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0江苏单科173分)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试题解析】选C。阅读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是各行业的产品相对过剩,产品价格下降,该措施是从长远角度来避免经济危机的弊端,即通过减少生产来提高和稳定农副产品价格,由此判断C正确。罗斯福新政的救济措施主要是发放救济金、完善社会保障、以工代赈等手段,A项不符合事实;该措施需要政府给受损失的农民提供补贴,B项不是该措施的真正目的,该措施同样无法达到缓和农场主间竞争的目的,故D项也不符合题意。2.(2010天津文综T64分)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农业结构C.复兴工业生产 D.实行社会救济 【试题解析】选A 。联系罗斯福新政:美国政府通过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等整顿财政金融的措施,增加了美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也使得农民等债务人的负担大大减轻。结合题干中的“海外市场”,“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等关键信息,可知本题正确选项为A项。B、C、D项材料均未体现。3.(2009广东单科T233分)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表明( )A罗斯福始终都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B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C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已经萌生D罗斯福在美国率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试题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解答本题应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分析备选项。罗斯福上台于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可以说上台之前美国就已出现了严重经济衰退,B错误;罗斯福的批注把书中提倡的观点说成是“哪有此等好事”,明显是不赞成国家干预经济,说明在当时他还没有新政的理念。A、D可排除;提议政府增加开支,实际上是号召政府干预经济,说明虽然罗斯福在此之前不赞成经济干预,但是新政中国家干预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就已经萌生。(2010上海单科T244分)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 )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D改变资本主义性质【试题解析】选B。社会福利政策是国家调控资本主义的重要手段,本质上仍然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同时福利政策也意味着政府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故正确选项为B项。A、C、D三项与史实不符。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