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 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 湖北黄冈浠水,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 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 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 派代表诗人和学者。1899年闻一多生 于一个书香家庭,1912年考入清华留 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 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 庐漫记。代表作(诗集)有红烛 、死水等,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 多全集中。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 间创作七子之歌,共七首,分别是 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 州湾和旅大(旅顺大连) 1946年夏在昆 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现代文:西南联大的闻一多(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 确的两项是(5分, 答对一项得3分)( )A闻一多的课堂氛围富有诗意,为了创造意境,他可以 把时间改到晚上,映着灯光和月光给生讲。课堂上的闻一 多很有名士风度。B闻一多将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一起讲,用比较文 的方法讲诗歌的,闻一多当为第一人。 C闻一多特别欣赏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认为这首诗带有几分人生幻灭、虚无颓唐的意味。 D闻一多也是美术家,他不仅善于鉴赏中外各种风格的 画作,而且能将绘画意境和诗歌意境融为一体。 E闻一多写:“我只觉得自己是座没 有爆发的火山,火 烧得我痛,却没有能力炸开那禁锢我的壳,放射出光和热 来。”这句话是在痛苦自己没有迸发出激情为国家、为民族 贡献自己的力量。 12(1)BC。(B原文应为“中国用比较文的方法讲 唐诗的,闻一多当为第一人”。C闻一多对春江花月 夜的评价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认为“这首 诗有浓厚的唯美倾向,还带有几分人生幻灭、虚无颓唐 的意味”的是本文作者)(答对一个得3分) (2)第四段末引用何兆武的评价:“闻先生的思想主潮 早年和晚年是一以贯之的,本质上还是个诗人,对美有 特别的感受,而且从始到终是一包热情,一生未曾改变 过。”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6分) (2)(闻一多对诗歌、绘画等艺术的美的感受贯穿 他的一生,在他的课堂讲授、诗歌创作、艺术鉴赏中 都体现出对“美”的独特感悟,此人做事也极有风度, 无一不美。(3分)闻一多的内心更燃烧着对祖国、 对人民的热爱,这种热情更是贯穿他的一生。对祖国 、人民的热爱才是人生之大美,他最后也将自己投身 此大美之中。(3分)意思对即可) (3)从本文来看,闻一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分 点陈述。(6分) (3)(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教师,课堂教充满诗 意。为了创造意境,特地把课程从上午调到灯光昏暗 的晚上,在灯光和月光下讲诗,讲授时也极有名士风 度;并能引导生领悟古代神话、楚辞、唐诗的美。( 2分)他既是诗人,又是画家。能站在诗人的立场 上引导生 鉴赏诗歌;由于对西方美术十分了解,因 此能将诗与画联系起来讲解,给生开辟了一个艺术比 较的新境界。(2分)他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一 位杰出的民主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大义,置生死于 度外,最后为国殉身。(2分)意思对即可) (4)关于闻一多的牺牲,有人十分敬佩,有人十分惋惜 。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结合文章内容, 阐明自己的看法。(8分) (4)十分敬佩。闻一多先生是“民族的脊梁”,是 最坚定热忱的爱国者。(2分)作为 十分惋惜。 他的死是民主主义运动的 大损失,更是中国术的大损 失。(2分)其实闻一多先生当时完全可以暂避风头 。李公朴被杀,说明当时的白色恐怖已经相当严 重, 闻一多先生可以选择在演讲完毕后撤离本地。既达到 目的,又保存了自己。(2分)毕竟活着的他可以为 国家再做更多的事情,无论是在社会方面还是在术方 面。(2分)(开放性答题,言之成理即可)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