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8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5页 / 共48页
第6页 / 共48页
第7页 / 共48页
第8页 / 共48页
第9页 / 共48页
第1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总复习历史 高考总复习历史 单元知识体系高考总复习历史 第 31讲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与文艺复兴运动考 纲 1.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2.文艺复兴。课 标 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2.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高考总复习历史 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 智者学派(1)时代背景:希腊工商业发展繁荣,民主政治发展到_,人的地位提高。(2)代表:_等人。顶峰普罗泰格拉(普罗塔戈拉)高考总复习历史 人高考总复习历史 道德沦丧 美德即知识 善 人 高考总复习历史 【易混易错】 智者学派关注人(外在的)与法律的关系,“认认识识社会”;苏苏格拉底关注人(内在的)伦伦理道德,“认识认识 你自己”。高考总复习历史 3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1)柏拉图: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代表作 _ ,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亚里士多德: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_是最高级的。理想国 人类 高考总复习历史 二、文艺复兴1 背景(1)经济:十四五世纪,意大利出现_。(2)政治:新兴资产阶级要求追求现世的享乐。(3)文化:接触到大量的_文化遗存和典籍。2 实质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3 核心:_,即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资本主义萌芽 古代希腊罗马 人文主义 高考总复习历史 4 成就(2)艺术:_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十日谈 神曲 人文主义之父 达 芬奇 高考总复习历史 5 扩展16世纪以后,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6 影响(1)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和人生活的世界。(2)_的权威受到了越来越强烈的挑战。天主教会高考总复习历史 (1)经济上:发达的工商业,以及繁荣的城邦经济为人文精神的兴起提供了物质条件。 (2)政治上:民主政治重视公民的个人价值,强调培养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 (3)文化上:形成思想自由、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文化传统精神。 (4)地理环境上:海洋文明造就开拓、冒险、平等、诚信的品质。 (5)个人作用:思想家的努力。希腊人文精神的觉醒主题1 人文精神兴起于希腊的原因高考总复习历史 (1)“人是万物的尺度”的积极影响这一主张开始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表明希腊人已清楚地意识到人才是社会舞台的主角。这提高了人的地位,肯定了人的作用。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一主张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主题2 “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影响高考总复习历史 此史料表明了智者学派开始改变自然哲学家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性和“神 ”的本性,而从对自然和“神”的研究转向对人和社会的研究。史料一 英国当代著名学者阿伦布洛克说:“古希腊思想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是,它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上帝为中心的。”高考总复习历史 (2)“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消极影响该主张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高考总复习历史 本史料充分反映了智者学派的思想,即人的需求。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益,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意志的作用。史料二 普罗泰格拉曾说:“当雅典人所议之主题含有政治睿智,会倾听每一个人的见解,因为他们认为 所有人都应拥 有这一美德;否则,便不会有城邦。”对此,后世的黑格尔指出:“希腊英雄们都是出现在法律尚未制订的时代,或者他们自己就是国家的创造者,所以正义和秩序,法律和道德,都是由他们制订出来的,作为和他们分不开的个人工作完成的。”高考总复习历史 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的主要主张是“美德即知识”,人要认识自己。 史料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人们只有获得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强调 人们应该认识 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 自己”。主题3 苏格拉底的主要主张高考总复习历史 (1)把探讨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再到人自身。(2)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和绝对权威。(3)强调人的价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4)重视知识的作用,强调好学深思,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主题4 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高考总复习历史 (1)共同点:都把人类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作为探究的对象,由“自然”转向“自我”,由“神本” 转向“人本”。 在强 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方面两者是一致的。 (2)不同点: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主张“美德即知识”;反对智者学派的为我主义和怀疑主 义,认为真理应该有客观标准。 智者学派主张民主政治,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主张有知识、有道德的少数人治国,反对过 激的直接民主。综合比较主题1 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思想的异同高考总复习历史 主题2 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项目孔子苏格拉底 相同点 强调道德和知识的作用,都主张追求个人 的善,追求个人品性的修养 不 同 点目的为奴隶制度服务,恢 复周礼挽救世风日下的雅 典民主制 主 张(1)思想核心“仁” (2)主张为政以德,体 现了民本思想 (3)主张“克己复礼” (4)首创私人讲学,主 张“有教无类”,扩 大教育的社会基础(1)“有思想力的人 是万物的尺度” (2)“美德即知识” (3)“善是人的内在 灵魂”影响开创了儒家学说,奠 定了中国传统文化 体系的基础崇尚知识和自由探 索的理性精神, 对后世西方哲学 产生了深远影响高考总复习历史 史论 文艺复兴是当时社会的新政治、新经济要求的反映,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思想和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文艺复兴运动主题1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高考总复习历史 本史料体现了在西欧的中世纪,基督教教会成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史料一 圣经里说,人类的祖先是亚当和夏娃。