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9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5页 / 共29页
第6页 / 共29页
第7页 / 共29页
第8页 / 共29页
第9页 / 共29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喷灌技术现代麦田联合收割机技术人员现场授课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一、中国农业的起源:(劳动对象)至于神农,人民众多,于 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 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白虎通从以下图文材料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原始农业起源于采集经济。北京人采集图 农业始祖神农氏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半坡遗址 (以粟麦为主)河姆渡遗址 (以水稻为主)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半坡遗址出土) 碳化稻谷 (河姆渡遗址出土)观察下图思考:作物的分布在地域上呈现什么特点?五 谷稻稷黍豆麦六 畜 猪马鸡羊牛狗“五谷丰登”、“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六畜兴 旺”五谷和六畜的出现反映了什么?概括归纳: 中国古代农业起源呈现出怎样的特点?1.起源:采集经济种植经济 2.作物分布格局:南稻北粟 3.农业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二、从耒耜到曲辕犁(生产工具)请你以一位中国历史博物馆解说员的身份,对下图所 示中国耕作工具 的发展演变作一下简单介绍。图一:石镰图 二 : 铁 犁 头图三:牛力犁耕图 四 : 铁 犁 壁图五 曲辕犁灌溉工具的改进三国马钧改进的翻车唐代的筒车时时 期耕作工具 耕作技术术原料材质质灌溉溉工 具动动力变变化原始社会商 周春秋战战国汉汉 代唐 代翻车 筒车曲辕犁石、木、骨、蚌 (石器时代)以木、石、骨、蚌为 主,青铜器很少(青 铜时代)铁农具,标 志社会生产 力的显著提 高(铁器时 代)石斧、石铲、木 耒、骨耜、石镰耒、耜安装犁壁、 牛耕普遍铁农具、牛力犁耕畜力人力自然力探究思考:以耕犁为例谈一谈古代农具是怎样逐步改 进的?生产工具的改进对农业生产有何意义?三、水利设施的完善(水利)课堂活动:列举我国古代水利建设的成就, 探究水利兴修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时期水利设施水利著作 水利兴兴修与农农 业发业发 展的关系远古时期春秋战国两汉时期明代潘季 驯河防 一览图卷 水利是 农业的 命脉大禹治水芍陂、都江 堰、郑国渠 漕渠、白 渠、治理 黄河、 坎儿井鱼嘴宝瓶口飞沙堰假设你是都江堰景区的一名导游,请你从组成部分、作用 、后世影响以及情感教育等方面向游客做简要介绍。四、耕作方式的变化: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劳动者)1、 阅读教材一、二段内容,思考:中国古代的耕 作方式有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有哪些?时时期方式原因商周时时期春秋时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自耕农经济生产工具和耕 作技术的进步 以及私有土地 的出现2、问题讨论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从生产组织、生产分工、生产 目的分析自耕农经济有何特点。应该如何评价自耕农经济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天仙配歌词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 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勤 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有者半贾而 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西汉晁错论贵粟疏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唐白居易朱陈村 小农经济的特点: 生产组织:以家庭为单位 生产分工:男耕女 织,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 生产目的:自给自足评价:优点:稳定性强生产积极性较高弊端:落后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展。近代后期阻碍生 产发展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加上规模小, 生产资料有限,它承受风险的能力差,十分脆弱,很容易走向破产。综合探究: 归纳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劳动对象 2、牛力耕地和生产工具、技术的不断改进。劳动工具 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劳动者精耕细作: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 产资料和劳动,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 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巩固练习 1、下列哪一项发明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 犁的基本定型( ) A 、 B、 C、 D、A2、有关小农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有( )“男耕女织”式 包括盐铁在内自给自足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 国 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A、 B、 C、 D、 C远古时期,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 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这一时期A、人们以采集经济为主B、社会经济处于渔猎阶段C、原始农业的出现D、个体小农经济的产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对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 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当时社会最基本的 一种耕作方式是: A 、火耕 B、刀耕C、石器锄耕 D、铁犁牛耕右图为山西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酒器牛尊,牛 鼻穿有环,考古学家据此可推断出:A、春秋时期贵族有酗酒之风,在牛鼻上装环 便于拖曳沉重的青铜酒器B、春秋时期牛已被牵引从事耕作C、青铜制造业背离礼制 的传统,注重生活化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能艺术化地表现动物形象是三耒共耕的意思,由此反映了商 代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 B、精耕细作C、男耕女织 D、集体耕作殷墟甲骨文中有:(王)令众人曰:田。白居易诗朱陈村中“机梭声札札,牛 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的 现象反映了:A、远古时的采集生产方式B、商周时的协作生产方式C、自给自足的个体农耕方式D、古代耕作技术十分的落后A、农民深受以王母娘娘为代表的统治者的剥削B、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C、纺织业是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D、自给自足的田庄经济占主导地有人说:孟姜女的传说反 映了政治压迫,白蛇传的 故事反映了宗教冲突。小 王认为牛郎织女的传说典 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 经济的特点,这主要是指“女吸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 诗句所述不能反映出的是 A自耕农经济的封闭性B自耕农经济的完善性C自耕农经济的保守性D自耕农经济的稳定性探究拓展各抒己见目前,我国正处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 大实践中, “三农”问题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假设你是一位分 管农业的县长,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响应党的号召?请结 合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和目前农业发展的现状,谈谈你 的看法。1.精耕细作和现代科学相结合; 2.因地制宜,发挥各地特色优势; 3.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 4.完善水利设施,政府重视。农业在中国古代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 的地位。本课从农业的起源、生产工具的 改进、水利设施的完善、耕作方式的变化 等几个方面初步探讨了中国的农业的基本 情况,下面几节课中,我们将从更为具体 深入的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课 堂 小 结作业:复习本课内容, 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