 1.先概括指明各方面的要点; 2.再用优美的语言指出各方面的特点、好处 、作用等。 2008年无标题,关于印度水荒,说明文(摘 自世纪水荒,有删改 )686+309=995字2009年没有知识产权就没有未来 (摘自2009 年4月30日人民日报 作者蒋建科 有改动) 798+358=1156 字2010年科学史的真实与不真实 (选自百科 知识2010年第4期,有改动)707+170=877字 (2008年)10. “在环保人士的眼中,丘德芮所经营的牧场的背 后,隐藏着一场可能危及全球的灾难”一句中,“灾 难”指的是什么?(3分) 【答案】 在文章最后地球上的地下水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