由于他们违 背了上帝的禁令,偷吃了伊甸园的禁果,因而犯了大罪,作为他们后代的人类,就要世世代代地赎罪,终身受苦,不要有任何欲望,以求来世进入天堂。高考总复习历史 史料二 中世纪的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的意大利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是商品经济发 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经济 是通过市场来运转的,而市场上择优选购 、讨价还价、成交签约 ,都是斟酌思量之后的自愿行为,这就是自由的体现。当然,要想有这些自由还要有生产资 料所有制的自由,而所有这些自由的共同前提就是人的自由。城市经济 的繁荣,使事业成功财富丰厚的富商、作坊主和银行家等更加相信个人的价值和力量,更加充满创 新进取、冒险求胜的精神。多才多艺、高雅博学之士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高考总复习历史 本史料旨在说明中世纪后期的意大利呼唤人的自由,陈腐的欧洲需要一场新的提倡人的自由的思想运动。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也为这场思想运动的兴起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和适宜的社会环境。高考总复习历史 本史料充分表明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出现了反映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愿望。史料三 14世纪的意大利处于城邦林立的状态,各城市都是一个独立或半独立的国家。随着工场手工业和商品经济 的发展,资本主义关系已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逐渐形成;在政治上,封建割据已引起普遍不满,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欧洲各国大众表现了要求民族统一的强烈愿望。高考总复习历史 (1)当时封建神学占绝对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强大,压制其他思想。(2)封建神学的理论体系大多以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成果为依据。(3)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成熟的思想体系,无力与神学正面冲突。主题2 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形式表达反封建思想的原因高考总复习历史 (1)基本含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崇尚科学,追求知识。主张立足于现实生活的精神追求,反对禁欲主义。主题3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高考总复习历史 (2)人文主义与宗教神学的区别:宗教神学以神为中心禁欲主义等级观念蒙昧主义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现世的享受自由平等理性和科学高考总复习历史 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近代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打破了封建神学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满足了早期资产阶级发展的需要,产生了与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的近代文学、艺术、科学等,其宣扬的追求现世幸福和冒险进取的精神,为新航路的开辟准备了思想条件。主题4 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高考总复习历史 上述史料反映了人文主义者以“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从而否定了封建特权。文艺复兴发现了人和人的伟大,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史料一 14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流行起“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是无所不有”的口号。“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 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恩格斯评价“文艺复兴”语高考总复习历史 此史料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不仅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同时也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史料二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适应时 代要求,他从1506年开始,在弗洛恩堡一所教堂的阁楼上对天象仔细观 察了30年,从而创立了一种天文学的新理论日心说。1543年,哥白尼公开发表天体运行论。高考总复习历史 例1 (2011 北京高考)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 )A普罗泰格拉(普罗塔戈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答案 B高考总复习历史 审题突破 审题 关键是抓住“首次”和理解 “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强调 重视道德和知识的作用,这与苏格拉底的观点和哲学地位一致。高考总复习历史 例2 (2014江苏单科13)“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唯一方法。”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A鄙视贫穷 B认为财富即道德C揶揄上帝 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答案 D高考总复习历史 审题突破 本题以人文主义者的言论为 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中“反对对财 富的谴责”“在上帝眼中,贫穷 并不是显示品德的唯一方法”等信息,说明人文主义者向往财富,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B项与材料意思相反;C项说 法错误 ,此时还 没有公开揶揄上帝。高考总复习历史 例3 (2013广东高考)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这里的“艺术家”是 ( )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B 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D 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答案 A 审题突破 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艺术 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这些艺术 家的作品体现了对现实 中人的关注,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因此选A项。高考总复习历史 例4 (2013山东高考)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答案 C 审题突破 解题的关键是比较两者的阶级 属性。李贽代表地主阶级 的利益,文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