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3页
第2页 / 共63页
第3页 / 共63页
第4页 / 共63页
第5页 / 共63页
第6页 / 共63页
第7页 / 共63页
第8页 / 共63页
第9页 / 共63页
第1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议论文阅读指导议论文知识点回顾n议论文: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 过摆事实和讲道理来阐明作者观点 的一种文体。 n议论文的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n论点:作者对文中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观 点或主张。n表明主要见解,能统率全篇观点的是中 心论点;只能统率局部的观点的是分论 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和 被统率的关系。n论点要求正确、严密。n论据:作者在文中所使用的证明论点的 材料、依据。n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n事实论据,有事例、史实、统计数字等 ;n道理论据,有名人名言、革命理论、自 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n论据要求准确、典型、真实。n无论是哪一种论据,都只有一个作用:证 明中心论点、分论点。n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是论点和论据之 间的逻辑纽带。n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 证和比喻论证。 n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n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 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n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 明论点n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n论证要求严密。 议论文 三要素论点需要证明什么 论据用什么来证明 论证怎样证明三要素小结n一般是根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次序来安排的。体现在结构形式 上就有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n引论(开头)担负着提出问题的任务;本 论(正文)是主体部分。结论(结尾)是分 析论证的结果,担负着总结全文或强调 中心论点,明确认识或提出希望的任务 。议论文的结构议论文的分类n从论证的方式分,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n立论: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 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驳论:指反驳别人的主张,证明别人的主张是虚假的 、错误的,从而确立起自己正确的主张。 立论和驳论都是一种证明,无非一个是从正面证明其 正确,而另一个是从反面证明其错误。它们可以使用 基本相同的论证方法。 n驳论有三种方法,即反驳论点、反驳论据、 反驳论证。由于议论文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 分有机构成的,因此驳倒了论据或论证,也就否定 了论点,与直接反驳论点具有同样效果。一篇驳论 文可以几种反驳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以加强反驳的 力量和说服力。 n反驳论点,即直接反驳对方论点本身的片面、虚 假或谬误,这是驳论中最常用的方法。如:不求 甚解n反驳论据,即揭示对方论据的错误,以达到推倒 对方论点的目的;因为错误的论点论据必定得出错 误的论点。n反驳论证,即揭露对方在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 ,如大前提、小前提与结论的矛盾,对方各论点之 间的矛盾,论点与论据之间矛盾等等。 如:中 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n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但有时也要用 记叙、描写、说明、抒情等表达方式 。这些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都是为 文章的中心论点服务的,都能增强文 章的说服力。这些表达方式常常和议 论交织在一起,直接间接地为议论服 务。但要注意,议论文中使用的记叙 、抒情等表达方式,都是辅助手段, 决不能喧宾夺主、越俎代庖。议论文的表达方式n议论文的语言除具有准确、鲜明、生动 的一般特点之外,还具有概括性强,非 常严密的特点。议论文的语言特点考点说明1.能准确把握议论文的论点(包括中心论 点和分论点),并能用自己的话正确概括 出论点。 2.能概括分析论据(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 ),能分析论据对论证论点的作用。 3.能把握论证方法(包括事实论证,道理 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理解这些论 证方法对论证论点的作用。4.能分析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即提出问 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 问题(结论)。 5.能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6、体会议论语言的严密性、生动性。 7.能对文章提出自己的见解。答题指导一、能提取、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一、能提取、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 找出中心论点找出中心论点1、常见位置寻找n(1)论点是文章的题目。 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n(2)论点在文章的开头。n(3)论点在文章的末尾。n(4)在文章中间。n即论点可以安排在文章的任何位置。但较多情况是 在文章的开头,段落论点也是如此。2、通过主要论据来寻找论点。即作者对论据分析后 ,提出论点。3、通过“认为”、“必须”、“由此可见”、“要”、“ 是”等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关键词来寻找论点 。 4、有的在摆出对方错误观点否定后提出中心论 点。如:不求甚解“一般人常常以为,对 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不尽然。 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 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注意点注意点n论点必须是紧紧围绕论题、表达看法、主张的 比较完整的判断性语句。同属这一类的句子, 要找那些概括性强的。n要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清论点和结论。 n我们判断一个句子是否就是文章的论点,可依 据通读整个文段,看文段的其他句子是否围绕 这个语句来写,与这个句子有没有逻辑上的关 系。用自己的话归纳中心论点用自己的话归纳中心论点 1、找出论题,判断作者对此问题的倾向。 2、观察论据,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 ,从中推断它所支持的观点。看它证明的 是什么,这个就是论点。 3、归纳段意归纳层意概括论点。