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7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3页 / 共47页
第4页 / 共47页
第5页 / 共47页
第6页 / 共47页
第7页 / 共47页
第8页 / 共47页
第9页 / 共47页
第1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球的运动EF昏线太阳直射点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黑夜过渡为白昼的是晨线由白昼过渡为黑夜的是昏线DNNOABNO晨线昏线ABS晨线昏线OAB晨线太阳直射点昏线太阳直射点N晨线昏线S昏线晨线N晨线昏线OABSO昏线晨线AB昏线晨线晨线昏线判断下图圆心处是南极或北极:昏线晨线晨线昏线NS太阳直射点NAB太阳直射点晨昏圈与地轴的夹角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NAB太阳直射点ABCN太阳直射点与晨昏圈相切的纬线的纬度 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90ABN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 昼夜更替2. 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向的规律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赤道上不偏转。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向的规律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赤道上不偏转。纬度越高,偏转越大;速度越快,偏转越大。 湘江N西 岸东 岸长 沙 港湘江N西 岸堆积岸 (凸岸)侵蚀岸( 凹岸)东 岸长 沙 港湘江N西 岸堆积岸 (凸岸)侵蚀岸( 凹岸)东 岸一般北半球河流的右岸是侵蚀岸(凹 岸),为主航道,适宜建设港口;左岸是 堆积岸(凸岸),适宜挖沙、淘金等; 南半球相反。 北半球AB北半球AB惯性离心力大于 地转偏向力,港 口应建在左岸。北半球河口三角洲最 终与河流的堆 积岸相连北半球港口风向:风吹来的方向北 风南 风西风东风风向:风吹来的方向北半球南半球南半球北半球北 风南 风西风东风风向:风吹来的方向北半球南半球南半球北半球北 风南 风西风东风风向:风吹来的方向阅读: 地方时(1) 什么叫地方时?(2) 地方时与地理位置的关系?(3) 时间早晚与数字大小的关系?(4) 地方时与经度的关系?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 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 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同纬度地区,越东边的地点越先看 见日出,时间越早 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 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同纬度地区,越东边的地点越先看 见日出,时间越早 东经的地点时间比西经的地点早; 东经度数越大,时间越早; 西经度数越大,时间越晚。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 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同纬度地区,越东边的地点越先看 见日出,时间越早 时间越早,数字越大;东经的地点时间比西经的地点早; 东经度数越大,时间越早; 西经度数越大,时间越晚。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经度相差1 , 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题型1:已知两地的经度和其中一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例 已知46W的地方时为2009年4月30日14点30分,求 98E的地方时。题型1:已知两地的经度和其中一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例 已知46W的地方时为2009年4月30日14点30分,求 98E的地方时。2009年5月1日0点06分题型2:已知两地的地方时和其中一地的经度,求另一地的经度;例 已知济南(117E)日影最短时,成都的地方时为11时08分,求成都的经度。题型2:已知两地的地方时和其中一地的经度,求另一地的经度;例 已知济南(117E)日影最短时,成都的地方时为11时08分,求成都的经度。104E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经度相差1 , 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时间计算时要注意每个月的天数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经度相差1 , 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时间计算时要注意每个月的天数大月31天,小月30天; 2月份平年28天,闰年29天。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经度相差1 , 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时间计算时要注意每个月的天数大月31天,小月30天; 2月份平年28天,闰年29天。 原则上能被4整除的年份是闰年; 跨世纪的年份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例 已知46W的地方时为2009年4月30日14点30分,求 98E的地方时。例 已知46W的地方时为2008年2月28日14点30分,求 98E的地方时。2009年5月1日0点06分例 已知46W的地方时为2009年4月30日14点30分,求 98E的地方时。例 已知46W的地方时为2008年2月28日14点30分,求 98E的地方时。2009年5月1日0点06分例 已知46W的地方时为2009年2月28日14点30分,求 98E的地方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