每 一个自然段都在表达一个意思,有几个自 然段的关系比较紧密,构成一个共同的层 次,会有一个层意,然后把层意提取出来 ,归纳一下,就形成了文章的论点。 4、分析总结性的关键词语。 5、分析分论点,找到中心论点。(总论点和 分论点的关系是统领所述的关系) 注意点注意点n论点的语言形式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判断性的句 子,不能是一个词或一个短语,也不能用问句 。常用“是(应该)”、“不是(不应 该)”的句式 n概括出来的论点要简洁利落.n用论据来验证,看看论点和文章中的论据所要 证明的是不是吻合。例题解析1、09年南京卷17题: 这篇文章的论点可以通过常见位置寻找开头 提出。 2、09年无锡卷15题: 这篇文章的论点可以通过(第2、3、5段)反复 出现的关键句提炼得出,也可以根据论题(即 题目)寻求作者的观点。找出分论点找出分论点n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补充、解释、说明。n一般通过位置寻找,段首比较常见。n分论点有时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 等 。n分论点形式相对一致。n如:理想的阶梯“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 勤奋的人;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 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 例题解析09年连云港卷14题: 首先判断出3、4、5段第一句话即围绕中心论点 进行补充说明的。 其中4、5段的形式基本一致。 因此可以判断出是分论点。二、辨析论据类型二、辨析论据类型 概括论据概括论据 分析论据对论证论点的作用分析论据对论证论点的作用 按要求补写论据按要求补写论据 辨析论据类型辨析论据类型n注意点:不是所有名人的话都算作是道理 论据,这是不妥的。名人的话有时包含在 事实论据中,只是事实论据的一部分,而 不作为证明论点的道理,这时就不能算作 道理论据。n如:敬业与乐业第4段,百丈禅师的话 “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不是道理论 据,因为他是属于百丈禅师这个事实论据 中的一部分。概括论据:概括论据:1、概括论据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 ;人物指论据中的主要人物,事情指整个事 件中最本质、最核心部分。其他要素如:时 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 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2、概括论据的基本模式:(时间地点) 主要人物核心事件事件结果。 3、注意点(1)概括事件要尽可能围绕中心 论点.(2)概括要时用词要准确。 (3)语言要简洁,对文章语言要提炼、 加工。 (4)论据的论证角度。(如:从反面论 证了) 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概括 第8段的事例。首先明确主要人物:约 翰-古登贝尔克,中心事件:发明印刷 机和排版术。整合成一句话即可。分析论据对论证论点的作用分析论据对论证论点的作用:n概括论据(联系论点概括、注意论证的 角度)n联系论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n注意论据前后的概括性语句n如: 敬业与乐业第3段引用了孔子的话 ,运用了道理论据;中心是论证了“无业 的危害”;联系分论点是“有业的必要” ;角度是反面论证。整合成答案:“从反 面论证了无业的危害,进一步证明有业的 必要”。例题解析 考查论据的作用1、09年无锡卷16题: 首先概括论据:使用事实论据叙述了“生活中双重标准 的现象” 接着找出这部分中心,即找这部分的概括性的表述观点 的句子,第一句话即是本部分的中心 再联系论点,“论据表明了论点提出的必要性” 2、09年南通卷10题: 方法同上 注意:要能分析出这两个事例的中心,(把握事例重点 叙述的本质内容)不是“优秀人物生前都非常贫困”, 而是 “一切圣贤都主张,追求精神的富有”,即本 文的论点。例题解析09年南京卷21题: 考查的是论据能否证明论点 给出的名言是论点,4个选项是论据。 概括4个论据的中心,检验是否能论证给出的论 点补写论据补写论据n(1)认真读文段.明确文段的论点,围绕论点 补写。n(2)事实论据补写的方法:恰当选择叙述角 度、适当剪裁突出重点、反复强化中心词句。n(3)注意点:n事实论据应当简洁;n注意和上下文之间的衔接和照应;n论据要有代表性,说服力强。(最好举名人的 例子或用名言)n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中 为这个句子补充事实论据:“这种非 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 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 并对他反复推敲,逐渐充实。”示例 :牛顿从苹果落地中产生小的想法, 反复研究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例题解析09年扬州卷18题: 首先明确第4段的中心,即开头第一句话。 其次分析示例,事例围绕主人公面对困难,凭借 勇气和意志,战胜困难这一中心。 因此补写的事例要有:“困难、意志和勇气、战 胜困难”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困难、意志和 勇气、战胜困难”这几个关键词也尽可能在事 例中出现。三、把握论证方法三、把握论证方法 理解论证方法对论证论点的作用理解论证方法对论证论点的作用1、准确掌握各种论证方法的常见作 用。 常见论证方法的作用2、注意与论点、具体内容相联系 3、答题模式:论证方法+一般作用 +具体内容举例论证:举出的事例,具体有 力地论证了的观点。 道理论证:引用的名言或格言、 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 突出地论证了的观点。 比喻论证: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的 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接受。n如:敬业与乐业第3、4段用孔子的话和百 丈禅师的事例,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 论述,突出地论证了“有业的必要”的观点, 对比鲜明,论证有力。例题解析09年扬州卷17题: 首先辨别是比喻论证的方法,接着联系其一般作 用“形象生动”,最后结合这部分中心内容,具 体回答“运用比喻论证,形象生动地论证了 的观点” 。四、能理清论证的过程四、能理清论证的过程方法n首先看提出了什么问题,作者的论点是什么 ,用了什么方法引出论点的(举事例、引名言 、分析现象等);接着看是从几个方面分析论 证的,其中着重论述的是哪个方面,论证过程 中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及相应的论据,以及论据 使用的角度。n弄明白各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并列还是 递进)。n注意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过 渡句及过渡词语。答题要点: (1)要点出文段的论点是什么。 (2)要答出论据是什么,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弄明白各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用好连 接词(”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 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 。 (4)答案要准确、简练、通顺。常见模式(1)先(正反两方面)举出*事例或者道理论据,然后 得出什么结论(或证明什么观点)分总 (2)首先提出什么观点,接着用*事例(从正反两方面 )或者道理论据进行论证,最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